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1-15 19:03

    推動癌症防治 陳時中:增加心理健康支持第四枝箭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15)日前往亞東紀念醫院訪視「健康台灣-擴大國家癌症篩檢及異常個案追蹤」辦理成果,陳時中致詞表示,落實總統「健康台灣」政見所提「癌症治療三箭」,衛福部已積極推動「提升早期癌症篩檢」、「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及「建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如再輔以「增加心理健康支持」第四枝箭,相

  • 2025-01-07 21:42

    健康網》長輩抗拒包尿布? 專家解析原因 教你破解5對策

    沈莉馨/核稿編輯面對家中長輩因尿失禁而需要使用尿布,但卻強烈抗拒的情況,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高銘鴻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表示,對於照顧者而言,這是常見又棘手的問題,但了解長輩抗拒的3個心理原因,包含尊嚴與面子問題、恐懼他人眼光、對尿布存有偏見,並採取適當的5種應對措施,或許可以讓問

  • 2024-12-22 21:32

    健康網》競爭助提升運動量 研究:每日步數平均增920步

    沈莉馨/核稿編輯運動對健康益處良多,但如何讓人們主動「動起來」始終是一大挑戰。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近日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一項研究,指出心理學策略可有效提升每日運動步數;他建議3招:結伴運動、競爭心理、量化成果,都能激勵自身、提升運動量。

  • 2024-12-09 21:45

    健康網》想輕鬆養成好習慣? 心理師:6大技巧來維持

    沈莉馨/核稿編輯養成良好習慣對提高生活品質、實現個人目標、甚至促進健康至關重要,但為什麼有些人能輕鬆養成好習慣,而有些人卻總是難以堅持呢?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在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上分享了養成好習慣需要66天時間,她提供6大技

  • 2024-12-06 21:51

    健康網》關鍵時刻硬不起來? 醫曝4原因:三高恐影響勃起

    行房不順利,「小弟弟」垂頭喪氣,害您也垂頭喪氣?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表示,硬不起來可能與心理壓力與焦慮、三高等造成健康狀況不佳、生活習慣不良或是藥物影響,建議此時可與伴侶溝通、改善生活習慣或紓壓,必要時可尋求醫師治療,遠離「舉弱男」稱號!

  • 2024-11-07 14:50

    陪伴犯罪被害家庭走過低谷 雲林多家醫院提供費用減免

    一場犯罪、事故影響不只被害人,可能是整個家庭,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提供一路關懷、法律協助,今(7)日再啟動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與雲林縣內多家醫療院所合作,提供被害人及其家屬減省掛號費及其他醫療費用優惠措施。「雲林齊醫馨心相依」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今天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啟動,由北港醫院等5家醫療

  • 2024-11-03 12:34

    精神醫學年會專家齊聚 蕭美琴:台灣在精神健康不斷努力

    台灣精神醫學會年度大會昨(2日)於台北市君悅飯店登場,副總統蕭美琴也錄影致詞勉勵,強調當前社會壓力和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精神醫學的發展對於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台灣在精神健康領域上不斷努力,新版精神衛生法歷經15年大幅度修法,更反映政府決心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 2024-10-15 10:46

    健康網》諮商不只是聊天! 心理師曝「5好處」 助情緒管理

    黃宜靜/核稿編輯心理諮商只是跟心理師聊天?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在臉書粉專「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發文分享心理諮商的好處:改善情緒管理、增強自我認知、改善人際關係、減少壓力和焦慮、增強應對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接納及認識自己,還能減少情緒波動,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等。

  • 2024-10-09 15:25

    上班族最盼彈性工時! 調查:逾9成支持心理假、親職假

    每年10月10日為「世界心理健康日」,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與台灣心理健康聯盟發起「職場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約7成6填答者認為「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近95%支持「彈性工時」、93%支持政府推動「職場心理健康假」、近90.7%支持「給予家長每月8小時親職假」,顯示出3者能降低職場工作壓力

  • 2024-10-01 11:45

    健康網》焦慮憂鬱混合 緊張又悲傷! 心理師曝「4治療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焦慮憂鬱混合症是什麼?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表示,患者既會經歷憂鬱症的特徵,如持續的悲傷、興趣喪失;又會有焦慮症的特點,比如持續的擔憂和緊張感。而透過藥物、心理治療,像是認知行為治療(CBT),以及調整生活方式,冥想、深呼吸等放鬆技巧,來改善焦慮憂鬱的症狀。

  • 2024-09-15 12:17

    健康網》拒絕恐怖情人 心理師揭5特徵「快離開」

    葉立斌/核稿編輯恐怖情人往往極度佔有慾和控制慾,總想掌控伴侶的一切,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指出特徵包括:過度佔有與控制慾,情緒不穩定或易怒、試圖隔離伴侶的社交生活、總是指責伴侶、有暴力傾向,如碰到且試圖分手卻糾纏不休,記得要堅定立場,尋求支援,必要時向警方或法律機構求助,切記自己的安全和自由最

  • 2024-09-07 10:49

    健康網》假日「躺床耍廢」小心更鬱卒 心理師5方面剖析

    沈莉馨/核稿編輯上班憂鬱煩悶,放假就想整天躺床?小心越躺越憂鬱,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表示,可以從5個方面剖析,包括:運動不足、社交孤立、生理節奏紊亂、自我價值感下降、注意力集中在消極想法。余佳容在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發文分享,

  • 2024-08-26 21:29

    青少年自殺率上升 精神醫:自我、家庭及學校端覺察是防治關鍵

    去年台北市自殺率下降5.8%,不過24歲以下青少年族群自殺率仍有上升趨勢,台北市衛生局今開線上直播記者會,找來HBL明星球員與台北市長蔣萬安對談,鼓勵青少年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藉由運動增加血清素分泌,維持好心情。精神科醫師陳宗杰說,青少年自殺原因多元,自我、家庭及學校端的覺察和支持是自殺防治關鍵。

  • 2024-08-19 21:49

    旗山早療慢飛天使手作果汁 為轉銜學習加入愛的勇氣

    高雄旗山早期療育中心慢飛天使即將轉銜至一般幼兒園就讀,伊甸基金會今天舉辦果汁手作課程,作為學前適應班最後一堂課,為慢飛天使轉銜學習加入愛的酸甜勇氣。旗山早療慢飛天使的學前適應班課程,有體能活動、圖卡指認、運筆練習和繪本導讀等,老師並與家長進行視訊,分享慢飛天使課程適應狀況。

  • 2024-08-14 08:22

    健康網》早、晚餐太晚吃影響心理!研究:2餐至多間隔「這時長」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經常有1餐沒1餐,或是假日睡很晚,太晚吃早餐,連帶使晚餐時間延至消夜時間,除了不利於健康外,也會影響心理!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1項國外研究表示,早上9時後吃早餐,以及晚上8時後才吃晚餐,會增加憂鬱、焦慮風險。不只如此,早餐和晚餐間隔太久,超過12小時者,

  • 2024-08-10 17:20

    健康網》是否得憂鬱症? 自評6症狀 「充分休息仍累」被點名

    沈莉馨/核稿編輯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心理問題,許多人會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在臉書粉專「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分享,怎樣評估自己有沒有憂鬱症,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有:持續的悲傷或空虛感、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快樂、充分休息還是疲憊不堪、睡眠問題、食慾或體重變化

  • 2024-08-07 17:27

    健康網》看到零食就想吃 諮商師曝無法抗拒3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買的零食,是不是你真的想吃的零食?心理諮商師蘇琮祺在臉書專頁「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發文指出,人們總是難以抗拒零食誘惑的3原因,包括:超常刺激的調味、鮮艷吸睛的包裝、優惠誘人的價格。●超常刺激的調味:有動物學家提出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i)的現象,它指的是一種

  • 2024-07-20 15:26

    大學生苦於社交焦慮 音樂治療「搖海洋鼓」頓悟人生

    現代人從老到小都有不小的壓力,有些民眾會尋求心理諮商協助,但部分則尋求其他療法。台灣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長吳佳慧指出,先前曾有1名大學生個案,飽受人際壓力所苦、平時倍感焦慮,但經過音樂治療、在投入海浪鼓演奏時,突然「頓悟」,通過新的思考方式改善焦慮情況。

  • 2024-05-27 19:12

    健康網》工作「勞動」就是運動? 研究曝2者關鍵差異

    羅碧/核稿編輯工作一整天,一直在動,就算有運動?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引述國外研究強調,2者效果是不同的,因運動多半是樂趣、健康導向,反之,勞動多半有壓力,非樂趣導向,且常有重複性作業、不良姿勢,在生理與心理方面都會增加心血管壓力。李炎諭在臉書「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分享,有1名男子因腰

  • 2024-04-20 19:08

    健康網》「一個微笑」改變心情? 實驗:表情會影響情緒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聽長輩說不要「結屎臉」,要笑口常開,沒想到面帶微笑真的會讓心情變好!心理師余佳容分享,微笑不只可以讓身邊的人有好感受,也能提升自我幸福感。根據「面部回饋假說」表示,人們的表情不僅反映情緒,還能影響情緒。當人們採取特定的表情時,大腦會接收到與這些表情相關的情緒信號,進而影響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