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新利器 三總引進「1.5T高階磁振刀」精準抗癌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精準定位是降低副作用的關鍵,腫瘤影像檢查中以核磁共振(MRI)能提供最清晰的影像,然而目前放射治療多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T)進行影像導引,對此三軍總醫院斥資5億元,引入「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不僅沒有輻射,治療前可精準影像對位,還能在治療中全程即時監控腫瘤。
三軍總醫院昨天舉辦全國首台「1.5T 高階磁振刀」啟用儀式。院長洪乙仁說,「1.5T 高階磁振刀」全名為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能在治療前、治療中精準監控腫瘤,是放射治療的夢幻武器。
MRI沒有輻射 精確定位降低副作用
三總放射腫瘤部主任林群書說明,有別於CT影像,MRI沒有輻射,以MRI校正時,有時可發現腫瘤位移達到2公分,精確定位後,照射範圍就無須再加大。
林群書表示,藉由精準定位,患者可透過1-5次的短療程精準放療,提高單次放射劑量,並可根據每天磁振造影中的腫瘤大小,重新設定最佳的放射治療劑量和即時調整照射範圍,保護周圍的正常器官、大幅降低副作用,還能縮短病患來院奔波的次數。
林群書分享,54歲的楊小姐因早期左側乳癌,手術後需進行放射治療,但擔心會影響心臟健康且無法長期請假,經討論後,在10天內完成5次磁振刀療程,這也是美國最新癌症治療指引的優先建議,整個療程幾乎無副作用,且不影響心臟、對肺部輻射劑量極低,目前無復發跡象。
林群書提到,未來將再納入隨著呼吸移動的癌症,如肺癌、肝癌、腎癌等治療,由即時磁振造影監控,搭配呼吸閘控放射治療技術,精準殲滅癌細胞。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