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6成痛風發作都因做了「這件事」 中醫:安全食物有它們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常看到餐廳宣傳海鮮會標榜「痛風系列」,但事實上吃海鮮並不是痛風發作的主因,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孫毓臨指出,據統計,有一半的痛風病人,發作前飲用過啤酒(佔60%),其次為海產(18%),內臟食物(14%),並提醒痛風族群,在飲食上要避免飲用酒精及含果糖飲料、過多高嘌呤、高脂肪類食物,多吃一般蔬果、五穀根莖類、牛奶、優格、黃豆製品等,降低痛風發作的機率。
孫毓臨說明,痛風在發作初期,關節開始出現紅腫熱痛時,以中醫的證型多屬濕熱痹阻經脈的熱痹,熱痺是指風濕熱壅阻於經絡或因臟腑失衡,導致內有痰濕蘊熱,氣血瘀阻,引起肢體關節處出現紅腫痛、屈伸不利等症狀。
中醫角度看痛風
孫毓臨表示,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高普林食物多屬肥甘厚味,容易引起脾胃功能負擔,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造成這些食物殘渣化為濕濁瘀阻於體內流注於關節,整體氣、血、津液循環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當腎臟回收水分與排濁功能變差,血中尿酸就容易升高。
孫毓臨說,一般會先給予「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中藥,緩解發炎症狀和增加尿酸排出,輔以針灸,選擇能促進體內濕熱代謝的穴位(如脾經、腎經等),針刺局部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著重於「調理脾胃」與「固腎利濕」,依照每個人的體質狀態做調整,平衡五臟,讓食物營養能有效被轉化運用,代謝廢物隨著循環排出體外。
痛風的日常照護
●維持標準體重及規律運動: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經常合併有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因此宜維持標準體重、規律運動以改善循環、強健心血管功能,並定期追蹤血液生化數值。
●適量水分補充:研究顯示水分缺乏不足時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且在適當和適量的補充水分後3-4天,血尿酸值常可回復到正常值。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c.c.以上,幫助身體排泄尿酸。
痛風飲食重點
●應避免飲用酒精及含果糖飲料:酒精及含果糖飲料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影響尿酸排泄,也會加速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避免食用過多高嘌呤、高脂肪類食物: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需避免大量食用。
●建議食用:
1.一般蔬果。
2.五穀根莖類。
3.茶、咖啡:無風險。
4.牛奶、優格:牛奶可以降低痛風的發生率。
5.豆類製品:已有研究證實,黃豆類製品對血中尿酸並無太大影響,甚至能降低痛風的發生率。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