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在家做化療!「在宅急症照護」擬再擴大 最快下半年上路

2025/03/08 18:36

台北醫學大學與北醫附醫今(8日)共同舉辦「在宅醫療趨勢論壇」。(記者邱芷柔攝)

台北醫學大學與北醫附醫今(8日)共同舉辦「在宅醫療趨勢論壇」。(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衝擊,台灣醫療體系正加速轉型,衛福部自去年7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Hospital at Home, HaH)」,讓行動不便或失能者能在家接受感染急症治療,隨著計畫推進,產官學界持續研議擴大適用範圍,健保署今天透露,未來有望擴大居家安寧、癌症化療、心衰竭、慢性肺病等對象,最快今(2025)年第三季上路。

台北醫學大學與北醫附醫今(8日)共同舉辦「在宅醫療趨勢論壇」。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HaH試辦至去年底已服務1224人次,以尿路感染最多,平均照護天數6.5天,治療完成率高,僅5%患者在結案後14天內轉急診或住院,今年計畫擴大至非感染症患者,並探討慢性病患在家照護的可行性。

石崇良表示,急性照護搬到家裡還要繼續擴大,像是居家安寧不限於感染症患者,並可引入居家化療模式;此外針對心衰竭、慢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需頻繁就醫的患者,也將評估是否適合居家照護,相關細節仍待研議,最快下半年推行。同時計畫也要導入「提早出院」與「急診轉銜」模式,並調整支付機制,優化風險分擔與獎勵制度,透過在宅照護減少住院需求,紓解急診壅塞壓力。

對於在宅化療,奇美醫院副院長陳綉琴指出,健保自2010年納入「攜帶式輸液器」給付,讓病人可在家完成5-FU化療,後續範圍擴大,健保曾統計,每年約10萬人接受化療,其中7成可在家進行,但多數病人憂心自己操作缺乏即時醫療支援,影響治療安全。她建議,首次化療可在醫院進行,讓病人熟悉流程並接受完整衛教,減少心理疑慮,後續透過遠距監測、視訊診療與護理訪視等,確保安全並提升病人信心,各界也都期待健保能加碼給付,提高醫護參與意願。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說,在宅醫療能紓解病房壅塞、降低院內感染風險,並讓病人於熟悉環境中康復,提高治療效果,長期依賴靜脈營養注射者也可納入HaH。然而醫院外的照護需投入更多資源與設備,因此資金支持與民眾衛教是推動關鍵。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也提到,在宅醫療的核心是遠距醫療,包含遠端監測與視訊診療,HaH應搭配完善的給付機制,跳脫現行健保給付框架,為醫療院所提供誘因,才能讓急重症醫療更聚焦於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