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戰「痘」別碰牛奶! 中醫推吃2物減緩皮脂分泌

2024/06/12 07:32

中醫師表示,大豆有異黃酮和植物雌激素,可抵銷雄性素引發的皮脂生成,還可減少內臟脂肪堆積、促進代謝與健康;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不少人因肌膚出油增多開始狂冒痘,即使換了枕頭套、勤洗臉、戒炸物仍沒好轉。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指出,有研究發現,其實喝牛奶也是致痘成因之一,會使痤瘡症狀惡化,建議改食用大豆製品或是益生菌,有助減緩痤瘡嚴重性,減少表皮脫屑、損傷、皮脂分泌率等效果。

郭懿潔在臉書專頁「郭懿潔 中西醫師」發文分享,自己常在看診時,叮嚀痤瘡患者別再碰炸物和牛奶。患者往往會表示:「奶茶是我每日的小確幸耶!」、「阿弟在長高,不喝牛奶怎麼行?」等諸如此類的言論。

郭懿潔指出,飲食與痤瘡的關聯並不是空口瞎說,而是有理有據。有研究發現,喝牛奶會使痤瘡症狀惡化,特別是脫脂牛奶,含有較高的荷爾蒙成分,如:生長因子刺激素、α-乳白蛋白、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等,非常有可能加劇病情。

她自曝,之前重訓時都會補充乳清蛋白,但過了1到2週就會開始冒痘,而且是大顆泛紅、腫痛的類型,只好默默開始改用食補。而食用「大豆製品」或是「益生菌」,可以減少痤瘡嚴重性。因大豆有異黃酮和植物雌激素,可抵銷雄性素引發的皮脂生成,並且,大豆營養不比牛奶差,可減少內臟脂肪堆積、促進代謝與健康。

針對口服益生菌,郭懿潔表示,在多個研究中發現,使用嗜乳酸桿菌、德氏乳桿菌、比菲德氏菌、鼠李糖乳桿菌等益生菌搭配口服抗生素,相比單用後者療效更好,能使皮膚中的IGF-1表現下降,並能讓蛋白質FOXO1(Forkhead box protein 1)基因顯著增加。使皮膚狀態如皮損、脫屑率、皮脂分泌率跟痤瘡減少。

談到益生菌,第一時間通常會想到優格。郭懿潔提醒,優格確實含有益生菌,但目前市售優格常添加糖、香料,容易產生其他弊病。且優格同時是乳製品,即使富含益生菌仍不建議多吃。

郭懿潔提醒,痤瘡與皮膚健康、腸道微生物群有關,高油高糖的飲食會增加腸道通透,讓痘痘更嚴重,但只要排除乳製品,採偏植物性的清淡飲食,就可以減少皮脂、毛囊脂肪腺過度角化及發炎,離健康美麗更進一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