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28 10:57

    健康網》蒸氣燙傷嬰!緩解鼻塞 醫有3招:用對噴霧器

    相關新聞請見居家舒緩嬰兒鼻塞要小心!熱水蒸氣意外燙傷滿月嬰葉立斌/核稿編輯嬰幼兒感冒時經常鼻塞,然醫師提醒不要貿然嘗試網路上提供的偏方,以免造成危害。日前新竹臺大分院收治一名剛滿月的嬰兒,下巴、脖子、肩膀多處燙傷,而須住院。然原因只是家長想嘗試用水蒸氣舒緩孩子的鼻塞。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

  • 2025-03-23 05:30

    居家燙傷 切記沖脫泡蓋送

    1歲的小新最近剛學會走路,每天都活力滿滿在家裡探險。某天晚上,家人幫他準備了稀飯,放在桌子上,打算等涼一點再給他吃。不料,卻傳來了嚎啕大哭的聲音,看到稀飯被打翻在地上,家長很快地把小新帶到急診。在急診,發現在臉上和脖子發紅,已經有水泡的生成,上面還有一些飯粒。很快地幫他用冷水沖洗患處約30分鐘。初步

  • 2025-02-10 21:11

    健康網》天冷兒童泡澡防燙傷! 國健署:水溫不超過40°C

    沈莉馨/核稿編輯兒童好奇心旺盛,生活中的熱鍋、熱水、電器等物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燙傷危機。國民健康署在臉書與網站發文提醒家長,應提高警覺,特別是在使用家電或進行烹飪時,務必注意兒童的安全,並遵循5大燒燙傷防護守則,包括:少讓孩子去廚房、熱水熱鍋遠離桌邊、泡澡前先試溫、燃燒鞭炮做好防護及選擇有商品檢

  • 2025-01-01 05:30

    冬季吃鍋藏危機 慎防幼兒燒燙傷

    3歲的小菲和家人一起到火鍋餐廳用餐,他不時在桌間玩耍,還興奮地來回奔跑,未料撞上端著滾燙湯鍋的店員。瞬間,熱湯灑在小菲的胸腹部與手臂上,他當場哭喊不止,家人也嚇得不知所措,立刻將他送往醫院。經診斷,小菲的燙傷範圍達到27%的身體表面積,為2-3度燙傷,需住院接受專業治療。

  • 2024-11-20 05:30

    精油老師全身31%燒燙傷 清創植皮 1個月傷癒出院

    44歲的精油課程老師楊小姐今年5月參加活動時營火爆炸,造成全身31%的2度至3度燒燙傷,遍佈臉部、四肢及軀幹,吸入性燒傷且意識模糊,緊急插管急救及大量輸液治療,歷經2次清創及植皮,樂觀面對傷勢且配合治療,1個月後傷癒出院,現在重回工作崗位,浴火重生,鼓勵其他傷友不要放棄希望。

  • 2024-11-15 10:56

    健康網》溫暖角落暗藏幼兒燙傷危機 國健署授洗澡放水順序

    葉立斌/核稿編輯氣溫逐漸往1字頭邁進,家中使用電器、準備熱食或泡澡情形增加,但這些溫暖也可能成為隱藏的危險,增加年幼孩子燒燙傷的可能性。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及網頁提醒家長,廚房、餐桌、客廳和浴室是家中4大兒童燒燙傷高風險場域。家長應保持警覺,像是放洗澡水時,應該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小朋友在下池前,家長也

  • 2024-10-22 14:33

    「天使做記號」顏損孩子面向陽光 靠畫畫吸附負能量

    有些孩子因為先天的顏面血管瘤、太田母斑,或是後天的燒燙傷造成顏面損傷,從小就要面對不斷的手術、復健及旁人的異樣眼光,為了讓這些「天使做記號」的孩子也能正面迎向陽光,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鼓勵顏損孩子用畫畫療癒心靈,並挑出17幅作品於北中南醫療院所舉辦巡迴展出,即日起至10月25日在高醫故事館展出。

  • 2024-10-17 19:28

    健康網》遊日愛買「液態ok蹦」? 藥師破除常見3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民眾前往日本喜歡購買「神奇」的液態OK蹦,回來當常備藥。不過藥師游佩雯提醒,錯誤使用只會引起感染風險增加,並針對常見3迷思說明:塗上去很痛,不代表殺菌力很強;什麼傷口都能用,這個觀念也不正確;而每天上藥「層層疊加」也很NG,換藥時應先濕敷去除前一層,充分消毒再上一層新的液態OK蹦

  • 2024-09-10 13:11

    50歲傳產工人全身55%重度燒燙傷 人工智慧助掌握病情

    台南市50歲傳統產業工人郭先生,工作時不慎跌入水溫高達攝氏80度的冷卻水槽,雖然在第一時間即被同事救出,仍因肚臍以下半身浸泡在熱水中達10秒鐘,全身55%深2度至3度嚴重燙傷,緊急送醫治療。醫療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模型整合分析複雜的醫療數據,掌握病情,也讓病患及家屬清楚了解病情進展,增強面對治療過程的信

  • 2024-08-04 05:30

    燙傷癒合不良 接觸性皮膚炎是禍首

    王小姐5天前被機車的排氣管燙傷,塗抹家人提供的燙傷藥膏照顧傷口,傷口不僅沒有癒合,周圍還出現一大片紅疹,紅疹合併細小的膿疱和水泡,傷口疼痛、周圍搔癢,於是來醫院掛號求診。檢查發現,小腿前側有二度燙傷的潰瘍性傷口,傷口外緣呈現境界分明的方形紅色斑塊,斑塊上有一些1-2mm的小水泡及膿疱(圖1)。

  • 2024-08-03 20:11

    健康網》燒燙傷處理方式 藥師:急性期別用凡士林

    沈莉馨/核稿編輯日常生活中,無論做菜、端熱湯、觸碰到機車排氣管,都可能造成燒燙傷。燒燙傷發生時,由於接觸溫度及時間的長短,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到底應該如何處理?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師廖仁睦詳細說明。認識燒燙傷三等級與處理方式

  • 2024-07-31 15:39

    陽明交大附醫辦小醫師體驗營 國小生穿白袍學急救

    揮別疫情,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睽違4年再辦小醫師體驗營,40名國小生穿上白袍體驗醫師忙碌日常,除周旋各科門診,還要至開刀房觀摩,更要處理模擬病患割、燙傷等意外,以及學習心肺復甦術,讓小醫師們開心直呼「好充實!」第15屆小醫師體驗營課程豐富,陽交大附醫安排學員至各單位參觀,包括牙科、眼科、開刀房及健檢

  • 2024-07-21 10:55

    日幼童玩溜滑梯竟「灼傷」!被燙到怎辦 醫師解析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日本也與台灣相近,要積極應付氣候變遷以及極端高溫。日本有不少幼童傳出灼傷,原因竟是在「公園玩溜滑梯」!日媒《FNN》報導,東京都府中市於8日測到創紀錄的39.2度高溫;在高溫曝曬下,部分公園遊具變得相當燙手,像是溜滑梯的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6度,鐵製的單槓甚至高達60度,傳出多名幼

  • 2024-07-10 05:30

    熱傷害分5種 熱中暑恐致命

    高溫炎熱讓人吃不消,新北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張閎斌指出,熱傷害引起的急診人次不斷上升,熱傷害急症可分為熱中暑、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共5種,嚴重時可能造成死亡,民眾應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隨時補充水分、穿著寬鬆透氣淺色衣物,保持空氣流通以免熱傷害。

  • 2024-07-07 12:48

    8旬糖尿病翁燙傷腳背植皮 負壓照護助傷口快癒合

    1位80歲老翁平日生活可自理,長期有糖尿病、高血壓並以口服藥控制病症。今年過年期間意外打翻煮滾的火鍋料理,滾燙含油湯汁潑灑到腳背,造成深度燙傷,換藥一段時間後,到醫院評估是3度燒燙傷合併感染,醫師評估建議做清創植皮手術,為讓植皮穩定癒合,搭配使用負壓裝置照護植皮術後傷口,術後3、4天即可下床如廁。

  • 2024-06-15 12:21

    澎湖後送燙傷婦 總統專機禮讓醫療直昇機優先進場

    澎湖縣駐地醫療直昇機凌天航空,今(15)日接獲部立澎湖醫院通知一名70歲婦人,全身20%燒燙傷,需緊急送往台灣本島醫學中心進行後續治療,當直昇機抵達高雄上空準備進場之際,適逢總統專機也即將降落,先行禮讓救護直昇機進場,以搶救寶貴人命為優先考慮。

  • 2024-06-11 11:33

    守護國家未來主人翁 澎湖縣衛生局:防制嬰幼兒燒燙傷

    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但近來嬰幼兒燒燙傷的事件頻頻發生,給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為了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呼籲,家長們急需加強對嬰幼兒燒燙傷的防治意識,共同創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根據統計,許多嬰幼兒燒燙傷,是由於他們接觸到熱的物品或液體所導致的,因此,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呼籲家長

  • 2024-05-25 16:46

    健康網》孩子受傷怎麼止血消毒? 醫分享5傷害急救處理術

    沈莉馨/核稿編輯暑假即將來臨,各位爸媽準備好孩子的暑期活動了嗎?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在巫漢盟於臉書專頁「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文表示,除了安排課程,玩樂也少不了,出門在外安全為上,需要避免受傷以免壞了出遊興致,列出5種常見傷害急救處理。

  • 2024-03-12 17:43

    保母虐童》分辨虐待痕跡 醫:小心「甜甜圈的洞、斑馬紋」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北市1歲男童在送醫時,被發現雙手指甲被拔光,牙齒也被打到只剩下8顆,急救後仍傷重不治,疑似遭保母虐死。林筱琪診所醫師林筱琪表示,若在小於4歲兒童的軀幹、耳朵、頸部出現瘀傷,應高度懷疑有身體虐待的可能性。其中常見虐待痕跡包括:器物傷痕形狀;傷口上的齒痕距超過3公分;出現甜甜圈的洞、斑

  • 2024-01-27 11:26

    健康網》用暖暖包當心低溫燙傷 醫:掌握2原則安全又有效

    隨著嚴寒來襲,民眾紛紛投入常備的寒冷武器──暖暖包。這小巧神器的發熱原理相當簡單:拆開外層的塑膠包裝,輕揉一番後,內含的鐵粉與空氣、水氣接觸即刻氧化釋放熱能。部分產品添加鹽分以促進鐵粉氧化;有些則以吸水性樹脂、多孔構造的活性碳、蛭石雲母增加水分存留,確保鐵粉氧化的溫和、舒緩且持久。暖暖包的溫暖效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