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假期「過度規劃」心累?專家5建議:放過自己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世界各地都在迎接新年,不僅台灣在下月迎接春節,日本將有元旦9連休,歐美也正在度過聖誕與跨年假期。但是為了親友購買禮物,舉辦小聚會,很可能讓人喘不過氣。專家認為,過度規劃假期,恐讓快樂時光充滿壓力而變調。
《CNN》報導,北伊利諾大學高教系主任,諮商心理師蘇珊娜(Suzanne Degges-White)表示,假期通常伴隨著期盼。但我們可能會陷日過度投入、過度支出以及過勞的險境。」
如何發現自己正在過度計畫假期,首先若自己出現「應該認真思考假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想法,這就是一個典型且明顯的前兆。同時專家提出5項建議,幫自己更加輕鬆:
只做重要的事
蘇珊娜表示,「需要繼承傳統時,我們經常認為須按照某種公式,因為沒做到恐怕讓人失望。」
蘇珊娜表示,不論是自己做小禮物送給孩子,或是重現祖母的手藝,做頓料理,無形中都會產生壓力。「由於我們的時間體能與金錢有限,做決定向來很艱困。」她建議,在進行前,仔細思考哪些傳統即使捨棄了,也不會發生不好的事;將必要的傳統做到好。
放棄追求完美
臨床心理學家麗莎(Lisa Firestone)說明,人們對節日通常有極高的期望,「若能不專注完美,將能獲得更多樂趣。」麗莎建議花點時間思考,哪些事情對自己很重要,例如與家人共度,或是獨自休養。「想出5件自己喜歡的事並優先進行,不要覺得需比前一年更好。」
請他人參與
麗莎(Lisa Firestone)強調,所有的事都能請他人協助,「若讓他人也參與,當他們也做出貢獻時,會更加高興。」而一起做事也能提升節日氣息。
安排自由時間
加州大學至善科學中心主任,社會學家艾蜜莉亞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不做任何事的時間。她認為過度計畫源自於FOMO心態,害怕錯過,「只要願意放寬心,享受『JOMO』,即使錯過了也能享受喜悅。」
用感謝代替批評
若發現自己總愛自我批評,艾蜜莉亞提醒您練習感恩。例如寫下感恩日記,反思近期經歷的美好事物。艾蜜莉亞表示,經常感謝能改變思考習慣,專注於生活中美好事物。「只要勤加練習感謝,任何時刻都不會感覺焦慮,經常感到滿足,情緒處在正面。也更有能力管理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