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9 13:00

    對抗青春痘!保持「好臉色」 認識用藥不可少

    不少民眾常受到青春痘困擾,尤其在春夏交際,因溫度和濕度變化大容易加重狀況。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對抗青春痘,即所謂的痤瘡,必須認識用藥,包括外用與口服藥物,才能更好地對抗青春痘。苗縣府衛生局指出,外用藥主要為減少皮脂分泌、促進角質代謝,或對抗引發青春痘的細菌。常見外用藥如過氧化苯,具有抗菌作用,

  • 2025-04-13 05:30

    壓力山大「火氣痘」上身 中西醫合體迎戰

    台灣天氣濕熱,加上飲食西化,許多人都有痘痘的經驗。不過,痘痘不只跟濕熱有關,跟情緒也有關。方宇心醫師表示,門診經驗,10個痘痘患者中有8個會出現情緒不好、壓力大的困擾。對此整理了西醫護膚以及中醫體質調養,包含溫和清潔、食物選擇、皮膚保養、中藥茶飲、穴位按摩。

  • 2025-04-03 05:30

    破除戰「痘」迷思 醫師教戰A酸保養

    長痘痘幾乎沒人能倖免,食藥署提醒,春夏交替,皮脂分泌旺盛,容易誘發或加重青春痘,皮膚科醫師也點出常見「抗痘迷思」,呼籲民眾避免踩雷。外擦A酸 須搭配乳液保濕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青春痘與毛囊阻塞、荷爾蒙變化、壓力與作息失調等因素有關,治療藥品分為外用與口服2大類,常見外用藥包括過氧化苯、抗生素

  • 2025-04-02 12:23

    A酸不是萬靈丹 皮膚科醫師曝「抗痘迷思」

    長痘痘這件事幾乎沒人能倖免,特別是正值青春期,臉上一冒痘,心情也跟著大爆炸!食藥署今(2日)提醒,春夏交替時節,氣溫與濕度變化大,皮脂分泌旺盛,容易誘發或讓青春痘惡化,皮膚科醫師也點出常見「抗痘迷思」,呼籲民眾不要誤踩雷區。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青春痘是常見的皮膚發炎性疾病,除了與毛囊皮脂腺阻

  • 2025-03-29 20:15

    健康網》臉上長痘曝健康失衡 中醫分4型治療:內外均顧

    羅碧/核稿編輯熬夜、壓力大、飲食太過膩等稍不注意,青春痘就悄悄冒出來,影響外觀。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表示,中醫認為,青春痘的根本原因在於臟腑功能失調和外界刺激,分為肺熱內盛、脾胃濕熱、肝氣鬱結,以及血瘀毒滯4型,治療方法則有內服中藥調理、針灸和拔罐、飲食調理,以及草本外敷護理。

  • 2025-03-08 05:30

    輕熟女滿臉痘疤 中西醫合力戰「痘」

    35歲的安琪(化名)從青春期以來一直深受痘痘與痘疤之苦。臉上「花花的」讓她每次照鏡都很懊惱。她說過去也有接受過雷射治療,但成效總是不盡人意,她決定嘗試「中西整合治療痘疤」。西醫雷射+西藥外擦 中藥內服清熱化瘀門診諮詢時,我向安琪解釋:「不同疤痕類型形成機制各異,治療手段也得分開。」

  • 2024-12-05 16:28

    阿嬤「戰痘」偏方險毀容! 女大生痠痛藥布臉上貼

    女大生小美聽阿嬤建議,往痘痘臉上貼痠痛藥布,以為「消炎又止痛」,差點毀容;男大生阿凱也聽家人說,長大痘痘就會好。兩人最後鼓起勇氣到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以口服A酸搭配雷射治療,重拾「好臉色」。奇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說,青春痘可分為粉刺型、丘疹膿皰型及結節囊腫型,治療方式需視痘痘的型態及發炎程度

  • 2024-12-04 18:08

    健康網》痤瘡分3類型「這款」易留疤 醫:飲食宜清熱解毒

    羅碧/核稿編輯俗稱青春痘的痤瘡通常是在青春期開始出現,但有時會持續到成年,不少人為臉上冒出的痘痘所苦。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指出,根據痤瘡的嚴重程度和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類型,其中囊腫性痤瘡是重度痤瘡的一種,非常容易留疤,建議可以多吃綠豆等清熱解毒食物、調整作息、紓解壓力、喝菊花茶等

  • 2024-11-04 21:39

    健康網》臉痘位置看健康 中醫點「這類人」好發下巴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只青春期會長痘痘,許多成年人也受困擾。彰化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楊婕妤指出,成年人相較於青少年皮脂腺分泌較不旺盛,痤瘡的成因也不盡相同,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荷爾蒙失調以及喜歡吃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導致痤瘡。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面部不同部位的痤瘡代表不同臟腑功能的失衡,如下巴痤瘡與荷爾蒙

  • 2024-10-28 14:06

    準新娘狂冒痘 中醫依體質調理救回面子

    痘疤常是女性的顏值大敵,準備當新嫁娘的30歲蘇小姐正為此焦慮,這使得臉上的痘痘也越冒越多,儘管已經用消炎抗菌藥膏戰痘卻仍難接受,為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佩芸,經3個月中藥治療,臉部皮膚終於逐漸恢復光滑,就算偶因生理期或熬夜零星冒出幾顆青春痘也能很快消退。

  • 2024-09-24 19:18

    健康網》秋燥小心4皮膚病! 醫:銀耳蓮子湯助養陰潤燥

    沈莉馨/核稿編輯入秋了!燥邪易出現傷風感冒及皮膚疾病。對此,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在臉書專頁「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表示,皮膚疾病上要特別注意,異位性皮膚炎、幼兒手背濕、脂漏性皮膚炎、青春痘,「養陰潤燥」是秋季養生的重點。平時食療可以多食川貝燉梨湯、銀耳蓮子湯!

  • 2024-08-22 18:40

    調查發現8成國人治痘意識薄弱 逾半臉長痘躲不掉背痘!

    青春痘又稱「痤瘡」,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最新調查發現,18至19歲受訪者中高達8成認為痘痘不嚴重不必就醫,甚至有5成受訪者除了臉部青春痘外,同時也飽受背痘困擾,醫師提醒,痘痘越早治療越好,以便得到良好控制,千萬別等背痘變嚴重或形成痘疤才搶救,更傷荷包。

  • 2024-08-05 17:39

    健康網》一次搞懂黑、白頭粉刺! 醫曝3招輕鬆OUT

    葉立斌/核稿編輯炎炎夏日出門,是否每天都油光滿面,導致粉刺暴增?安澐診所皮膚專科醫師高珮菡指出,當肌膚出油量大,毛孔堵塞的機會就會提高,進而形成閉鎖性的白頭粉刺或開放性的黑頭粉刺。若想消除粉刺,可以使用A酸藥物、果酸煥膚、並搭配深層清潔,來達到控油及保濕的效果。

  • 2024-07-30 21:12

    健康網》痘痘長不停? 醫授「消痘」4撇步:少用手碰臉

    沈莉馨/核稿編輯油脂分泌旺盛的夏天,加劇了許多人對痘痘粉刺的困擾。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在臉書專頁「芳療醫師 吳易儒|新竹雷射微整推薦|醫美 芳療 保養 身心靈」發文表示,若已經用了很多抗痘的保養品,但還是沒有改善,可能是小細節沒做好。像是定期清洗化妝用品、定期更換枕頭套、清潔手機螢幕和眼鏡、減少用

  • 2024-07-08 17:07

    健康網》鼻過敏會形成黑眼圈? 醫曝因「它們」腫脹擴張

    葉立斌/核稿編輯黑眼圈跟鼻子過敏有關係?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表示,過敏會導致顏面靜脈循環變差,因鼻黏膜腫脹,連帶眼睛周遭血液回流變差,時間久了微血管以及小靜脈擴張,色素沉積,黑眼圈就慢慢形成了。有過敏性鼻炎的人,若想要避免黑眼圈,從小就要好好調理。

  • 2024-06-24 20:08

    健康網》炎夏皮膚出油狂冒痘! 醫:4招保持乾淨臉蛋

    葉立斌/核稿編輯進入夏天後,皮膚可能會因高溫致流汗、出油嚴重,進而狂冒青春痘(痤瘡)。對此,皮膚專科醫師楊慶升表示,治療青春痘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護理建議減少熬夜,保持睡眠充足;定時吃三餐及飲食均衡;減少攝取乳製品(可替換成豆漿)和高GI食物;視皮膚出油量選擇洗面乳與洗臉次數。

  • 2024-06-12 07:32

    健康網》戰「痘」別碰牛奶! 中醫推吃2物減緩皮脂分泌

    沈莉馨/核稿編輯炎炎夏日,不少人因肌膚出油增多開始狂冒痘,即使換了枕頭套、勤洗臉、戒炸物仍沒好轉。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指出,有研究發現,其實喝牛奶也是致痘成因之一,會使痤瘡症狀惡化,建議改食用大豆製品或是益生菌,有助減緩痤瘡嚴重性,減少表皮脫屑、損傷、皮脂分泌率等效果。

  • 2024-06-08 09:32

    健康網》整天待室內需要擦防曬? 醫曝光1關鍵

    羅碧/核稿編輯您會在室內戴帽子,甚至穿長袖、戴太陽眼鏡,只為了戰勝紫外線嗎?其實不必這麼大費周章,漫雲思境診所院長王佑鑫強調,若坐在靠窗等曝曬戶外光源處,即使在室內,仍須注意防曬;但若處於人工光源為主的空間中,就不用特別擔心需要防曬。紫外線對肌膚有什麼影響?王佑鑫在臉書專頁「皮膚專科 王佑鑫醫師」發

  • 2024-06-07 20:05

    健康網》吃海鮮不會使帶狀疱疹惡化 10種皮膚病飲食宜忌一次看

    羅碧/核稿編輯提到「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得過的人莫不聞之色變,因為其引發的神經痛令人痛不欲生,而且在免疫力低下時,恐會復發,醫師臨床發現,有不少人誤以為吃海鮮會使帶狀疱疹惡化,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帶狀疱疹並無飲食禁忌,禁食海鮮完全無助於病程縮短。

  • 2024-06-03 18:48

    健康網》口服A酸隨餐服用效果好 醫:配「高卡」食物吸收更佳

    葉立斌/核稿編輯口服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常見藥物,不過應該怎麼服藥才能達到最好效果?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吳明穎表示,口服A酸水溶性極差,如果想要達到最大吸收程度,建議在飯中或是飯後服用,尤其是搭配高油脂、高卡路里的飲食,能使藥物達到更大的生物可利用率—相比在空腹狀態下,吸收率能達到1.5到2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