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4 00:04

    婦吃飯噎到竟變急性腦中風 開刀取出血栓救回一命

    桃園市61歲婦人用餐噎到,頭暈、嘔吐,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後,婦人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醫師做電腦斷層發現腦部血栓,診斷為罕見的急性腦中風,情況危急,經緊急取栓手術後,取出4毫米的血栓,成功救回婦人1命,目前復健中。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景益說,這名患者屬少見的基底動脈阻塞相關後循環急性腦中風,取栓

  • 2025-03-27 09:37

    部南新化分院專業醫師駐診 山區鄉親搶中風黃金治療時間

    腦中風是導致成年人失能的主因之一,尤其山區人口高齡化,發作後能迅速地專業處理,更是重要,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去年開始安排神經科醫師駐診,可立刻進行靜脈注射血拴溶解劑,為民眾把握3至4.5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新化分院神經部醫師方怡婷表示,每年因缺血性腦中風的患者不在少數,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透過

  • 2025-03-15 19:41

    健康網》搭長程航班慎防「深部靜脈栓塞」 醫提預防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出國觀光玩耍,大家都很期待;然自己的健康狀況要小心。小兒科醫師黃紹基表示,搭機出國觀光已經是許多人每年必有的行程,但可能引發部分疾病,比如耳咽管阻塞造成耳痛、嚴重暈機、時差症候群,或是深部靜脈栓塞等。其中「深部靜脈栓塞」是比較嚴重的疾病。

  • 2025-03-09 09:45

    血型影響早發性中風? 美研究:A型風險較高 O型較低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揭示,血型可能影響60歲以下人士罹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研究發現,A型血的人早發性缺血性中風的機率較高,而O型血的人則風險較低。缺血性中風因腦部血流受阻而發生,研究團隊希望這一發現能推動更多針對年輕人中風原因的探索。《紐約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分析48項基因研究的數據,涉及17,00

  • 2025-03-05 05:30

    突然下肢腫脹疼痛 深部靜脈栓塞恐要命

    71歲施先生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了2週,在感染情況獲得穩定控制後才出院2天,突然發現左下肢腫脹疼痛,趕緊到急診求診。經安排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為急性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判斷病患深部靜脈血栓,並蔓延到遠端下腔靜脈(圖1),擔心血栓鬆脫漂往肺動脈,造成急性肺栓塞,因此立刻安排病人入

  • 2025-02-24 19:46

    健康網》馬刺狀元郎「血栓」本季報銷! 醫解析恢復進程

    相關新聞請見:NBA》超悶!「法國怪物」溫班亞瑪深靜脈血栓 本季報銷沈莉馨/核稿編輯美國職籃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21日宣布「法國怪物」溫班亞瑪(Victor Wembanyama)被診斷出右肩深層靜脈血栓,本季將提前報銷。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說明,不同風險,治療時間不同,原則上皆以3個月上下

  • 2025-01-30 21:49

    健康網》連假久坐打麻將? 醫:當心「1疾病」纏身恐喪命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期間是親朋好友團聚的歡樂時光,不少人會選擇圍坐牌桌打麻將、看電視,亦或是出遊塞車等,一整天久坐幾乎都沒起身;對此,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提醒,小心久坐害「經濟艙症候群」,也就是深層靜脈血栓,嚴重恐引發肺動脈栓塞,導致喪命,因此提醒,久坐之餘,也應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保持

  • 2025-01-03 10:46

    寒冬再臨!心血管有危機 良好生活習慣、中醫專業調理守護健康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寒冷的不僅是肌膚,心血管健康也面臨嚴峻挑戰。研究顯示,低溫環境會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同時增加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活性,這些因素可能加劇血管內皮損傷並提升血栓風險。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指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應特別注意保暖與健康管理。民眾宜

  • 2024-12-31 20:02

    陳菊中風》凝血基因若異常 醫:術前準備防併發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年74歲的監察院長陳菊驚傳在手術後發生腦中風,需要住院治療的狀況。陳菊近期在高雄醫學大學中和紀念醫院做健檢的時候,發現右側腎臟有約3.5公分腫瘤,切除後在住院期間傳出腦中風。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從基因醫師的角度談到,部分病患在術後發生血栓,與基因有很

  • 2024-12-03 13:43

    健康網》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 醫點名2疾病要注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發生胸悶、胸痛時,許多人首先都會想到是心臟病;對此,醫師李源德表示,其實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原因多樣,可能是其他部位之血栓移動至肺部、血管痙攣後引起的胸痛等原因,無論如何,建議盡速就醫檢查。醫者診所創辦人、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在臉書專頁「醫者診所」發影片分享,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尤其

  • 2024-11-06 05:30

    腳中風變黑、疼痛 取栓手術倖免截肢

    當心腳也會中風!68歲男子阿銘長期有心律不整毛病而不自知,一回其右腳板突然變黑、冰冷又疼痛,忍了3天未見好轉。醫師做電腦斷層發現其右腿動脈阻塞嚴重、有缺血危機,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為他做開刀取栓手術、還切開腳筋膜治療,恢復血流,挽回右腳功能,逃過截肢噩運。

  • 2024-11-05 16:59

    當心腳嘛ㄟ中風! 男右腳突變黑冰冷痛 動脈栓塞險截肢

    當心腳也會中風!68歲男子阿銘長期有心律不整毛病而不自知,一回其右腳板突然變黑、冰冷又疼痛,忍了3天未見好轉,才到奇美醫院急診。醫師做電腦斷層發現其右腿動脈阻塞嚴重、有缺血危機。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為他做開刀取栓手術、還切開腳筋膜治療,恢復血流,挽回右腳功能,逃過截肢噩運。

  • 2024-11-03 21:35

    健康網》抗磷脂抗體恐引血栓 醫:狼瘡患者要注意

    沈莉馨/核稿編輯抗磷脂抗體與紅斑性狼瘡的關聯為何?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於臉書發文,說明抗磷脂抗體在人體內可能引發血栓風險。醫師指出,當血液中存在抗磷脂抗體時,血液有更高機會在血管內形成凝塊,導致任何部位的動脈或靜脈出現血栓,是一項重要的血栓形成危險因子。

  • 2024-10-30 15:44

    竹縣「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 取栓團隊建立綠色通道

    新竹縣竹東一名62歲林女士,早晨起床盥洗後,突然發生左側手腳癱瘓、無法行走、說話模糊,經119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判定疑似腦中風,立即先送至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急救,再啟動「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機制,將病患跨院轉至東元綜合醫院繼續搶救,經取栓團隊緊急進行機械動脈取栓評估與治療,術後恢復良好,在門診觀察穩定

  • 2024-10-25 09:52

    心房顫動恐中風 冷凍氣球肺靜脈隔離術除病灶

    53歲陳先生兩年多前感到心臟不適且心悸嚴重,就醫檢查發現他的左心室肌肉較肥厚且心律不整,診斷為心肌病變合併心房顫動,服用藥物舒緩症狀,但從去年開始,病患心悸症狀日趨嚴重,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經就醫討論,醫師為陳先生執行冷凍氣球肺靜脈隔離術,手術完成後兩天即出院,恢復狀況良好,不再被心悸所困擾。

  • 2024-10-24 05:30

    僅手麻不覺胸悶胸痛 42歲男心肌梗塞併發中風

    42歲林姓男子日前起床發現左手麻木,雖尚能正常行走和講話,但在家人勸說下,仍到醫院掛急診,他不覺得胸悶、胸痛,但自左胸延伸到肩膀手臂的麻麻刺刺感,讓醫師不敢掉以輕心,緊急檢查確認是心肌梗塞併發中風,立即安排心導管治療與血栓溶解,並放置心臟支架搶回一命。

  • 2024-10-21 16:41

    男泡茶聊天突腦中風 北港醫院即時取栓救回一命

    謝姓男子與友人在家中泡茶聊天,突然口齒不清,左側肢體無力,友人覺得有異,緊急將他送到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急診,經院腦中風小組即時處置,在黃金搶救時間內進行治療及手術,謝男恢復良好出院即可正常活動,生活也能完全自理不需旁人協助。北港醫院急診室主任賴慶元指出,謝男由救護車送到醫院從症狀初步診斷為急性

  • 2024-10-20 13:03

    健康網》解決久坐改站著工作? 研究:增靜脈曲張風險

    黃宜靜/核稿編輯近來不少人呼籲大眾應避免坐太久,多起來動一動,或偶而嘗試站著工作。同時近年來不少人開始使用站立式辦公桌,解決久坐不動問題。然最新研究發現,這樣可能引發靜脈曲張與血栓等風險。外媒《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雪梨大學研究發現,每天站立超過2小時,

  • 2024-10-19 05:30

    高血壓男嗜吃荷包蛋淋醬油 腦中風急取血栓救命

    54歲羅先生明知有高血壓,卻沒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平常飲食重口味,嫌太太烹煮的食物過於清淡,愛吃重鹹,只要餐桌上沒想要吃的菜色,就會煎荷包蛋再淋上許多醬油配飯。10月初他驚覺左手無法伸直,眼球往右邊,緊急就醫檢查,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馬上手術,20分鐘便順利移除血栓,經復健後,已經順利出院。

  • 2024-10-18 10:14

    台中高血壓男愛吃「這道菜」淋醬油 腦中風險喪命

    苗栗縣一名54歲的羅姓男子明知有高血壓,卻沒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平常飲食重口味,嫌太太烹煮的食物過於清淡,愛吃重鹹,只要餐桌上沒自己想要吃得食物,就會煎荷包蛋再淋上許多醬油。十月初他驚覺左手無法伸直,眼球往右邊,緊急送到李綜合醫院檢查,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馬上手術,20分鐘便順利移除血栓,患者治療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