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8 18:36
在家做化療!「在宅急症照護」擬再擴大 最快下半年上路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衝擊,台灣醫療體系正加速轉型,衛福部自去年7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Hospital at Home, HaH)」,讓行動不便或失能者能在家接受感染急症治療,隨著計畫推進,產官學界持續研議擴大適用範圍,健保署今天透露,未來有望擴大居家安寧、癌症化療、心衰竭、慢性肺病等對象,最
-
2025-03-05 19:42
資深領隊喘到走不動! 確診腎病、心衰竭 腹膜透析助正常生活
洗腎往往讓人有「行動受限」的印象,但資深領隊導遊陳小姐分享自身經驗說,她在一次帶團過程中走路時急促喘氣,返台時確診心衰竭,甚至已有生命危險,治療後選擇腹膜透析,至今仍可自由出國,行動不受限制,呼籲有類似情況的病友依據醫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照護方式,千萬不要延誤治療。
-
2024-12-26 05:30
《健康充電站》護心講座
台大醫院12月27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西址一東1樓第7講堂(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舉辦護心講座,分別由藥劑部藥師吳家瑋主講「護心小秘訣:心衰竭的藥物治療」、心衰竭照護小組護理師鍾雨珍主講「心衰竭的日常照護」。洽詢電話:(02)2356-2114(自由入座,不用報名)。
-
2024-11-28 13:45
健康網》「這個病」竟會讓人忘記呼吸 引發急性心衰竭
羅碧/核稿編輯1名65歲男性教授,曾因急性心肌梗塞和失償性心臟衰竭經歷失去意識,接受葉克膜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且合併多種藥物治療卻仍有突然性意識喪失、急喘、急性心臟衰竭住院的情況,多次反覆就醫也未能有效改善,經檢查後確認為中樞型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進一步處理後,才改善缺氧問題。
-
2024-11-20 15:55
健康網》心房顫動中風機率有5倍 醫:2手術有助控制病情
葉立斌/核稿編輯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不僅會影響心臟功能,還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因此早期控制和治療對心臟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醫師楊凱文說明,對於藥物治療無效的心房顫動患者,可以考慮迷宮手術,有助減少症狀、改善心臟功能,並顯著降低中風的風險。另,建議同時進行左心耳閉合術,進而降低血栓形成及中風
-
2024-10-17 05:30
機艙打造飛行加護病房 載心梗台商返台搶命
53歲台商顏先生8月在中國發生心肌梗塞病危住院,裝上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調節血流灌注量,也因心衰竭用上葉克膜(ECMO),最後決定回台治療。醫療專機打造「飛行加護病房」接人,為我國國籍航空首例在機上同時使用IABP與ECMO,創下台灣空中醫療新里程碑,患者也在接受療程後成功保命。
-
2024-10-16 13:04
機上打造空中加護病房 接回心衰竭台商治療保命
53歲台商顏先生今年8月在中國發生心肌梗塞病危住院,裝上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調節血流灌注量,且心肌受損嚴重,呈現心衰竭,也用上葉克膜(ECMO)續命,最後決定回台治療,醫療專機打造出「飛行加護病房」接人,為我國國籍航空首例在機上同時使用IABP與ECMO,創下台灣空中醫療新里程碑,患者也順利置
-
2024-09-24 20:10
心房顫動新療法! 脈衝場導管電燒術 效果好恢復快
40歲的徐小姐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就醫確診罹患晚期心房顫動,經心臟整流電擊治療恢復正常,又常在國外工作繁忙忘記服藥,控制不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團隊今年7月為她進行衛福部新核準的自費脈衝場導管電燒手術,矯正心律,心房顫動未再發作,大幅減少中風及心衰竭風險。
-
2024-09-09 15:49
謠言終結站》咖啡利尿喝了會脫水? 醫:效果不強免驚
沈莉馨/核稿編輯咖啡因有利尿效果,因此有傳言「喝了咖啡和茶可能會導致脫水」,這到底是真是假?同為咖啡因愛好者,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表示不用太擔心,咖啡因利尿效果輕微,基本上不至於讓人脫水,對有喝咖啡習慣,或處於運動狀態者而言,利尿效果更微小。平均來說,喝咖啡流失的水分,比喝進去的
-
2024-08-14 05:30
心衰竭等移植 「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助續命
心臟移植是心臟衰竭末期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捐贈器官難等,部分病友改用「居家型心室輔助器」續命。已經與機器相伴11年的心臟衰竭病友左先生說,除了不能下水或做激烈運動外,他的生活幾乎與正常人無異,呼籲有同樣經驗的病友「看開一點」,把握重活1次的機會。
-
2024-08-13 05:30
法洛氏症易見肺動脈瓣逆流 妙齡女站著就喘急換瓣膜
法洛氏四重症(簡稱法洛氏症)是最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後,一定要接受手術治療,但約40%至50%患者長大後會有肺動脈瓣逆流,像今年28歲的病友張小姐甚至「站著就喘」,所幸接受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後,現在爬樓梯也沒問題。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表示,國內先天性心臟病約每100至150名
-
2024-08-12 14:09
法洛氏症小心肺動脈瓣逆流 28歲女「站著就喘」急換瓣膜
法洛氏四重症(簡稱法洛氏症)是最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後一定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但約40%至50%患者長大後會有肺動脈瓣逆流問題,像今年28歲的病友張小姐甚至「站著就喘」,所幸接受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後,現在爬樓梯也沒問題。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表示,國內先天性心臟病約每100至1
-
2024-07-28 14:57
健康網》拳擊女將吳詩儀直闖8強! 對手藥檢出「利尿劑」禁賽
相關新聞請見:奧運拳擊》奈及利亞對手藥檢未過 吳詩儀免戰直闖8強葉立斌/核稿編輯2024巴黎奧運現正開打!台灣拳擊女將吳詩儀昨(27)日在女子60公斤級首輪,以5:0擊敗南韓名將吳妍智,晉級16強。原訂16強對手奈及利亞的奧根塞米洛蕾(Cynthia Ogunsemilore)因藥檢檢出利尿劑遭禁賽
-
2024-07-11 13:21
微型心室輔助器續命22天 猛爆性心肌炎病人重獲「心」生
花蓮53歲周先生因感冒發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休克後由心臟內外科團隊為他裝上主動脈幫浦及葉克膜急救,最後依靠最新的「微型心室輔助器(Impella 5.0)」續命22天,心臟功能逐漸回復,終於在住院一個多月後康復出院,彷若重獲新生。今天他分享說,「能夠趨近於常人般離院,還能有幸、任性地要求健康,真的要
-
2024-06-28 12:12
知名中醫猝逝》遊日心臟病發 衛福部教夏季護心3要1不
沈莉馨/核稿編輯覺世中醫診所於27日臉書公開證實,覺宗宏醫師21日與家人一同前往日本,在旅遊途中因突發性心臟病猝逝,消息一出中醫界震驚,好友徐國峰醫師也在臉書悼念,指覺宗宏醫師未到40歲突發猝死令人十分惋惜。衛福部指出,夏季炎熱水分蒸發快,血液變濃稠,易提高心肌梗塞的風險,提醒民眾出門旅遊,應穿著淺
-
2024-06-25 10:19
挑戰非洲最高峰 醫師建議使用預防性高山症用藥
62歲的洪先生已退休,平時有運動及登山習慣,這次預計跟朋友一起去非洲旅遊,挑戰非洲高山吉力馬札羅山,為瞭解旅遊前是否有需事先準備的藥品,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家庭醫學部就診諮詢。經過醫師詳細詢問過去病史、過往登山症狀、身體檢查及行程評估後,醫師建議使用預防性高山症用藥,並詳細衛教預防高山症的方法;醫
-
2024-06-09 18:01
張學友染RSV》長者確診近1/4出現急性心衰竭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年62歲的「歌神」張學友原定7日在台北舉辦演唱會,但在演出前卻突傳因喉嚨痛無法正常發聲,就醫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宣布暫停演出。醫師姜冠宇分享,《JAMA》今年4月份的的研究有提到,一群超過50歲以上、平均73歲,約一半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得了RSV,總體23%有心血管事件,
-
2024-05-16 18:05
健康網》「變臉」恐是身體警訊 醫曝9種容貌變化勿輕忽
羅碧/核稿編輯您每天都會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容貌有沒有什麼變化嗎?心臟內科醫師指出,不要輕忽臉部及身體變化,因為有可能是身體警訊,並提醒臉部水腫、皮膚變色、眼瞼有黃色瘤、眼睛出現老年環、抬頭紋、山根橫紋、耳垂皺褶、舌苔發黃、嘴唇發紫等9項外貌變化,可能是心血管病變的徵兆,勿輕忽,應就醫診治。
-
2024-05-16 11:31
高血壓如「溫水煮青蛙」易引心腎病變致死 醫:3口訣保命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529萬人罹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未即時管理,很可能危及性命。而17日適逢世界高血壓日,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提醒,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不僅心衰竭致死率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更可能致洗腎,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
-
2024-05-05 10:29
南投心房顫動篩檢 2年來協助499位民眾防中風
鑑於有心房顫動問題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至5倍,南投縣自2022年3月由南投扶輪社等11家善心機構捐贈14部「30秒即時心電圖量測儀」後,啟動心房顫動擴大篩檢服務計畫,2年多來初篩出716位疑似心房顫動患者,並協助696位民眾就醫完成進一步檢查,確認有心房顫動及確診腦梗塞、心衰竭、各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