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突然下肢腫脹疼痛 深部靜脈栓塞恐要命

2025/03/05 05:30

▲圖1:血管攝影可見病人下肢左髂靜脈血栓蔓延。(照片提供/呂瑋傑)

▲圖1:血管攝影可見病人下肢左髂靜脈血栓蔓延。(照片提供/呂瑋傑)

文/呂瑋傑

71歲施先生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了2週,在感染情況獲得穩定控制後才出院2天,突然發現左下肢腫脹疼痛,趕緊到急診求診。經安排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為急性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判斷病患深部靜脈血栓,並蔓延到遠端下腔靜脈(圖1),擔心血栓鬆脫漂往肺動脈,造成急性肺栓塞,因此立刻安排病人入院接受手術清除血栓及相關治療,順利康復出院。

病人是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下腔靜脈過濾器置放及導管內機械性血栓清除手術,手術從兩側鼠蹊部打針,經由雙側股靜脈通路至下腔靜脈置放下腔靜脈過濾器,避免血栓漂往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再藉由機械性血栓清除導管將阻塞的靜脈血栓清除體外,術後血流恢復暢通(圖2),病人並於隔天出院,門診藥物治療。

▲圖2:經由機械性血栓清除手術,病人的患部血流恢復暢通。(照片提供/呂瑋傑)

▲圖2:經由機械性血栓清除手術,病人的患部血流恢復暢通。(照片提供/呂瑋傑)

深部靜脈栓塞的病人,可能像施先生一樣,出現單腿腫脹疼痛的症狀,通常從小腿開始,感覺像抽筋或脹痛感,但也有可能病人並不會感覺有任何不適;急性期徵狀常以患肢水腫、腿圍變大、小腿肚壓痛為主;慢性期合併皮膚色素沉澱、潰瘍傷口。

要特別注意的是,深層靜脈栓塞的血液凝塊可能會破碎,並順著血液流動進入肺部,進而阻塞肺部血流,造成肺栓塞,嚴重會導致呼吸衰竭或心臟衰竭而有生命危險。

正確治療病因 減少復發風險

造成深部靜脈栓塞的主要原因有3大類:血管受傷、血流滯留、高凝血性。某些疾病史的病人具有較高的深部靜脈栓塞罹病風險,像是下肢骨折、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肌梗塞、化療、癌症、肺部感染,或是遺傳性血栓體質的病人、服用避孕藥的族群,平時宜多留意。

血栓治療可藉由藥物溶解或經導管移除。藥物溶解血栓需要時間且有較高的出血風險,溶血栓藥物使用期間病患需要入住加護病房觀察照護;血栓清除導管可將血栓吸除至體外,可立即清除血栓,並降低血栓漂出併發肺栓塞的風險,盡早移除並減少血栓,亦可降低栓塞後症候群發生機率。

若非明顯外傷、結構異常、重大手術或長期臥床病患,臨床上懷疑高凝血性所造成的靜脈栓塞,術後將會診血液腫瘤科醫師一同查找病因,常可能是癌症或凝血功能異常,正確的治療病因並藉由抗凝血藥物的使用,可減少深部靜脈栓塞再復發的風險。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