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2-10 14:11

    沒人比我更適合當他的媽媽! 暖心單身女醫收養受虐罕病兒

    「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當他的媽媽!」單身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王杏安,在照顧罹患結節硬化症與多重障礙疾病的7歲男童「柴柴」過程中,被柴柴的天真笑容融化,決定收養他,雙方在去年正式成為合法母子。柴柴因父母照顧不當,多次進出醫院,王杏安說,柴柴17天大就到醫院,在住院期間,天真的微笑陪伴

  • 2024-12-09 17:23

    家長為保險延後新生兒篩檢 男嬰出生27天猛爆罕病險喪命

    近年有些家長為購買新生兒終身醫療保險,寶寶出生後僅先接受新生兒篩檢,待1至3個月核保通過再進行更全面的自費篩檢,但這種作法險奪王小弟一條命,原本出生滿48小時就可採檢、及時發現的龐貝氏症,遲至出生後27天猛爆發病確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差一點回天乏術,所幸在醫療團隊努力下,成功挽回生命。

  • 2024-12-05 17:04

    24歲籃球少年罹罕病突癱瘓 慈濟中西醫合療點燃復原希望

    熱愛籃球運動的24歲涂先生,3年前發現身體異常,從頻繁跌倒、走路不穩到大小便失禁,最終透過基因檢測確診罕見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LD)」,這種由ABCD1基因異常引起的疾病會導致長鏈飽和脂肪酸堆積在腦部,破壞神經傳導功能,逐漸癱瘓。今(2024)年3月涂先生前往花蓮慈濟醫院接受中西合療,經9次

  • 2024-11-28 12:44

    罕病少年臉縮、凸眼 歷經20次手術樂喊「變帥了!」

    17歲的祐嘉天生罹患「克魯松症候群(Crouzon Syndrome)」,因顱骨縫過早閉合,顱腔過小、臉部後縮,壓迫腦部影響呼吸,出生後就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成長過程中經歷20多次顱骨和顏面手術,逐步改善呼吸、進食、語言及外觀問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台大醫療團隊再結合手術導航系統、電腦模擬、3D列印

  • 2024-11-06 11:26

    健康網》5顆纖維瘤+蛋白尿 醫揪出結節性硬化症

    羅碧/核稿編輯1名62歲女患者因蛋白尿過量及腎功能不全就醫,腎臟內科醫師發現她的鼻部兩側有3顆血管纖維瘤、腳趾甲也有2顆,腎臟超音波也有異常發現,高度懷疑是結節性硬化症候群,相關檢查也確認患者罹患此病,因而對症治療,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樂生療養院院長,也是腎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偉傑指出,這名女患者就醫時,

  • 2024-10-30 21:55

    罕藥專款零預算 病友憂斷炊 立委開公聽會提3訴求

    明年健保總額罕病專款預算至今尚未通過,又傳恐改由公務預算支出,引發罕病病友團體恐慌,憂心導致罕藥斷炊。民進黨立委劉建國等人今(30)日召開公聽會,並對衛福部提出3訴求,包括應於1個月內回復病友訴求;應努力合理增加罕藥專款預算;新罕藥預算應100%執行,並制定新罕藥優先給付的順序。

  • 2024-10-17 19:06

    家有雷特氏症女兒 曾雅莉發願為「搓手天使」打造照護機構

    曾雅莉正為雷特氏症病友打造長期照護中心焦頭爛額,夢到一個女生對她說,「不用球來募款?」醒來閃過推「幸運籃球」念頭,她想為全國雷特氏症病友家長完成長照夢想,從高雄出發。國際上每年10月舉辦雷特氏症活動,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19日將在高雄市中正高工舉辦「國際雷特氏症球公益暨嘉年華」響應。特別的是,首

  • 2024-09-26 13:45

    健保醫院「總額協商」破局 醫界4點聲明訴困境

    明(2025)年健保總額將突破9千億元,健保會昨進行協商,醫院總額、西醫基層(診所)總額卻因醫界與付費者代表未達共識而破局,將兩案併陳送衛福部長邱泰源裁示。對此,台灣醫院協會今(26日)表達遺憾,並提出4點聲明,包含不能任點值無止境滑落將健保財務責任轉嫁醫界、健保給付已追不上飛漲物價、期盼合理調整支

  • 2024-09-25 20:21

    健保總額協商完成 醫院、診所破局送衛福部長決定

    明年健保總額將突破9千億元,健保會今(25日)進行協商,醫院總額、西醫基層總額,因為醫界代表與付費者代表未達共識而破局,將兩案併陳送衛福部長邱泰源決定,牙醫總額、中醫總額、門診透析總額則達共識。行政院核定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範圍,成長率低推估3.521%、高推估5.5%,天花板超過今年的4.7%,總額首

  • 2024-08-27 20:07

    罕病SMA藥物助病友重生 「台灣模式」竟是研發關鍵

    今年8月健保擴大給付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不少病友陸續受惠,國內醫師透露,台灣開發出全球第一個SMA小鼠模式,是奠定SMA致病機轉與藥物研發的開始,在國際上被稱為「Taiwan model」(台灣模式),如今治療給付大進展,鼓勵病友積極接受治療。

  • 2024-08-16 13:20

    減少插管痛苦! 新生兒呼吸窘迫新藥9月納健保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是新生兒加護病房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在新生兒科、兒科醫學會殷切期盼下,健保署加速收載新藥Curosurf,同時放寬界面活性劑給付未插管治療的新生兒病人,除能有效緩解新生兒症狀及減少插管治療的痛苦,更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率,預計9月起實施。

  • 2024-08-10 14:20

    超勵志! 罕病男孩對抗高雪氏症 成功成為醫檢師

    6歲就被診斷患有「高雪氏症(Gaucher's disesase)」的昝先生,從小每隔兩週就得到醫院報到,「打點滴」接受酵素治療,然而在與疾病對抗的過程,他也確立了人生方向,今年24歲的他是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的醫檢師,從曾經仰望的醫療團隊,到現在成為團隊一員,他用自己的經歷和專業,希望為更多罕病患者

  • 2024-08-08 05:30

    愛折手指關節莫名腫大 罕病指部厚皮症上身

    22歲余姓大學生從小有折手指的習慣,前陣子左手中指及無名指關節莫名腫大卻不會痛,沒影響活動或其他不適,就醫檢查拍攝X光,確認骨骼沒問題,抽血檢查排除關節炎或免疫疾病可能性,皮膚科醫師根據患部特徵,診斷為極少見的「指部厚皮症」,每2週實施一次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4個月來關節已明顯消腫。

  • 2024-08-06 14:46

    爸爸對不起! 幼時「炫耀」父小耳症 22歲青年徒步半島介紹顱顏症

    徐仲明罹患先天性小耳症,成為父親後,向孩子解釋總幽默地以哆啦A夢比喻。未料,當兒子徐士哲小學2年級時,竟童言無忌地向同學們「炫耀」:「我爸只有一隻耳朵!」此時,徐仲明才深知不能再讓孩子有錯誤認知,也正確地介紹小耳症。長大後的徐士哲,選在父親節前與女友陳君瑜徒步26天半環島,宣導認識顱顏病症,替小學2

  • 2024-08-04 11:23

    席琳狄翁力抗罕病奧運獻唱! 醫:下背痛、軀幹肌肉僵硬是警訊

    葉立斌/核稿編輯加拿大美聲天后席琳狄翁(Celine Dion)演唱電影《鐵達尼號》等主題曲紅遍全球,卻於2022年宣布,因罹患「僵硬人症候群」暫停歌唱事業,直到巴黎奧運開幕式獻唱,時隔約2年後首次公開演出,宣告回歸舞台。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發文比較,僵硬人症候群與全身性硬化症的差別,其中席

  • 2024-07-31 17:23

    桃園市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篩檢 8月1日起放寬補助條件

    桃園市今年3月啟動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篩檢補助,市長張善政今(31)日主持市政會議時宣布,8月1日起將放寬原有的條件限制,將未曾受檢的孕婦、新生兒都納入補助對象,鼓勵大家早期篩檢、早期預防,減輕家庭負擔。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為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退化疾病,患者會不斷退化,影響獨坐、行走、說話

  • 2024-07-30 17:48

    罕病病友免奔波 高醫岡山醫院遺傳及罕病中心開張

    高醫岡山醫院小兒科「遺傳及罕病中心」今天揭牌開張,北高雄罕病病友將可就近治療,獲得醫學中心等級的照顧,免除南北奔波舟車勞頓就醫之苦。高醫岡山醫院遺傳及罕病中心由邱寶琴醫師領軍,邱為小兒遺傳及罕病領域權威,平日行醫親力親為照顧病童,協助病童舉辦畫展、張羅打擊樂團練習場地,提供病童及家長強大心理支持,是

  • 2024-06-29 13:02

    急診壅塞 台大院長吳明賢:分級難落實 犧牲永遠是醫療

    近日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景象再度躍上媒體,外界認為與新冠疫情再起有關,有立委更直指是分級醫療大崩壞,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29日)表示,急診壅塞並非單一原因造成,由於就醫沒有限制,因此難以落實分級醫療,不敢得罪民眾之下,台灣犧牲的永遠是醫療。

  • 2024-06-05 05:30

    1劑4900萬!救罕病2月男嬰 健保最小病例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8月起給付罕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Zolgensma)」,一劑費用4900萬元,創紀錄,繼首例給付南部1名未滿6個月嬰兒,再傳出第2例治療的好消息,患者為1名2個多月大的男嬰,肌肉功能惡化快速,已影響進食和呼吸功能,恐活不過1歲,上個月初注射治療後明顯改

  • 2024-05-03 17:08

    彰縣獨家補助!孕前SMA篩檢助預防罕病

    彰化縣政府為促進新手爸媽生育健康,自去年8月起推出「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補助」計畫,此計畫包含11項檢測,特別包括全國獨有的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以預防此一高死亡率的遺傳性疾病,而單就此項目篩檢補助1000元,民眾僅需自費1000至1500元。其他10項通通全額補助,費用縣府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