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1 10:25
健康網》精油滴口罩消滅流感?李秉穎:這成分恐傷幼童
相關新聞請見「精油滴口罩」剋流感? 醫師給出正解葉立斌/核稿編輯流感疫情還沒止歇,不少人染上流感,痛苦不堪;同時部分偏方引起討論。近日有網友在論壇「Dcard」討論精油能殺菌嗎?能滴在口罩嗎?不少人開始討論白花油,直言能滴在口罩上。然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強調,白花油其中的成分「薄荷醇」對幼童有潛在危險
-
2025-01-08 17:05
饗饗食物中毒》疑生魚片釀禍 學者:山葵和它殺菌有限
葉立斌/核稿編輯知名自助餐廳饗饗信義店爆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截至今(8)日上午11點為止,醫院通報就醫人數已達19人,均在用餐後隔日上吐下瀉,緊急送急診治療,矛頭指向生魚片等生食。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為確保生魚片安全,關鍵在選擇新鮮和妥善保存魚肉並適量食用。而針對「山葵和蘿蔔絲能殺菌」的說法,他表示
-
2024-10-17 19:28
健康網》遊日愛買「液態ok蹦」? 藥師破除常見3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民眾前往日本喜歡購買「神奇」的液態OK蹦,回來當常備藥。不過藥師游佩雯提醒,錯誤使用只會引起感染風險增加,並針對常見3迷思說明:塗上去很痛,不代表殺菌力很強;什麼傷口都能用,這個觀念也不正確;而每天上藥「層層疊加」也很NG,換藥時應先濕敷去除前一層,充分消毒再上一層新的液態OK蹦
-
2024-09-14 21:45
健康網》保久乳與鮮乳差在哪? 農業部揭2製程不同
吳亮儀/核稿編輯保久乳與鮮乳都是良好的營養來源,農業部在臉書指出,兩者因包裝及殺菌的方式不同,產生保存期限的差異,其他如蛋白質與鈣質相近,只是保久乳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有被少許破壞。農業部說明,國產保久乳是以生乳或鮮乳經高壓滅菌或高溫滅菌,且包材也需經無菌處理,並採無菌充填模式,方可較長時間保存!在室溫
-
2024-09-13 11:13
健康網》罐頭裡「沒有」防腐劑! 營養師揭密可久放原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老一輩的大人們總是說著,罐頭有加防腐劑,對身體不好,不要常吃!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粉專「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發文表示,我國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明定罐頭一律禁止使用防腐劑。罐頭是因為脫氣、殺菌、密封等技術,所以可以室溫長期保存,並沒有添加防腐劑!
-
2024-08-06 06:30
健康網》揭開牛奶保存期限祕密! 「這種」喝起來有焦香味
葉立斌/核稿編輯市售乳製品玲瑯滿目,但您有注意過為什麼有些牛奶保存期限只有7天,有些卻能放到90天嗎?營養師邱世昕表示,牛奶能放比較久,不是因為加防腐劑,而是因為加熱殺菌溫度不同。另外,由於超高溫殺菌,經梅納反應,使長期保存牛奶口感上會有點焦香味,喜歡此口感者可挑選它。
-
2024-06-21 17:29
健康網》男亂服壯陽藥鉛中毒 吃大蒜半年保住腎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45歲男子因性功能下降,自行服用無招牌的草藥,出現頭痛、頭暈、肚子痛等症狀。不料,半年後體檢發現貧血及腎功能衰退,進一步檢查更發現,血液中鉛含量過高,雖然趕緊停吃草藥,多喝水排鉛,但腎功能仍未恢復,且經常頭痛。男子後轉至洪永祥診所就醫,院長洪永祥建議,每天吃2瓣的生大蒜,在連續吃
-
2024-06-16 17:54
健康網》胃藥別當保養品吃! 藥師:恐改變胃PH值影響藥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逐漸炎熱,食物保存不易,食物中毒議題引人關心。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分享,臨床上醫療人員最常遇到有民眾把胃藥當保養品,吃藥一定要配胃藥、或是沒事吃一下覺得可以保養胃。她解釋,胃藥是制酸劑,負責中和胃酸。當保養品固定吃,可能造成食物消化不良、病從口入,甚至改變胃中PH值影響藥效。建議只
-
2024-04-26 21:52
健康網》天氣濕熱「妹妹」反覆感染? 中醫:6招助改善
沈莉馨/核稿編輯天氣漸熱潮濕,容易讓女性私密處搔癢不舒服,究竟該怎麼辦?超群中醫診所中醫師康智勛表示,想防護私密處避免反覆感染,應做到6要點,包括水喝足量並不憋尿、內褲最少3個月全部換新、性行為前後清潔乾淨、內褲泡漂白水清潔、私密處保持乾燥、避免抗生素濫用。另,切勿進行陰道灌洗(私密處專用也不可),
-
2024-04-15 18:41
健康網》便當別久放! 醫曝關鍵原因「危險溫度」恐助長細菌
羅碧/核稿編輯近日台灣的食物中毒事件越來越頻繁。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整理出幾個可能原因,並表示,外出用餐頻率增加,不僅帶動餐飲業的繁榮,也意味著更多食品安全風險。在醫學上,有個叫食品衛生的「危險溫度」,就是當買回來的便當,如果介於7到60度又放太久,那麼大部分微生物都容易滋長,如要避開危險溫
-
2024-03-28 16:40
寶林茶室案》食物掉地上3秒內可吃? 醫揭6食安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北市餐廳疑似發生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17名通報病例,其中2起為死亡個案;相信大家都記得「病從口入」這四個字,在此同時,不少與飲食相關的迷思也被討論,其中一項是「食物掉地上立刻撿起來還能吃」。醫師提醒,這完全錯誤!聯新國際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直言,許多人以為食物掉地3秒內可吃,但
-
2024-01-09 17:04
健康網》胃藥多吃沒關係? 食藥署:胃酸不殺菌反增感染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吃胃藥可以顧胃,所以多吃沒關係嗎?對此,食藥署在臉書專頁「食用玩家-食藥署」指出,絕對不是!長期服用胃藥會使胃酸失去殺菌能力,使胃腸細菌過度生長,造成壞菌入侵,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建議服藥前跟醫師、藥師多討論,以免吃太多胃藥反而影響藥品療效。
-
2023-11-10 09:30
健康網》大蒜切碎生吃抗菌佳! 營養師建議:2族群煮過再吃
大蒜的獨特香氣可為料理增添不一樣的風味,不論是生吃、爆香或是煮湯,大蒜都是很好的選擇。營養師劉雅惠表示,大蒜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具有良好抗菌能力,還能幫助循環、預防血栓。在食用方面,建議要切碎後再吃,才能獲得最大營養效益,另,對於胃潰瘍跟腸胃不佳者,生食恐對腸胃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建議要煮過再吃。
-
2023-10-13 14:49
電梯按鈕也能殺菌!工研院技轉免費為「畢士大」安裝
疫情期間民眾按大樓、醫院電梯按鈕,因不特定人進進出出,過去只能靠噴酒精消毒,工研院研發「主動式紫外光表面殺菌技術」,技轉給廠商開發為電梯按鈕,免費安裝在花蓮畢士大教養院的電梯,今天舉辦捐贈儀式。畢士大董事長德國籍宣教士顧美玲說,感謝台灣人的愛心,總是提供最適切的幫助給畢士大。
-
2023-06-06 17:46
健康網》抹布水擰進鍋有多髒? 招名威:恐有上百億細菌 超過馬桶周邊
近日台北市北投區石牌一間牛肉麵店,遭外送員拍到用回收抹布水煮麵,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指出,抹布上面每平分公分約有8.75億隻細菌,一般的馬桶周邊,也只有每平方公分3000萬隻細菌而已,如果是抹布水的話,擰應該一次下去都有十幾億上百億的細菌進去鍋內。
-
2023-05-20 08:40
健康網》保久乳可久放真相曝光! 專家:殺菌是關鍵
牛奶是國人非常喜愛的飲品之一,但同樣是牛奶,為何鮮乳必須冷藏保存,且效期只有幾星期,而保久乳卻可以在室溫中放好幾個月呢?關於這個疑惑,食藥署邀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明汝為大家解開保久乳的秘密。陳明汝指出,鮮乳跟保久乳的原料同樣是乳牛分泌的生乳,但製作過程不同。鮮乳是使用「巴氏殺菌(巴斯德殺
-
2023-01-22 20:11
健康網》保久乳沒有鮮乳營養? 營養師:只是殺菌方式不同
曾有人在網路上流傳說「保久乳沒有營養,鮮乳才有營養」,但營養師指出,保久乳是有營養的,它跟鮮奶的差異在於殺菌過程,而殺菌的方式不同,風味自然也會有差異,但兩者的營養價值差異不大。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粉專「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發文提到,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聽過「保久乳沒營養,鮮乳才有營養」、「保久乳因
-
2022-11-05 06:34
健康網》罐頭食品怎麼挑? 食藥署揭4秘訣
走進超市、賣場,層架上的罐頭食品琳瑯滿目,那麼罐頭應如何挑選才能安心食用呢?對此,食藥署提出4個挑選罐頭的秘訣,其中,若遇到金屬罐類外觀出現膨脹、生鏽、變形等;玻璃瓶類的瓶蓋上設計真空安全鈕已浮起、或封蓋不完全的情形,都應避免挑選與食用。食藥署說明,罐頭是將食品封裝於密閉容器內,在封裝前或封裝後,經
-
2022-09-11 05:30
結核性葡萄膜炎上身 主婦兩眼視茫茫
37歲的黃女士最近發現右眼視力日漸下降,做家事時,總是模糊不清,直到左眼也看不清楚了,驚覺狀況不對勁,才來就醫檢查,抽血做「結核菌感染診斷試管組」檢查為陽性,確診為「結核性葡萄膜炎」(圖1),幸好投以口服抗結核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與眼旁類固醇注射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圖2),視力也恢復,讓她鬆了
-
2022-06-10 11:24
防疫酒精不是量多就是好!招名威:用錯方式恐致肺部功能受損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防疫酒精等物資已成生活必需品。毒理學家招名威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表〈防疫酒精不是量多就是好〉一文,提醒酒精本身除了殺菌用途,過量暴露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例如「肝臟疾病、癌症、退化性神經疾病、皮膚病變和胰臟炎的風險」,若用吸入方式不只傷肝,還會直接導致肺部功能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