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血壓如「溫水煮青蛙」易引心腎病變致死 醫:3口訣保命

2024/05/16 11:31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表示,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羅國嘉/台北報導〕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529萬人罹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未即時管理,很可能危及性命。而17日適逢世界高血壓日,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提醒,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不僅心衰竭致死率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更可能致洗腎,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3口訣,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遠離危害並預防心腎併發症。

台灣成人高達25%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無疑是影響我國民眾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統計,台灣18歲以上的成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林彥宏指出,台灣65歲以上民眾高血壓患病率超過50%,近年高血壓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與現代人飲食習慣、壓力大的生活型態有關。然而,高血壓正是引發各器官病變的主要風險因子。

林彥宏舉例,高血壓就像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中,一時無感、久了就危及性命。例如:高血壓若未控制,可能造成心肌肥厚,心臟舒張與收縮功能受影響,久而久之演變為心衰竭;另一方面,長期的體內高壓亦會造成腎臟的腎絲球硬化、進一步惡化為腎病變。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表示,高血壓是引發器官病變的主要風險因子,高血壓就像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久而久之演變為心衰竭與腎臟病;圖為情境照。(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嚴重心衰竭5年死亡率超過5成

林彥宏強調,嚴重心衰竭5年死亡率超過50%,比多數癌症還高;腎臟病常則列我國十大死因,可以說,心腎病變是造成台灣民眾失能與死亡的最大元兇,足見人人都應及早預防高血壓,管理心腎風險。

醫:共病共管成治療趨勢

林彥宏分享,過去曾遇一位壯年男子被家人送至急診,這名患者5年前檢測出高血壓,但因自覺無礙而未持續追蹤,送醫時心臟收縮功能低下,甚至出現肺水腫、危及性命,檢查後發現竟是因長期高血壓引發的心衰竭與腎病變。送醫後醫護持續用藥幫助患者降血壓、管理心腎症狀,一年後才逐漸穩定病情、心腎恢復正常功能。

林彥宏提醒,民眾日常應建立正確量血壓認知與預防意識,對於高血壓且已有初步心腎病變的患者來說,及早選擇兼顧共病共管的藥物治療,也更有助於管理高血壓與心腎病變。此外,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動「3口訣」,分別是居家量血壓130/80標準722原則,呼籲民眾可遵從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讓量測變成日常、一起守護家人健康。

●居家量血壓:血壓易受民眾身處環境、心情等因素影響,因此日常建立量血壓習慣才能量測出正確數值的血壓,建議民眾日常即可購買一般經核可認證的血壓計養成居家測量習慣。

●130/80標準:近年高血壓定義與控制目標自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

●722原則:血壓測量應連續測量7天、每天早晚2次、每次2遍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方能檢測出穩定、較接近自身狀態的血壓數據。

除了量測血壓外,林彥宏補充,日常也可從建立運動習慣、戒菸、飲食調整、減少鈉攝取、減重或減少飲酒等方式來維持血壓健康,高血壓學會亦於官網提供系列量血壓教學影音與衛教資訊,鼓勵民眾可上網觀看,並積極建立量測血壓習慣,及早預防心、腎病變危機。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呼籲,民眾可遵從居家量血壓、13080標準與722原則,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台灣高血壓學會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