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2-17 11:56

    科學家破解癌細胞弱點! 提高癌症治癒率有望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 澳洲兒童醫學研究所(CMRI)科學家耗時多年,解開了困擾醫學界30年的難題:癌細胞在放射線治療(radiotherapy)後,如何死亡取決於DNA修復途徑。這項突破性發現,為結合放射線治療與免疫療法、提高癌症治癒率開啟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

  • 2024-10-09 05:30

    放療新利器 三總引進「1.5T高階磁振刀」精準抗癌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精準定位是降低副作用的關鍵,腫瘤影像檢查中以核磁共振(MRI)能提供最清晰的影像,然而目前放射治療多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T)進行影像導引,對此三軍總醫院斥資5億元,引入「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不僅沒有輻射,治療前可精準影像對位,還能在治療中全程即

  • 2024-09-12 11:16

    健康網》針灸能緩癌症疼痛! 醫曝7功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知道針灸能幫助舒緩癌症所帶來的疼痛嗎?醫師陳柏長在臉書專頁「陳柏長醫師 乳房疾病診療 跑步運動分享」發文分享,針灸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緩解癌症相關症狀,包括:緩解疼痛、減少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改善疲勞、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改善情緒和心理健康、增強食慾和消化功能。

  • 2024-09-09 05:30

    惡性腫瘤造成消化道阻塞 金屬支架有效緩解

    1名70歲女病患因上腹脹痛、解黑便急診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是胃部惡性腫瘤出血造成,影像檢查結果是第4期癌症。經以內視鏡止血後,出血症狀緩解,但因腫瘤位置接近胃部出口,即便管灌配方奶也無法消化。營養不良導致抵抗力低下,血中培養出念珠菌感染,癌症療程只能延後。

  • 2024-04-18 15:12

    乳癌化療手麻腳腫 中醫介入消浮腫 跟大尺碼鞋說掰掰

    47歲余女士於2020年被診斷出右側乳房腫瘤,即接受一連串治療,包括右局部乳房切除與前哨型淋巴切除術、化學、放射線與荷爾蒙治療。但從化療後就出現許多嚴重副作用,後來她求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進行中醫藥輔助治療,緩解許多嚴重的副作用。余女出現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手足症候群、四肢感覺異常、口腔粘膜炎、嗜

  • 2024-04-16 18:54

    化療病床也能飯店式預約 奇美醫院為癌友推5大策略

    55歲羅女士於2023年6月被診斷出左胸乳癌3期、有轉移到腋下淋巴,歷經前導性化療(前後14次化療)、手術切除癌瘤與33次放射線治療。她說接受奇美醫院領先全台的飯店式化療專床預約服務,住院排程不延遲,不再為床位擔心,近1年的療程很滿意、安心,外人都看不出她是3期嚴重乳癌的患者。

  • 2024-01-17 05:30

    長者攝護腺癌放療 保住生活品質

    75歲的陳爺爺去年因為無法排尿就醫,發現尿滯留,緊急安排導尿管排尿,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攝護癌第3期,腫瘤侵犯儲精囊,醫師考量他年紀大加上有其他癌症,因此安排他接受放射治療結合荷爾蒙療法,PSA(攝護腺癌特異性抗原)指數從30下降至0.1(標準為4),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治療應依每個病患者量身訂做,手術

  • 2023-12-13 05:30

    肺癌立體定位放療1年 腫瘤幾乎消失

    1名85歲阿公診斷出早期肺癌,2022年正子攝影顯示,左上肺葉有單一腫瘤3.3公分大,無遠端轉移、無其他共病,但因年紀大、麻醉風險高,醫師建議做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搭配影像導航。阿公從同年8月24日至9月2日做5次放療,總劑量5000毫格雷。治療後1年腫瘤幾乎消失不見,且無任何不適,目前仍活動自如。

  • 2023-12-04 10:14

    2023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辦 10國250醫參與

    2023年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一連兩天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舉辦,會議包含9場示範手術現場直播,以及聚焦大腸直腸癌保肛治療的最新趨勢、複雜性痔瘡的創新治療,和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吸引來自全球10個國家約250位國內外醫學專家參與,包括美國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Patricia Syll

  • 2023-12-02 05:30

    癌友放療暴瘦10公斤 中醫5味藥方改善皮包骨

    71歲的賴先生(化名)原本有標準的好身材,身高170公分、體重70公斤、BMI24,腦筋很靈活,每天都能專注玩幾回數獨,不料半年前發現皮膚越來越黃、小便有茶色尿、經常吃不下東西、食慾很差、肚子疼痛感反覆發生,到醫院腸胃科求診後,發現是腫瘤阻塞膽管,造成黃疸,診斷為肝門膽管癌。

  • 2023-12-01 13:05

    健康網》保「胃」抗「癌」! 醫:常吃醃漬、燻烤食物當心

    遠離胃癌的威脅需從生活及飲食做起!欣悅肝膽腸胃內科診所醫師林書廷表示,長期食用燻烤、醃漬食物與胃癌有極高的相關性,因為醃製或燻烤食物多半含有大量的食鹽與硝酸鹽,高濃度食鹽的攝取,會造成胃黏膜受損,增加內生性突變機會;而硝酸鹽經腸胃道細菌作用可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胺經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和胃癌的發生有關。

  • 2023-11-29 19:24

    做放療將免奔波 三總澎湖分院將設放射腫瘤治療中心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民進黨籍立委楊曜,積極爭取澎湖醫療軟硬體設施提升,為了協助癌症病患能在地接受放射腫瘤治療,3年前開始爭取,期間持續與國防部、衛福部進行多次會議討論規劃、營運相關事項,今(29)日確定在三總澎湖分院建置放射腫瘤治療中心,預計2028年開始營運。楊曜表示,對不起澎湖民眾的期望,治療中心來

  • 2023-11-12 14:51

    鼻咽癌友放、化療後沒了味嗅覺 中醫藥來幫一把

    癌症是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可怕疾病,加上癌症的發生並不少見,隨年齡漸長,逐漸會聽聞身邊親友有罹癌消息。新樓醫院中醫師盧漢霖指一旦罹癌須積極治療抗癌,臨床上,癌症經西醫化學、放射線治療後常出現不適副作用,中醫藥能輔助西醫緩解副作用,完成完整的抗癌療程。

  • 2023-11-07 14:15

    嘉惠癌症病患! 台中慈濟醫院最新達文西、高階熱治療中心啟用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舉行最新型達文西機械手臂與高階熱治療中心啟用典禮!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與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率領醫療團隊見證治療新里程碑,慈濟醫院表示,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癌症已連續41年高居台灣死亡疾病之首,台中慈濟醫院高階熱治療中心是中部首家整合腹腔溫熱化療與透熱治療的專門中心,加上最新型達文

  • 2023-10-28 14:05

    健康網》放療影響吞嚥 治療師授4招「預防性」運動

    患者除了需面臨放療時的不適感外,治療後也容易因副作用影響生活。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提到,以喉頸部放療為例,常出現口乾型吞嚥困難、肌肉型吞嚥困難,以及遲發的肌肉纖維化。其中因副作用往往有遲發性,也就是肌肉纖維化現象會一點一滴累積,因此建議透過頸部運動、張口運動、鼓嘴運動,以及舌頭運動,維持吞嚥功能

  • 2023-08-08 05:30

    卵巢早衰年輕化 中西醫聯手現生機

    卵巢早衰是指40歲前的育齡女性出現月經紊亂、閉經、不孕及潮熱盜汗等卵巢功能衰退的症狀;抽血檢查發現濾泡刺激素過高(FSH〉25.8mIU/mL)。近年來,隨著社會變遷、工作壓力及環境污染的增加,現代女性卵巢早衰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也逐漸下降。

  • 2023-08-03 05:30

    北榮新療法》晚期咽喉癌 7年未復發

    60歲吳先生7年前就醫發現罹患第4期下咽癌,聽到壽命只剩下半年時,心生恐懼而拒絕治療,經過數月,半夜無呼吸緊急送醫,在其他醫院接受氣切後轉至台北榮總,檢查發現腫瘤已成棒球一樣大小,情況十分緊急,所幸醫療團隊經由研發的「前導式化療組合治療」搭配手術與放療,至今未再復發,且保留咽喉機能,並可正常吞嚥、發

  • 2023-08-02 20:35

    嘉義長庚肝癌整合治療 晚期肝癌再現生機

    陳姓女子為名C肝患者,今年初因腹痛就醫,發現肝臟左右邊有腫瘤,最大7公分,經與嘉義長庚醫院肝癌團隊討論後,執行釔90放射栓塞治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成功讓腫瘤壞死,目前肝癌得到完全緩解。除陳姓女子,洪姓男子在B型肝炎急性發作時併發中期肝癌,經過B肝抗病毒藥物、低併發症的微球栓塞及精準的導航消融,迄今已

  • 2023-07-18 15:36

    神經內分泌瘤創新療法 PRRT更精準殺滅癌細胞、副作用低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罹患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過世,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除了手術、藥物及放射線治療外,PRRT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為最新療法,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2021年底引進後,已完成16人次的治療,也是目前南台灣唯一可進行PRRT療程的醫院。

  • 2023-07-16 23:00

    健康網》化療有「3要」! 中西醫對抗乳癌重點一次看

    近日離世的歌手李玟,生前曾罹患乳癌,一直與病魔抗戰。真心皮膚科診所院長周宛儀聯合中國附醫乳房外科醫師鄭伃書、中國附醫中醫內科醫師李艾玲、中山附醫營養師謝梨君、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羅紀萱,在臉書專頁「皮膚科 周宛儀醫師/真心皮膚科診所」與個人網頁表示,現代乳癌大多可以控制得很好,生存率都很高,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