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 2025-06-01 14:48

    健康網》寶寶難搞? 美研究:唱歌給他們聽能穩定情緒

    紀麗君/核稿編輯無論語言、無論種族,似乎「唱歌給寶寶聽」是照顧者的共通性。耶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唱歌給他們聽是一種簡單、安全又免費的方式,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還能提高父母與嬰兒的生活品質。對此,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該研究共同第一作者趙恩(音譯,Eun Cho)表示,研究證明,唱歌

  • 2025-05-27 15:34

    寶寶爬行、搬搬樂PK! 奪冠可抱走1箱尿布

    和逸飯店與世界展望會合作,捐出逾900組兒童沐浴用品支援在地弱勢家庭,並將於6月21、22日舉辦「寶寶運動會」,推出爬行與搬搬樂比賽,冠軍寶寶可獲得尿布一箱,報名每組799元,含一大一小參加資格與餐盒一份。「寶寶運動會」分為2日舉行,首日爬行比賽設計多項趣味路線,由暖身操開場,結合定點起爬、家長引導

  • 2025-05-25 08:30

    健康網》嬰幼兒也能吃點粽嗎? 醫:1歲以下先不要

    葉立斌/核稿編輯下星期就是端午連假,無論是北部粽、南部粽、鹼粽等紛紛出籠,美味可口令人食指大動,嬰幼兒在旁看得嘴饞,大人可以分食嗎?對此,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提醒,由於肉粽主要食材是糯米,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寶寶的腸胃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1歲以下不宜接觸。

  • 2025-05-11 20:50

    健康網》蠶豆症為常見先天疾病! 國健署:留意寶寶接觸物

    紀麗君/核稿編輯蠶豆症,全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台灣最常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之一。國健署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平均每100名新生兒中,就有3個病例,且男孩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女孩。因此,家長應留意寶寶接觸物及用藥,例如,不要接觸到「臭丸」(萘丸)等。

  • 2025-05-02 16:19

    健康網》守護寶寶!食藥署說明1歲以下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

    葉立斌/核稿編輯什麼是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這類食品有其專業的定義,依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將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及特殊醫療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定義如下:●嬰兒配方食品:指特製之母乳替代品,於採用適當之輔助食品前,單獨食用即可滿足出生至6個月內嬰兒之營養需求。

  • 2025-04-03 17:13

    健康網》嬰兒時期沒記憶? 學者推測是無法讀取

    葉立斌/核稿編輯我們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了許多事物,卻無法記住當時的具體事件,這種現象被稱為「嬰兒失憶症」。長久以來,研究人員認為是因為負責記憶儲存的海馬迴尚未發展完全。然而,耶魯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嬰兒的大腦其實能夠編碼記憶,但學者推測是因某種原因無法被讀取,研究發表於《科學》(science)。

  • 2025-03-09 11:16

    台澳跨時區路跑 蔣萬安「3寶爸」曝與台安醫院淵源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9)日出席台安醫院70週年路跑活動,致詞中除了肯定台安醫院深耕台北市做出的醫療貢獻,也提及當年求子的一段緣分;在生完大寶後,近10年未能再次懷孕,後來太太在台安醫院調理身體,最終順利懷上2寶,到迎來3寶而成為「3寶爸」,讓他對台安醫院相當感謝。

  • 2025-02-26 19:25

    健康網》擔心低出生體重寶寶吃不胖 醫:追趕生長3原則

    羅碧/核稿編輯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出生體重寶寶(低出生體重兒),家長可能會擔心「寶寶吃不胖怎麼辦」,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表示,2歲以前是這些寶寶的生長衝刺期,研究發現,8成寶寶會再4-6個月大時追趕生長,可以把握:母乳優先、搭配母乳添加劑、利用早產兒配方,最保險的方式是和

  • 2025-02-16 19:55

    健康網》揪出先天性代謝異常 出生48小時新生兒篩檢黃金期

    沈莉馨/核稿編輯迎接新生兒,篩檢做了沒?國民健康署在臉書發文提醒,在寶寶出生後48小時內,應儘早接受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以下簡稱新生兒篩檢),因為這些代謝異常疾病在嬰兒階段症狀不明顯,不易從外表察覺,若延遲發現,可能導致永久的神經或身體損害,錯過治療黃金期。

  • 2024-12-25 12:00

    健康網》媽咪生完情緒低落 醫:超過2週恐為產後憂鬱

    葉立斌/核稿編輯產後如何分辨只是單純情緒低落,還是產後憂鬱呢?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其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上表示,產後情緒低落通常發生在產後3-5天左右,80%的新手媽媽都會經歷;而產後憂鬱症則可能在產後幾週到幾個月內出現,約15%的媽媽會經歷,情緒低

  • 2024-12-25 10:00

    健康網》99.9%寶寶非預產日期出生 醫揭預產期真正意義

    葉立斌/核稿編輯預產期是寶寶預計出生的日期嗎?禾馨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表示,99.9%的寶寶並非在預產期出生,而懷孕3個月前,醫師精準校正預產期的目的並不是預測生產日期,而是作為一個定錨,讓產檢醫師、準爸媽能快速推估懷孕週數、胎兒體重是否過大偏小。

  • 2024-12-22 21:39

    健康網》音樂胎教有效嗎? 醫:讓媽咪放鬆才是重點!

    沈莉馨/核稿編輯音樂胎教真的能讓寶寶變聰明嗎?不少準媽媽都有這樣的疑問。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其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上表示,20週後寶寶就能聽見外界的聲音,音樂能讓媽咪放鬆紓壓,但目前並無實證指出能讓孩子變聰明、脾氣好,不如選擇聽媽媽喜歡的音樂,或是輕

  • 2024-12-22 14:17

    健康網》寶寶長乳牙怎麼吃? 3大營養素不可少

    黃宜靜/核稿編輯寶寶大概在6個月左右開始萌「牙」,這也是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階段,要幫寶寶準備什麼才能助乳牙一臂之力呢?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指出,萌牙期要攝取鈣、蛋白質、維生素C、K、D,此外還要注意避免接觸甜食,因為糖分過多會促進口腔內細菌生長,當口腔呈酸性就易導致牙齒脫鈣。

  • 2024-12-02 05:30

    周產期醫學會推廣嬰兒提籃 孕媽免費租借1年

    帶嬰兒外出抱在懷中或揹在胸前,萬一發生意外不慎墜落,恐釀成憾事。台灣周產期醫學會鼓勵使用「嬰兒提籃」,昨啟動「First Day Home」推廣計畫,開放孕媽咪免費租借嬰兒提籃1年,產後可帶新生兒安全返家。讓寶寶外出安全返家台中27歲林姓母親上月帶6月大男嬰外出打疫苗,將男嬰揹在胸前騎車,行經路口時

  • 2024-11-21 10:47

    健康網》全家感冒家長將源頭指向寶寶 醫駁:先發病未必禍首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對家長帶著8個月的寶寶就醫,因為寶寶咳嗽、鼻塞、流鼻水,食慾也不好,醫師檢查完後詢問家長「家中是否有人生病?」,寶寶的爸爸回「應該是寶寶翻身著涼」並提到他們也有一樣的症狀,斷言是「寶寶傳染給他們」。對此,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表示,寶寶先出現感冒症狀,可能是因為抵抗力較

  • 2024-11-17 11:56

    模擬母體溫暖環境 亞東醫院研發早產兒照護墊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亞東醫院推出全國首創、經專利認證的「床母ㄟ手─早產兒照護墊」。副院長張至宏表示,此款照護墊專為早產兒量身打造,結合U型支托與觸感顆粒布料設計,模擬母體般的溫暖支持環境,能增強安全感,有效促進感官發展與腦部成長,為早產寶寶提供全方位守護。

  • 2024-11-03 20:15

    健康網》哺乳媽媽可接種流感疫苗 保護自己也保護寶寶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流感季節即將來臨。眾所周知,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以及其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和續發性細菌感染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過,對於哺乳中的媽媽是否適合接種疫苗,許多人還是存有疑慮。對此,國民健康署在臉書上特別發文說明:「哺乳與接種流感疫苗並無任何衝突。」

  • 2024-10-06 10:56

    健康網》5遊具先別讓小孩玩! 醫建議:彈跳床1次1人

    黃宜靜/核稿編輯小朋友容易受同儕影響,可能會不小心選到「有疑慮」的遊具,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在臉書專頁「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表示,像彈跳床、史萊姆、螢光棒、螃蟹車、蘿蔔刀這類遊具,家長看到小孩玩時需要有概念,在一旁監督或換成比較安全的材質,像是彈簧床適合年紀大一點

  • 2024-08-17 05:30

    陪寶寶健康長大 幼童7次健檢不能少

    孩子的發育與健康需要通過定期的檢查才能及時發現異狀,並儘速投入治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技林真夙指出,該署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預防保健,以及6次發展篩檢服務,家長可以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的表格,搭配使用,了解家中寶貝的成長狀況。

  • 2024-08-01 12:20

    寶貝不感冒秘訣!許維恩攜女兒忒忒揭育兒關鍵

    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每個新生兒都是爸媽的心頭寶,就怕孩子小時候感冒、發燒出問題。藝人許維恩今日與女兒忒忒一同出席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記者會,她提到,忒忒出生後6個月都是喝純母乳,到現在從來沒有感冒、發燒,呼籲媽媽們可以多餵母乳,遇到困難時則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或衛教資源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