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7 05:30

    傻眼!夜市穿耳洞感染 耳環嵌入耳廓

    王小姐一早醒來,發現左耳疼痛腫脹,而且最上方的耳環整個嵌入皮膚裡,完全看不到耳環,一碰觸就流血(圖1),於是匆忙趕來醫院掛號求診。檢查發現,左耳上方紅腫有血跡,消毒清潔時有膿液滲出。前面沒有看到耳環,後面沒有看到耳環後扣。整個耳環都嵌進皮膚裡。

  • 2025-04-14 16:23

    5旬婦全身疼痛「公主病」 服藥+靜脈營養點滴擺脫折磨

    台中50多歲林姓女子,半年來飽受全身性疼痛折磨,形容疼痛如電擊般四處竄流,伴隨灼熱感、失眠與情緒低落,影響日常生活。四處求醫才確診為「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但服藥後容易頭暈、噁心且疼痛改善不大,因而再次就醫,並透過調整藥物及結合靜脈營養點滴療法,疼痛減緩約8成,且藥量降至最低,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 2025-04-01 05:30

    痛到無法走 微創正前開人工關節置換術助康復

    52歲李先生擔任郵差20多年,近3年來深受兩側髖關節疼痛所苦,原以為是打羽毛球時拉傷,但吃止痛藥卻效果有限,就醫檢查才發現兩側髖關節有嚴重的關節炎,需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近來下定決心接受健保給付的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經2個月肌力訓練,不但順利回到工作崗位,也重拾球拍,讓他開心不已。

  • 2025-03-31 05:30

    52歲婦椎間盤磨損滑脫 導航手術重建行動力

    52歲曾女士退休後,喜愛在公園和市場散步,享受與鄰居的輕鬆對話。然而,最近2個月來,她早上醒來時,頻頻感到腰部隱隱作痛,偶爾雙腿也會麻痺。晨起劇痛只能跪地爬行她最初以為這只是年紀增長的自然現象,因此選擇復健,希望能改善狀況,但疼痛並未減輕,且有時需要依賴止痛劑才能緩解症狀。直到有一天早上,她驚覺站直

  • 2025-03-22 13:28

    健康網》慢性疼痛增憂鬱、焦慮 研究點名風險高3族群

    葉立斌/核稿編輯慢性疼痛定義為持續超過3個月的疼痛,這種狀態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主導綜合分析375篇研究發現,4成慢性疼痛成人患者出現「臨床顯著的憂鬱與焦慮」症狀,其中女性、年輕人及纖維肌痛患者為最容易受影響的高風險族群,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JAMA

  • 2025-02-19 09:32

    健康網》你怎麼沒感覺! 醫揭神經出問題8警訊

    沈莉馨/核稿編輯知名廣告片中小女孩踩腳踏車騎過阿嬤的腳,高喊「阿嬤你怎麼沒感覺」,雖然片中阿嬤是因為糖尿病沒感覺,但感覺異常也是神經出狀況的徵兆之一。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感覺異常、運動功能異常、反射異常、疼痛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異常、視覺與聽覺問題、平衡與協調問題、語言與吞嚥困難都

  • 2025-02-18 13:15

    新型仿生乳房 盼乳癌術後重建恢復「感覺」

    由於乳房重建手術常伴隨神經切斷,使患者無法感知觸摸與溫度外,還易引發長期疼痛與性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1項創新仿生乳房技術正於美國臨床試驗,目標在幫助乳癌患者在乳房切除後重建時恢復觸感。《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該裝置採植入式設計,由電池供電,其核心為一枚約等同2便士硬幣大小的感測器,安置於乳房中

  • 2025-01-24 21:01

    健康網》「妹妹」長腫包劇痛! 小心巴氏腺囊腫快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如果發現陰道口一側出現腫塊,剛開始不痛,但越來越大後,開始感到壓迫和疼痛,到底是怎麼回事?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其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是女性常見的婦科問題—巴氏腺囊腫。感染時,囊腫化膿會轉變為巴氏腺膿腫,伴隨紅腫、劇烈

  • 2024-12-22 05:30

    肩膀扭傷撕裂肌腱 可考慮移位手術

    1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搬重物不小心扭傷右邊肩膀,之後持續疼痛並且伴隨無力的症狀,因一直沒有改善,前來就醫。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認為旋轉肌袖有大範圍撕裂傷,傷勢包含了棘上肌及肩胛下肌斷裂(圖1、2)。肩旋轉肌袖巨大撕裂 無法修補評估其肌腱損傷範圍過大,無法完全修復,建議除了修補斷裂的棘上肌以外,再加上背

  • 2024-12-05 16:44

    健康網》「3類人」一變天就知道! 醫曝「氣象病」纏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只要一變天,總是比別人早知道?這不是預知,很有可能是生病了。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每到了天氣不穩定時,就會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可能是有所謂的「氣象病」、「天氣痛」。而有關節炎、舊疾、肌肉勞損的人,容易出現此問題。

  • 2024-11-20 05:30

    中西醫合治偏頭痛 服藥+雷射針灸效果好

    25歲的張小姐受慢性偏頭痛困擾10年,幾乎天天頭痛,白天痛到無法工作,晚上痛到難以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中榮總醫院中西醫跨科合併治療,給予藥物搭配雷射針灸,有效減少頭痛頻次和疼痛程度,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頭痛頻次減少 疼痛程度降低台中榮總傳統醫學部醫師吳奐昀指出,疼痛通常源於氣血運行不暢,透過

  • 2024-11-04 14:40

    連呼吸都痛! 壯男車禍肋骨受傷 中醫推拿加針灸減痛促康復

    桃園市一名32歲男子騎機車外出,不幸遭遇轎車撞擊身體左半部,左胸以下至大腿出現大面積外傷、出血,緊急送醫搶救後,左胸、左背、左手腕均不時劇烈疼痛,就連「呼吸都會痛」,經轉診求助中醫推拿、針灸減輕疼痛,經3次醫治後,大幅改善疼痛,並得以快速回歸職場,連連向醫師感謝。

  • 2024-10-22 13:44

    歹咪啊?愛騎單車4旬男鼠蹊部腫一包 原來是疝氣

    台中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蹊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突起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擔心是惡疾上身趕緊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醫師建議採用腹腔鏡微創修補手術,隔天就可返家休養,讓他開心可以完成環島夢想。

  • 2024-10-21 17:32

    5旬婦乳癌化療劇痛 1招讓疼痛從10分降到2分

    台中1名50多歲的婦人,數月前診斷出罹患乳癌並接受化療,但化療引發嚴重四肢麻痛,發作時疼痛指數高達9-10分,並伴隨食慾不振、嘴巴潰爛、體重下降等問題。經醫院評估後,建議接受自費的靜脈營養注射治療,讓疼痛指數大幅下降至1-2分,腸胃問題也有改善,體力逐漸恢復,幫助她順利完成化療,重拾生活品質。

  • 2024-10-17 15:08

    帶狀疱疹讓你痛不停 年紀大、免疫力降容易「皮蛇」上身

    坊間所稱的「皮蛇」,就是帶狀疱疹,一旦被纏身,常令人疼痛不已。奇美醫學中心提醒,病毒可能在年紀較大,或者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活化,導致症狀出現,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各種併發症,籲請高風險族群注意,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奇美皮膚科主治醫師陳麒亘指出,常見的皮膚疱疹病毒感染,大致分為單純疱疹病毒或帶狀疱疹病

  • 2024-10-15 09:42

    30歲男腋下臀冒痘流膿多年 竟是化膿性汗腺炎作怪

    30歲吳先生,多年前於臀部、腋下及胸口長出幾粒伴隨著化膿的凸起顆粒,患處不僅反覆紅腫流膿、疼痛難耐、散發異味,還需墊著多層紗布,甚至要包尿布,才能防止膿汁滲透到外衣褲,造成生活極大困擾,經至醫院皮膚科求診,診斷為「化膿性汗腺炎」,向健保申請專案生物製劑規則治療才改善,不再疼痛、流膿及飄散異味。

  • 2024-10-13 11:30

    擔心失智「摸牌雀后」重出江湖 不料基底關節炎上身

    70多歲周媽媽坐上麻將桌,靠手指摸牌、胡牌,準確度高,牌友尊她為「摸牌高手」。近幾年因不想熬夜不再碰麻將;最近卻擔心高齡後失智,她聽聞打麻將能防失智,重回麻將桌一展「雀后」雌風,本以為「摸牌高手」手感一如往常,竟不如預期,還摸牌摸到手腕疼痛,友人介紹到骨科診所就診。

  • 2024-10-09 10:51

    髖關節卡卡僵硬疼痛 骨科醫:4簡單動作不怕腰痠屁股痛

    髖關節是日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關節,蹲下、跑步、跳躍、外展或彎曲,這些動作都需要仰賴髖關節的靈活協助。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現代人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已經成為常態,會讓髖關節變得僵硬、無力,還有可能連帶影響骨盆、腰椎,甚至膝蓋,讓全身的關節出現僵硬疼痛。嚴可倫說明,建議做臀橋式、髖鉸鏈、髖屈肌伸展

  • 2024-10-08 05:30

    車禍致胸鎖關節脫位 疼痛又上肢無力

    1名25歲男性年前車禍後,出現胸口突起、局部疼痛伴隨移動有響聲與上肢無力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前往求診。X光顯示鎖骨位置異常,電腦斷層清晰展示胸鎖關節異常,診斷為左胸鎖關節前脫位(圖1)。先採保守復健,包括休息、口服止痛藥、限制患側活動,並定期回診,密切監測症狀變化。

  • 2024-10-05 13:48

    健康網》躺在沙發滑手機好愜意? 醫:日後恐椎間盤突出

    葉立斌/核稿編輯休息時間,躺在沙發上,頭靠扶手滑手機看起來很舒服,但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醒,長期下來會讓腰椎負荷沉重,還可能引發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甚至關節炎等,除了半躺半坐很傷身外,趴臥、盤腿坐、三七步同樣也很傷腰椎。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