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A酸不是萬靈丹 皮膚科醫師曝「抗痘迷思」

2025/04/02 12:23

林口長庚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常見良方,但也因效果明顯,使用上衍生出不少錯誤迷思。(記者邱芷柔攝)

林口長庚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常見良方,但也因效果明顯,使用上衍生出不少錯誤迷思。(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長痘痘這件事幾乎沒人能倖免,特別是正值青春期,臉上一冒痘,心情也跟著大爆炸!食藥署今(2日)提醒,春夏交替時節,氣溫與濕度變化大,皮脂分泌旺盛,容易誘發或讓青春痘惡化,皮膚科醫師也點出常見「抗痘迷思」,呼籲民眾不要誤踩雷區。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青春痘是常見的皮膚發炎性疾病,除了與毛囊皮脂腺阻塞有關,也常受荷爾蒙變化、壓力或作息影響,目前治療青春痘的藥品主要分為外用與口服兩大類。

外用藥部分,較常見的包括過氧化苯、外用抗生素、A酸與杜鵑花酸。其中過氧化苯具有抗菌與溶解角質功能,適合輕度痘痘;A酸則可調節角質代謝、減少粉刺生成,但具有刺激性,需搭配保濕與防曬使用。若症狀較嚴重,則可能需口服抗生素、口服A酸或女性專用的賀爾蒙藥物進行治療。

林口長庚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常見良方,但也因效果明顯,使用上衍生出不少錯誤迷思,像是「擦A酸會讓皮膚乾,不擦乳液比較好」事實上,使用A酸後角質層變薄,皮膚反而更需要保濕,否則容易出現脫皮、濕疹。

近年流行的「早C晚A」保養法也不是人人適合。黃毓惠提醒,晚A中的A指的就是外用A酸,包括A家族中的A醇、A醛等,都屬刺激性成分,就有患者「早C晚A」後臉頰泛紅、脫皮轉到門診求助,停止使用並加強保濕後才改善,她強調,選擇保養應依個人膚質,而非盲目跟風。

黃毓惠也說,許多民眾擔心「擦A酸會大爆痘」,其實粉刺多或有囊腫型痘痘的人,初期使用A酸時粉刺代謝加速,可能出現短暫的「爆痘期」,建議從低劑量開始,通常1至3個月就能看到改善。

她也提到,民間偏方如塗抹小黃瓜、牙膏、精油等,恐造成過敏或光敏感,應避免使用。更重要的是,痘痘是發炎性病灶,亂擠恐導致細菌感染,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不少人認為口服A酸可以長期服用當作保養。黃毓惠強調,A酸具致畸胎性,女性懷孕前至少需停藥一個月,且服藥期間禁止捐血,還要定期抽血監控肝功能與血脂,不能輕忽。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也補充,A酸屬處方藥,需由醫師開立,抗痘應尋求專業協助,搭配正確清潔、良好作息與健康飲食,才能真正戰勝痘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