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醫:定期乳房篩檢揪前期病變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治療乳癌,把握黃金期!1名42歲的楊小姐平常未感到不舒服,直到公司健康檢查接受乳房攝影,意外發現右側乳房出現微鈣化點,經醫師診斷後為乳管異樣增生,屬於乳癌前期的高風險病變,目前已將可疑病灶切除順利康復;對此醫師也提醒民眾,注意「定期乳房篩檢」重要性。
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施秉庚指出,當時楊小姐乳房攝影影像顯示鈣化點排列密集且集中,經健檢醫師建議接受乳房切片檢查後就醫,在與楊小姐討論後切除可疑病灶,術後的病理結果未顯示癌細胞,並持續定期追蹤。
施秉庚說,乳房攝影是目前偵測乳癌最敏感的工具之一,特別是能早期發現尚未形成的腫塊病灶,如微鈣化點。他也提醒,許多乳癌病人在早期並無任何症狀,等到摸到腫塊時,往往已是進展期。唯有定期攝影檢查,才能提早掌握病變,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另外,施秉庚建議,40歲以上女性即使沒有乳癌家族史,也應每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乳房攝影對乳癌的偵測敏感度高,尤其適用於中高齡40歲以上的女性;而乳腺組織較緻密或是較年輕的女性,則可使用乳房超音波檢查。對於已知有乳癌家族史或基因突變等高風險族群,則可進一步安排乳房磁振造影(MRI),透過高解析度影像評估判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