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 2025-08-14 10:23

    健康網》喝瓶裝水恐喝毒? 研究:失智者腦中塑膠微粒多10倍

    紀麗君/核稿編輯瓶裝水是日常隨處可見的飲料,你以為只是喝了好解渴,卻可能不知道,也默默喝下不少危害健康的毒素。營養師黃品瑄表示,塑膠製品是否造成人體危害,其實不僅需要考量耐熱度等因素,存在其中的塑膠微粒,也會悄悄毒害大腦。她並指出,根據國外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失智症患者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甚至是

  • 2025-08-13 06:31

    健康網》「麥得飲食」降低失智風險 醫推9大必吃健腦食物

    葉立斌/核稿編輯科學家已經證實「麥得飲食」能降低失智風險,減少大腦「記憶細胞」退化和損傷。台灣神經科臨床醫師暨腦科學博士鄭淳予歸納,全穀雜糧類、豆類等9大必吃健腦食物,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他也貼心給外食族護腦的5大攻略,從日常生活維護健康。

  • 2025-08-12 11:29

    恐怖高脂餐一吃傷腦!研究:4小時內增加中風與失智風險

    紀麗君/核稿編輯最新研究顯示,單一高脂餐可在4小時內影響腦部血流,增加中風與失智風險。科學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英國南威爾士大學營養學專家馬利(Chris Marley)等人於《營養生理學期刊》發表研究,揭示速食外賣的健康隱患。

  • 2025-08-10 05:30

    年輕型失智症 職場異常行為有徵兆

    宜蘭一名56歲王姓男子,擔任保全工作10多年,近一年突然在最熟悉的社區停車場迷路,還搞錯包裹收件人,家人誤會是中年職業倦怠,沒想到竟是「年輕型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表示,職場異常表現往往是最早警訊,及早介入有機會延緩3至5年惡化。

  • 2025-08-09 17:11

    健康網》大腦恐比心臟老十歲! 器官老化十大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科技進步,外貌年齡與身分證上的年齡逐漸脫鉤,但是能透過醫美改變外表,卻沒辦法改變器官年齡,尤其每個器官的年齡還不同步。新北市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分享1項《自然》(Nature)研究發現,器官老化不是同步的,而大腦的老化是影響壽命的最強預測因子之一。

  • 2025-08-08 14:13

    AI模擬失智情境、蔬食防慢病 慈濟醫療四院聯展秀高齡新解方

    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今(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慈濟醫療財團法人連兩年參展,今年花蓮、大林、台北、台中四家醫院以「慈濟醫養領航,點亮新臺灣」為主題,展出一系列高齡健康、智慧醫療與社區長照創新成果,吸睛亮點包括生成式AI模擬失智情境、中醫脈診搭配VR、銀髮營養策略、趣味桌遊防嗆咳等,全方位打造

  • 2025-08-07 17:03

    健康網》失智首度進榜女性10大死因! 營養師:10種食物預防

    紀麗君/核稿編輯最新公布的女性十大死因,前三名由「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佔據,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專發文分享,最值得關注的,是「失智症」與「衰老」首度進榜。其中,失智症死亡者年齡中位數為88歲,衰老則高達91歲,代表著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議題,需要大家一起提前重視;隨著年紀增長,應注意控制三高

  • 2025-08-06 19:51

    健康網》研究:空氣污染恐增失智風險 醫推5招護腦關鍵

    紀麗君/核稿編輯失智症帶給個人與家庭巨大衝擊,台灣目前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35萬人,推估2050年恐「翻倍」達80萬人!台灣神經科臨床醫師暨腦科學博士鄭淳予引述研究表示,空氣污染正在損害記憶,增加失智風險。因此他建議日常生活中的5項做法,可以防止空污,守護大腦。

  • 2025-08-02 05:30

    妄想媳婦偷錢下毒 7旬翁大腦萎縮確診失智

    霧峰區78歲李翁原本個性開朗,家人發現最近頻繁提往事、吃過飯卻抱怨都沒煮菜,甚至懷疑媳婦偷藏錢在飯裡下毒、半夜還起床找存摺,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腦部核磁共振攝影(MRI),查出大腦顯著萎縮,接受抗失智藥物、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等多方治療,逐漸減少妄想情況。

  • 2025-08-01 15:28

    7旬失智翁妄想「媳婦偷錢」 半夜不睡找存摺查出大腦萎縮

    霧峰區78歲李翁個性開朗,家人發現:近期他頻繁提往事、吃過飯卻抱怨都沒煮菜,甚至懷疑媳婦偷藏錢又在飯裡下毒、半夜還起床找存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MRI),查出李翁大腦顯著萎縮,接受抗失智藥物、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等多方治療,逐漸減少妄想情況。

  • 2025-07-30 06:31

    健康網》莓果好處多多 營養師:緩減認知能力退化

    葉立斌/核稿編輯莓果是許多人喜歡的水果之一,不僅口味酸甜開胃,老少咸宜,且因富含多種維生素,對於健康也有諸多正面助益。營養師科提斯指出,國外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莓果類所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化素等成分,具抗氧化等功效,除可抗癌,也有益於控制血糖,甚至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2025-07-28 13:32

    健康網》睡不好失智風險增36%! 研究:5大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紀麗君/核稿編輯你是不是也常常熬夜?半夜醒來就睡不著?或者白天總是打哈欠、精神不濟?嘉義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健祐引述研究指出,有失眠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36%;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45%!尤其醫護人員、輪班族、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及更年期女性等高風險族群,更需提高警覺。應

  • 2025-07-26 13:22

    健康網》失智年輕化 早預防!醫:「薑黃」防腦生鏽

    葉立斌/核稿編輯失智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發生年齡愈來愈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若想預防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只要選對食物,即可改善。有部分研究指出,薑黃具有神經保護潛力,能夠對抗大腦裡的發炎反應與自由基破壞,甚至減緩阿茲海默與帕金森的退化進程。

  • 2025-07-25 13:28

    科學家發現2種藥物 可逆轉小鼠阿茲海默症腦損傷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了戰勝阿茲海默症,美國研究人員正研究能治療該疾病的現有藥物,一項新研究已確定將來曲唑(letrozole,用於治療乳癌)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用於治療結腸癌和肺癌)列為候選藥物。根據《Science Alert》報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格拉德斯通(Glad

  • 2025-07-19 11:29

    健康網》失智非老化必然! 中醫師推地中海飲食與3個別化療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患者在臨床上被診斷為失智症時,已經是中後期,這時候再來治療,效果通常都會大打折扣。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說明,失智症不是老化必然,預防失智推薦地中海飲食法,以深綠色蔬果、莓果、全穀類為主;減少紅肉、起司、高鹽高糖攝取。治療失智時,中醫會為每個人量身訂製療法,

  • 2025-07-18 20:05

    健康網》電視越開越大聲? 恐是聽力衰退「 5預兆」勿輕忽

    羅碧/核稿編輯家中長輩是否看電視越開越大聲?跟他說:「吃飯了!」他卻回答:「蛤?你說什麼?」或是講電話時,每句都要重複兩次?小心他的聽力退化了。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指出,聽力衰退是漸進式的,通常不會突然「整個聾掉」,但

  • 2025-07-17 18:59

    健康網》帶孫可防失智! 研究:每週不超過40小時風險降24%

    葉立斌/核稿編輯協助照顧孫子女的阿公阿嬤,不僅是家庭重要支柱,最新研究更發現,這樣的參與可能有助於維持長輩的腦部健康。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根據2025年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最新研究,每週適度(不超過40小時)幫忙照顧孫子女的長者,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降低,甚至比完全

  • 2025-07-15 14:40

    健康網》名嘴馬西屏自曝失憶10年 醫揭6大支柱保大腦

    葉立斌/核稿編輯名嘴馬西屏在臉書自曝10年前漸失憶,他曾在新聞節目當評論來賓時一時忘記行政院長是誰,讓他不得不就醫。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面對「記憶流失風暴」,不妨從調整生活中6大生活型態著手保健大腦,鍛鍊記憶力,達到預防失智。

  • 2025-07-14 22:36

    常做惡夢恐折壽!專家示警:加速老化、損壞細胞

    羅碧/核稿編輯惡夢不只是睡眠困擾,更可能加速老化,甚至提前死亡。研究指出,頻繁做惡夢者,提早死亡風險竟高於抽菸與肥胖,堪稱「被忽視的健康殺手」。科學家示警,改善壓力與睡眠品質或能有效逆轉危機。根據《獨立報》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與失智症研究機構合作,分析19年數據,涵蓋8至10歲孩童與26至86歲成

  • 2025-07-09 19:57

    健康網》打麻將幫長者健康老化 研究:認知、憂鬱改善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長輩喜歡「摸八圈」,也就是打麻將,但對於打麻將對年長者的益處之實證證據卻很少。有研究針對13項西方與亞洲中打麻將與預防老化的文獻進行統整,發現打麻將的時間愈長,認知、計算功能愈好;同時也能緩解憂鬱症狀。一份發表於《阿茲海默症預防》(The Journal of Preven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