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4-12-28 18:43

    健康網》假期「過度規劃」心累?專家5建議:放過自己

    葉立斌/核稿編輯世界各地都在迎接新年,不僅台灣在下月迎接春節,日本將有元旦9連休,歐美也正在度過聖誕與跨年假期。但是為了親友購買禮物,舉辦小聚會,很可能讓人喘不過氣。專家認為,過度規劃假期,恐讓快樂時光充滿壓力而變調。《CNN》報導,北伊利諾大學高教系主任,諮商心理師蘇珊娜(Suzanne Degg

  • 2024-12-19 21:09

    健康網》偏頭痛好困擾 中醫揭頭痛分4種 日常護理這樣做

    黃宜靜/核稿編輯當疲勞或壓力大時,頭卻開始唱反調,可能是頭暈,甚至前額、太陽穴或後腦杓附近,開始隱隱作痛,頻繁的暈眩與疼痛除了使身體不適,連帶影心情與工作效率。板橋樹林風澤中醫診所醫師陳坤儀表示,從中醫角度看,偏頭痛可分為4種證型:肝陽上亢、腎精虧損、氣血虧虛、痰濁瘀血。日常護理可局部按摩以通經活絡

  • 2024-10-21 19:05

    健康網》猛吃B群易忽略過勞警訊 3種人需防「缺乏」易疲憊

    羅碧/核稿編輯維生素B群是人體必備的營養素,能維持人體能量代謝、神經功能的正常。因此有不少人會選擇透過補充維生素B群來提振精力、減少疲勞。然而醫師提醒,攝取B群延長工時,恐忽略身體警訊致過勞;而素食者、高齡者、高壓族群最可能缺乏B群,以致容易疲憊無力,因此維生素B群攝取需適量。

  • 2024-10-02 07:30

    健康網》7行為恐傷「心」猝死! 研究:沒吃早餐死亡率增25%

    沈莉馨/核稿編輯長期日常壞習慣,恐傷心卻不自知!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生活方式便是推動其風險的關鍵因素,無論是忽視早餐、久坐不動、過胖、生活壓力,還是熬夜、打呼、過度勞累,長期下來都會顯著增加心臟病風險,甚至導致心因性猝死。國外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患心血管疾病風

  • 2024-09-13 16:21

    三班護病比上路半年護團轟「騙局一場!」 衛福部回應

    衛福部今年公告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等多個護理團體今(13日)於行政院外抗議,批評以平均值來計算護病比根本是刻意放水「過勞就地合法」,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也強調也直指,國內醫療糾紛訴訟案件護理人員長期排名前3名,衛福部不能再放任惡劣的護理職場環境。衛福部對此發出聲明回應,對於護

  • 2024-08-22 13:48

    健康網》7成國人高工時 小心過勞「壓力胖」! 掌握3點擺脫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有多久沒有準時下班了?常過勞加班,小心肥胖上門!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據調查,高達7成的國人有加班的習慣,但在長期加班、過勞的情況下,容易因為工作壓力、睡眠不足以及長時間靜態式工作,導致身體代謝失衡,增加體重,因此也藉此提供應對措施,遠離壓力胖窘境。

  • 2024-07-16 06:29

    健康網》補水祛濕一「夏」! 9食物一次曝 四季豆、酸梅入列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日炎炎,該如何調理身體呢?中醫師表示,夏季養生主要著重於袪濕、補水、瀉火3大原則,其中祛濕可吃薏仁、扁豆、四季豆等;透過酸梅、檸檬、山楂補水,以及多吃苦瓜、西瓜、綠豆等瀉火。不只如此,又因夏季「心之液」汗液流失過多,易對心臟功能造成損害,更要依照養心三字經:養心陽、養心陰、養心血,

  • 2024-06-16 14:12

    健康網》OL工作12小時 被要求讓座崩潰!醫揭危害

    相關新聞請見捷運博愛座讓位起糾紛 年輕女被逼道歉情緒崩潰頭撞柱血流滿面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有則新聞,是一名女子搭捷運時,被年長者要求讓座。女子表示身體不適,請長者讓她繼續坐,周圍的長輩卻不斷要她讓座。雙方爆發嚴重口角與肢體衝突。後續於復興崗站下車時站方協助調解,女方卻一時情緒崩潰自撞柱子。而事後有報

  • 2024-06-06 21:48

    林美秀過勞住院》想打瘦瘦針快速減重? 營養師列6種人不適合

    相關新聞請見林美秀過勞住院》醫:1年每百萬約1.5人 確診「後天血友病」沈莉馨/核稿編輯「四金影后」林美秀為發片,跑去打了「瘦瘦針」甩肉7公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瘦瘦針必須經由醫師處方,且有6類人不適合施打,包括:孕婦及哺乳媽咪、18歲以下及75歲以上者、膽囊炎患者、胰臟癌患者、個人或家族有甲狀腺

  • 2024-06-06 16:49

    林美秀過勞住院》醫:1年每百萬約1.5人 確診「後天血友病」

    相關新聞請見57歲林美秀驚爆罹血友病 暴瘦硬撐緊急住院回應了葉立斌/核稿編輯「四金影后」林美秀為發片減肥甩肉7公斤,竟因太操勞導致發生「後天血友病」住院一星期,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後天性血友病很罕見,每年每百萬人約只有1.5人被診斷,診斷上也非常的困難,所幸治療數月有機會恢復健

  • 2024-04-26 13:05

    健康網》過勞成常態? 醫曝嚴重後果:沒事就去睡覺

    沈莉馨/核稿編輯身體出現警訊別硬撐!日前中市一名42歲外送員,疑過勞出現腦中風出血逝世;另苗栗地院陳姓書記官及新北捷運局52歲周姓科長也都疑過勞而猝死,讓過勞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表示,過勞容易產生「情緒性進食」,而這行為,就易導致胰島素分泌加速衰退,或體內發炎,

  • 2024-04-02 10:26

    過勞職業駕駛人影響行車安全 醫院、監理跨機關助一條龍換照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汽車貨櫃CY產業發展協會及高市區監理所三方跨機關合作,4月起於台糖高雄大型車輛停車場(前鎮區)辦理職業駕照審驗、體檢、換照一條龍服務,現場規劃由協會安排駕駛人報到,由民生醫院醫護人員完成職業駕駛人體檢後,透過監理機關行動監理車,直接辦理駕照審驗服務,方便職業駕駛人體檢考、換照。

  • 2024-02-11 20:40

    健康網》三高患者過年別放縱! 中醫:掌握6要點「龍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節期間飲食和作息不同於平日,長輩及患有三高患者,需準確掌控自己身體狀況。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表示,三高與痰濕、血瘀體質有關,而這三種慢性病互為因果關係,經常相依相存,若沒及早留意與治療,易導致嚴重併發症。因此建議三高患者應注意飲食、適度運動、定期中醫治療、適度休息和紓壓、避免

  • 2024-02-03 21:42

    健康網》頻尿、尿急當心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 醫教「這樣做」預防

    沈莉馨/核稿編輯若男性有尿急、頻尿、排尿疼痛甚至尿滯留等症狀,小心是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對此,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表示,可透過給予抗生素、大量喝水等方式來治療。若有較大攝護腺化膿,則需手術引流或切除。他建議,預防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平時要多喝水、不要熬夜、過勞,並且維持規律性生活。

  • 2024-01-25 15:10

    健康網》眼皮狂跳是眼瞼痙攣現象 醫教「這樣做」紓壓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是否也有過眼皮一直跳,以為要出事的經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此現象不是不祥預兆,而是因生活壓力與過勞、緊張情緒所造成眼瞼痙攣的現象。因此,面對眼皮跳,建議應紓壓、多休息、睡前做伸展運動,及減少使用3C產品、攝取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不僅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也能避免眼睛過度疲勞

  • 2023-10-30 14:06

    私立醫院加薪搶護理人力 薛瑞元:已請部立醫院斟酌思考

    近期不少私立醫院陸續祭出加薪措施留住護理人力,衛福部長薛瑞元今日出席台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成果發表會時表示,確實讓公立醫院面臨留人挑戰,尤其是位於市區的衛福部部立醫院,「作業基金」的運用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已請各醫院好好斟酌、思考方案。

  • 2023-10-19 13:39

    護理師心聲曝!最新調查:近6成認為「補助夜班費」難補足人力

    國內護理人力荒難解,護理人員認為「薪」情差是關鍵,衛福部日前提出12項「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盼提升護理人員勞動環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針對其中引發熱議的「補助護理師夜班費」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有56.9%的受訪者認為,該政策難以有效補足護理人力。

  • 2023-08-27 11:32

    小心! 過勞、過壓、情緒起伏過大 容易碰上「過度換氣」

    H工作表現本就亮眼,最近再獲主管賞識賦與更多任務,同事好友們為他慶賀開趴,誰知向來好酒量的H,2、3杯黃湯才剛入喉不久就感頭暈、胸悶、嘔吐、且呼吸不到空氣,全身逐漸感到麻痺、意識逐漸陷入混亂,被緊急送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救治。急診室醫師王振憲抽血、安排X光攝影、胸部和頭部的電腦斷層等詳細檢查後

  • 2023-08-23 12:04

    健康網》友達廠長猝逝 營養師:注意7大過勞症狀 3大飲食法預防

    科技人工時長壓力大,近日傳出面板大廠友達一名廠長猝逝,不少員工感慨廠長名言「有事,我扛」成了絕響。健身營養師DGI黃威杰提醒,要留意自身過勞的症狀,如莫名長時間感到疲勞、常常生病免疫力下降、注意力記憶衰退、焦慮常常失眠、長期熬夜睡不著、辦事效率下降、對事情失去熱情和熱忱等,都可能視為過勞的徵兆。

  • 2023-06-25 22:17

    健康網》與眩暈不一樣! 5招化解頭暈無效快就醫

    「頭暈」和「眩暈」大有不同!雅丰唯心中醫診所新竹院所中醫師葉姿君指出,眩暈通常跟神經系統有關,頭暈則較輕微,可能是身體過度勞累、虛弱等引起,要依患者狀況對症下藥。葉姿君在臉書粉專「雅丰唯心中醫診所」發文分享,眩暈症狀為感到天旋地轉,嚴重時站立困難,也可能會出現反胃嘔吐的現象,病因通常是神經系統問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