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婦吃飯噎到竟變急性腦中風 開刀取出血栓救回一命

2025/04/24 00:04

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景益指出,中風治療須儘快診斷處理,降低腦細胞損傷。(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景益指出,中風治療須儘快診斷處理,降低腦細胞損傷。(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桃園市61歲婦人用餐噎到,頭暈、嘔吐,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後,婦人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醫師做電腦斷層發現腦部血栓,診斷為罕見的急性腦中風,情況危急,經緊急取栓手術後,取出4毫米的血栓,成功救回婦人1命,目前復健中。

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景益說,這名患者屬少見的基底動脈阻塞相關後循環急性腦中風,取栓手術過程中,團隊在半小時內透過抽吸導管及支架取栓器,成功取出一條約4毫米的血栓,使病患血流恢復暢通,病患術後意識、語言恢復正常,但短暫缺血影響到小腦平衡,正進行肢體復健。

罕見基底動脈阻塞相關後循環急性腦中風案例,基底動脈阻塞到打通圖示。(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罕見基底動脈阻塞相關後循環急性腦中風案例,基底動脈阻塞到打通圖示。(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王景益說,急性中風類型主要為「阻塞型」缺血性中風,而「出血型」腦中風約占2成,如日前資深藝人廖峻因腦溢血,在家中被發現癱軟床上、意識不清,他說,不論哪種類型,這些傷害往往難以復原,因此中風治療的首要原則都是「分秒必爭」,儘快診斷處理,降低腦細胞損傷。

王景益解釋,人的血管組成主要有動脈、靜脈和微血管,這些地方都可能產生血栓,血栓是指在血管內出現的血液凝塊,當血管的凝血機制有問題、血流異常或血管內皮受損時,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液流不過去,因此腦組織就會缺血缺氧,導致腦細胞死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