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1 09:50
從未做過篩檢!40多歲男嗜愛這一味 罹大腸癌第4期
一名40多歲的男子,從沒做過大腸鏡檢查,日前腹痛急診到院,經電腦斷層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腸阻塞,經大腸鏡驚見患者腸內有惡性腫瘤,已侵犯到一旁的淋巴,研判罹患大腸癌第四期,患者情緒低落,直呼無法接受事實。大甲李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邱昱瑞表示,患者兩個月前也因為腹痛曾經就醫,當時檢查便發現患者不排
-
2025-02-02 20:01
健康網》青年「理性飲酒」不喝醉更清醒
葉立斌/核稿編輯Z世代的青少年愈來愈不喜歡喝酒?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蓋洛普民調發現近十年在18至34歲的青年男女中,有10%的人避免飲用任何酒精飲料。英國則發現20到24歲的消費者會購買酒精飲料的機率,僅75歲以上消費者的一半。這反映年輕的Z世代對於酒精的消費自主下降。
-
2024-12-19 11:16
健康網》6成痛風發作都因做了「這件事」 中醫:安全食物有它們
葉立斌/核稿編輯常常看到餐廳宣傳海鮮會標榜「痛風系列」,但事實上吃海鮮並不是痛風發作的主因,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孫毓臨指出,據統計,有一半的痛風病人,發作前飲用過啤酒(佔60%),其次為海產(18%),內臟食物(14%),並提醒痛風族群,在飲食上要避免飲用酒精及含果糖飲料、過多高嘌呤、高脂肪類食物,
-
2024-09-28 08:31
健康網》愛吃這3種食物小心「尿路結石」 醫曝5大NG習慣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習慣重口味飲食、愛喝濃茶、啤酒嗎?小心可能引發泌尿道結石!泌尿科醫師施冠偉在臉書專頁「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發文指出,7-9月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季節,因為天氣炎熱會大量流汗,當汗水不斷流失,又沒有補充足夠水分時,容易使尿液濃度提高,加速泌尿道結石的形成。另外,他也分享5個容
-
2024-09-26 20:24
健康網》給青少年喝無酒精啤酒? 專家:恐「無縫接軌」酒精版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年來「無酒精啤酒」興起,消費者可不只有「不想喝到酒精」的成年人,更是讓一些未達法定飲酒年紀的人能提早體驗喝酒,對此,美國史丹佛預防研究中心講師莫莉·鮑德林(音譯,Molly Bowdring)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兒科》(JAMA Pediatrics)發表評論,探討越來越多證據表明,
-
2024-09-15 17:15
健康網》痛風烤肉必閃5地雷出爐! 含糖飲料、乾香菇遭點名
葉立斌/核稿編輯中秋節大啖烤肉,配杯啤酒好過癮!不過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可說是一大陷阱!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痛風患者應避免食用動物內臟、海鮮、部份蔬菜類、啤酒以及含糖飲料,如草蝦、蛤蠣、干貝、乾香菇等高普林食物,以免刺激尿酸波動,進而造成痛風發作。
-
2024-09-06 16:22
健康網》內臟脂肪元凶是「它」 醫曝常見3大來源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人以為內臟脂肪形成,是因為攝取太多的油脂所致,其實不然。北秀健康管理診所醫師陳君琳指出,造成內臟脂肪偏高的原因,是吃了太多的「糖」,尤其是「果糖」。她表示,生活中常見的果糖有3大來源,食物自帶的果糖、烹調用的糖,以及酒精。
-
2024-08-31 05:30
月餅烤肉配啤酒 糖友血糖飆、視茫茫送急診
65歲王姓男子因住在美國女兒返國探親,全家提前烤肉、吃月餅,王男開心吃肉配啤酒,還嗑了2顆蛋黃酥跟綠豆椪,沒想到隔日就感到口乾舌燥、視力模糊,嚇得到醫院掛急診,一檢查,發現空腹血糖飆高到380,逼近正常值4倍,經注射胰島素與口服藥物治療,1週後康復出院。
-
2024-08-30 21:55
健康網》「啤酒肚」不是喝出來的 醫揭「大魔王」是它
羅碧/核稿編輯星期假日很多人會想要邀約親朋友好友小酌一番,但又擔心「啤酒肚」會變大。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表示,啤酒肚並不是真的喝太多啤酒,而是內臟脂肪偏高,是脂肪囤積腹部的肥胖現象,和有沒有喝啤酒沒有直接性關係,大魔王其實是下酒菜,攝取過量才是肥胖重點。
-
2024-08-06 18:15
鄭中基酗酒成癮》「適量飲酒」怎麼喝? 營養師教1公式破解
沈莉馨/核稿編輯香港歌手鄭中基今(6)日在臉書拋出震撼彈,坦言受憂鬱症所苦,靠吃藥控制,卻又選擇喝酒逃避現實,將於9月28日高雄演唱會後,赴美戒酒治療。營養師余朱青提醒,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量,女性不超過1單位酒精當量,男性則不超過2單位,1當量酒精為10克純酒精,可透過酒精容量(毫升)×酒精濃
-
2024-08-03 18:47
健康網》暢飲一「夏」好清涼? 專家示警:2飲品是痛風地雷
沈莉馨/核稿編輯夏天好熱,來杯甜甜的手搖飲或啤酒好消暑?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提醒,這兩種飲料正好是讓我們尿酸飆高,引發痛風的「地雷飲料」,平時要少碰。若要降尿酸、預防痛風,建議多喝水、多吃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芭樂、奇異果、草莓等,以及1天可以喝2杯240c.c.乳製品,都對降尿酸有幫助。
-
2024-07-19 16:33
健康網》補水選錯飲料反中暑 喝綠茶、啤酒小心脫水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天氣炎熱,各地中暑頻傳,除了在戶外工作的民眾要預防熱傷害,中老年族群也要特別注意,日本就曾有獨居老人為省錢不開空調中暑;有婦人沒早餐去散步,為防中暑喝綠茶,結果被送急診;還有中年上班族,突然戶外大量運動還喝啤酒結果導致熱痙攣。
-
2024-07-13 16:19
健康網》海鮮配啤酒會痛風? 醫:飲食為誘因「這」才是關鍵
沈莉馨/核稿編輯炎炎夏日大啖海鮮再來一杯冰啤酒超級過癮,不過尿酸過高的人可能會怕怕,海鮮+啤酒就會痛風發作是真的嗎?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臉書發文指出,影響尿酸值濃度飲食只是誘因,個人體質才是關鍵,因此建議本身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症者要注意飲食。
-
2024-05-30 20:24
健康網》減脂期可以喝啤酒嗎? 營養師教你這樣喝
葉立斌/核稿編輯跟朋友聚餐,不可避免地會喝上幾杯酒精飲料,如果剛好在減肥,那更是讓人罪惡感倍增。對對此,營養師曾筱庭於臉書粉專「Ting營養師的日常食光」發文分享,減脂期間喝酒5建議,包括:每週不超過1-2次、聰明選擇、飲食搭配、補充水分、了解酒精。
-
2024-05-22 14:11
健康網》痛風8地雷飲食!每天1瓶酒罹病率竟高「5成 」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時代演變,現今社會多數人的飲食內容常已營養過剩,連帶「痛風」也年輕化。營養師程涵宇分享,常常被問痛風到底怎麼吃?簡單來說就是蛋奶素沒問題,奶類選低脂,豆類、豆漿都可以喝。她也提醒少碰8種痛風「地雷食物」,像是海鮮、內臟食物、紅肉等,其中提到,每天喝1瓶罐裝啤酒,比不喝酒的人高出約5
-
2024-05-06 20:30
健康網》「酒」也會過期? 營養師:喝到壞掉的恐食物中毒
葉立斌/核稿編輯人家說酒越陳越香,但有些酒其實是有保存期限的。營養師嫚嫚於臉書粉專「營養嫚嫚說-嫚嫚 營養師」發文表示,酒類的保存,可以依酒精濃度區分。像是啤酒、水果酒的保存時間大約為1~3年;梅酒、紅酒、白酒、清酒可保存3~10年,若是精品酒的話保存期可長達10~20年;威士忌、58高粱酒、白蘭地
-
2024-02-12 18:45
健康網》年節相聚喝杯助興? 營養師揭常見酒類熱量、酒精濃度!
沈莉馨/核稿編輯過年相聚難免喝上幾杯酒助興,營養師吳映澄在臉書專頁「營養師食驗室-吳映澄營養師」發文分享,常見酒類濃度,以及熱量圖鑑,並呼籲大家小酌怡情,大飲傷身,慶祝的同時,也要記得理性飲酒,烈酒女生最多小酌1杯(30毫升)、男生最多2杯(60毫升)就要適可而止了。
-
2023-12-31 20:28
健康網》高尿酸多喝水、別碰酒! 營養師:遠痛風遵守飲食4準則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有關,當抽血報告顯示出尿酸過高時,能做什麼改變?營養師倪曼婷在臉書專頁「倪曼婷 營養師」發文表示,飲食上,最基礎應該做到適量攝取蛋白質、增加水分補充、避免飲用酒精及含果糖飲料、避免大量攝取特定食材,並且維持健康腰圍、多運動。
-
2023-10-12 15:17
每天喝逾6瓶啤酒 中年男頭暈步態不穩 一查嚴重低血鈉
台中56歲王姓男子長期酗酒,平常每天幾乎都喝6瓶以上啤酒,中秋連假期間更是從早喝到晚,直到步態不穩、頭暈被帶到門診就醫,檢查後發現嚴重低血鈉,加上血液滲透壓及尿液滲透壓都偏低,家屬更說連假期間天天都喝超過10罐啤酒,確認是「啤酒性低血鈉症」,醫師警告務必戒酒,以免危及生命。
-
2023-09-29 12:25
中秋烤肉記得烤焦別再吃! 食藥署提醒:致癌風險倍增
今天是中秋節,不少民眾準備烤肉歡聚,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食材經高溫燒烤後所產生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含量,會隨著燒焦程度提高,增加致癌風險,此外,紅肉、海鮮、啤酒等高普林食物適量食用才能避免痛風發生,疾病管制署也提醒,食材應徹底烤熟或煮熟後再食用,有不適症狀應戴口罩或在家休息,降低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