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科學家破解癌細胞弱點! 提高癌症治癒率有望

2025/02/17 11:56

澳洲科學家找到提升放療效果的關鍵,癌症放射線治療迎來新希望;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澳洲科學家找到提升放療效果的關鍵,癌症放射線治療迎來新希望;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 澳洲兒童醫學研究所(CMRI)科學家耗時多年,解開了困擾醫學界30年的難題:癌細胞在放射線治療(radiotherapy)後,如何死亡取決於DNA修復途徑。這項突破性發現,為結合放射線治療與免疫療法、提高癌症治癒率開啟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

放射線治療是重要的癌症療法,但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不解為何同個腫瘤的細胞在接受治療後,死亡方式卻大相逕庭。CMRI基因組完整性研究室(Genome Integrity Unit)負責人塞薩爾教授(Professor Tony Cesare)解釋,箇中關鍵在於DNA修復機制:「通常保護健康細胞的DNA修復,竟決定了癌細胞在放射線治療後的命運。」

原來,細胞內的DNA不斷受損,而DNA修復機制則持續運作,維持細胞健康。但當放射線治療造成大量DNA損傷時,修復機制會「指示」癌細胞如何死亡。

研究團隊發現,若受損DNA透過「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修復,癌細胞會在細胞分裂(有絲分裂,mitosis)時死亡,且不被免疫系統察覺,無法引發免疫反應;反之,若癌細胞透過其他途徑修復DNA,雖能存活,卻會釋出看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副產物,進而「驚動」免疫系統。

換句話說,阻斷「同源重組」能改變癌細胞的死亡方式,使其引發強烈免疫反應。研究還發現,帶有BRCA2基因(與乳癌相關,且對同源重組至關重要)突變的癌細胞,接受放射線治療後不會在有絲分裂中死亡。

這項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科學界30年的謎團,更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契機。未來,或許能利用藥物阻斷「同源重組」,讓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癌細胞「主動」喚醒免疫系統,進而殲滅癌細胞。

塞薩爾教授將此歸功於即時細胞顯微鏡技術(live cell microscope technology),讓團隊得以追蹤放射線治療後癌細胞長達一週的變化。「即時影像讓我們看見治療後各種複雜結果,進而找出背後原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