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天冷兒童泡澡防燙傷! 國健署:水溫不超過40°C

2025/02/10 21:11

國健署提醒,兒童泡澡家長應控制水溫不超過40°C,並遵循「先放冷水、再加熱水」的原則,若天氣寒冷,建議提升室內溫度,而非直接提高水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國健署提醒,兒童泡澡家長應控制水溫不超過40°C,並遵循「先放冷水、再加熱水」的原則,若天氣寒冷,建議提升室內溫度,而非直接提高水溫;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兒童好奇心旺盛,生活中的熱鍋、熱水、電器等物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燙傷危機。國民健康署在臉書網站發文提醒家長,應提高警覺,特別是在使用家電或進行烹飪時,務必注意兒童的安全,並遵循5大燒燙傷防護守則,包括:少讓孩子去廚房、熱水熱鍋遠離桌邊、泡澡前先試溫、燃燒鞭炮做好防護及選擇有商品檢驗標識的家電,降低意外發生風險。

1. 廚房禁地,孩子別近:廚房內有許多高溫設備,如熱油鍋、滾水壺等,容易造成燙傷。家長應使用防護門或柵欄將廚房與孩童活動空間隔開,並切勿在懷抱孩童時進行烹飪,以免熱油或滾水潑濺造成傷害。

2. 熱鍋熱水,放穩放遠:用餐時,應將熱食遠離桌邊,避免孩子誤觸。此外,桌上不宜鋪設桌巾,以防孩童拉扯時將熱湯或熱水翻倒,導致燙傷。

3. 泡澡試溫,安心加分:幼兒皮膚較為嬌嫩,對高溫敏感度低,燙傷風險較高。家長應控制水溫不超過40°C,並遵循「先放冷水、再加熱水」的原則,確保水溫適宜。此外,可用手背先試溫,以避免兒童因水溫過高而燙傷。若天氣寒冷,建議提升室內溫度,而非直接提高水溫。

4. 燃放鞭炮,防護做好:務必選購合法煙火,並遵守相關施放規範。兒童燃放煙火時,應有家長在旁監督,確保安全。

5. 儀器認證,安全至上:選購家電產品時,應確認其是否具有商品檢驗標識,以確保安全性。若需使用蒸氣設備來舒緩鼻塞,應優先選擇經過衛生福利部認證的醫療器材,以避免燙傷風險。

廚房內有許多高溫設備,如熱油鍋、滾水壺等,容易造成燙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廚房內有許多高溫設備,如熱油鍋、滾水壺等,容易造成燙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燙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

若不幸發生燙傷,家長應保持冷靜,並立即進行以下5步驟處理:

1. 沖: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燙傷部位,持續15-30分鐘,以降低皮膚溫度。

2. 脫:在水中小心移除或剪開傷處附近的衣物。

3. 泡:繼續將燙傷部位浸泡於冷水30分鐘,以進一步降溫和減輕疼痛。

4. 蓋:使用乾淨、無絨毛的紗布或乾布輕覆傷口,以防感染。

5. 送:視傷勢嚴重程度,盡快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國健署呼籲家長,孩子的安全最重要,日常生活中應時刻提高警覺,防範燙傷意外發生,共同守護孩童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