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04 05:30

    老人牙口差 蛋皮取代潤餅皮好吞嚥

    清明節吃潤餅應景,但高齡長者因生理功能退化,可能面臨咀嚼吞嚥困難,甚至因食物不易消化而引發腸胃不適。營養師建議,以蛋皮取代潤餅皮、板豆腐絲取代豆乾絲等,讓牙口不好的長輩也能安心吃潤餅過節。高齡長者常因牙齒鬆動、缺牙或配戴假牙等問題,使得咀嚼功能下降,加上口腔與吞嚥肌肉退化,可能導致咀嚼吞嚥困難,若進

  • 2025-04-01 12:04

    健康網》偏側咀嚼恐歪臉、牙周病! 牙醫4招助改善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期習慣用單邊咀嚼,小心不只影響牙齒,還會讓臉型不對稱!牙醫師歐凱捷指出,偏側咀嚼恐導致臉型不對稱、容易有牙齦炎或牙周病等問題。建議培養均勻咀嚼習慣、矯正牙齒、補牙或植牙、治療蛀牙或牙周病等口腔問題來改善。歐凱捷於臉書粉專「歐凱捷Dr.Ou牙醫Club」發文指出,偏側咀嚼成因包含:單

  • 2025-03-24 05:30

    長輩吞嚥困難嗆咳 食材燉軟再上桌

    75歲的賴阿姨半年來愈來愈瘦、食量食慾也大為減少,過去喜歡吃的水果、滷雞腿也都不再愛吃,被擔憂的家人帶來就醫。在復健科醫師與語言治療師共同觀察她的吞嚥狀況後,診斷為老年性吞嚥困難。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降低,與吞嚥相關肌肉群的肌肉質量和力量會逐漸減少,造成吞嚥效率逐漸下降,這種自然老化現象稱為老

  • 2025-02-19 05:30

    《健康充電站》營養講座

    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賴秀怡2月26日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於該院本館7樓視訊會議室(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主講「養出長輩好口福:咀嚼吞嚥困難的飲食製備」營養講座。本活動需事先報名,報名專線:(02)2708-2121轉1681、1682。

  • 2024-11-13 18:27

    健康網》吃太快變胖機率高2倍 醫:慢慢吃控糖、緩大腦老化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繁忙,常常只花10分鐘快速吃完便當,不僅會消化不良,甚至容易變胖!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提醒,吃太快會導致血糖飆升、腸道吸收不佳,加劇胰島素阻抗,使血糖不穩定,形成惡性循環,使體重增加,有國外研究指出,相比於細嚼慢嚥,吃飯狼吞虎嚥者,變胖機率高2.2倍。相對

  • 2024-09-21 15:40

    健康網》好好咀嚼不只助消化! 牙醫:還降失智風險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總是忘東忘西?典雅牙醫診所院長陳科維表示,記憶力不好,可不是只吃銀杏就好,也該好好留意自身口腔健康。咀嚼食物時,齒槽神經會「動起來」,向大腦傳遞訊號並刺激認知能力,所以邊咀嚼邊記東西,可以增強記憶力,甚至對背單字也有效。因此建議民眾好好咀嚼,才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2024-09-21 10:19

    健康網》這不是耳朵痛! 顳顎關節發炎 醫授2步驟舒緩

    沈莉馨/核稿編輯耳朵痛竟是關節炎作祟!關心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饒曼齡分享,最近陸續來了幾位主訴耳朵痛但耳朵檢查正常的病人,最後診斷是顳顎關節炎。她建議可以透過熱敷及握拳按摩,放鬆咀嚼肌舒緩疼痛。饒曼齡在臉書專頁「饒饒醫師(饒曼齡醫師)」說明,顳顎關節就是咀嚼、張嘴時用到的關節,因為關節附近的神經和耳朵

  • 2024-09-02 18:55

    健康網》公開「易瘦」3吃法! 營養師:每餐吃20分鐘以上

    羅碧/核稿編輯調整飲食習慣,對體重控制也是有幫助的。營養師嫚嫚在臉書專頁「營養嫚嫚說-嫚嫚 營養師」發文表示,進食速度快、咀嚼次數少、喜歡吃重口味食物的人,平均容易多攝取200-300大卡,容易變胖;易瘦吃法是放慢進食速度,每餐大於20分鐘、每口咀嚼20下以上、還要避免油炸/多醬料食物。

  • 2024-08-19 22:05

    健康網》矯正結束後「4注意」 牙醫:單側咀嚼、磨牙很NG

    劉力仁/核稿編輯牙齒矯正非一時半刻能完成,通常對患者來說,療程結束有如「海闊天空」。不過恆悅美學牙醫師蔡雅藍在臉書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發文提醒,矯正完仍有4點注意事項,除了要定期回診,觀察有無牙周病、老化造成牙齒移動;不良生活習慣如夜間磨牙、咬硬物、長期單側咀嚼等,也可能影響

  • 2024-07-11 20:38

    健康網》火燒心伴隨咳嗽 中醫列3類型+4穴位緩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熱加上情緒壓力大,小心胃食道逆流上身,有時還會伴隨喉嚨痛、咳嗽等症狀。中醫師曾宜萱指出,常見3大類型火燒心,包括:情緒壓力導致肝胃不和、咀嚼不確實導致食滯停積、天生脾胃虛弱,分享舒緩4穴位,包括:內關穴、足三里、中脘穴、太衝穴。

  • 2024-06-15 19:35

    健康網》臉歪恐是咬合不正! 6成國人困擾 6原因一次解惑

    羅碧/核稿編輯一口整齊牙齒,不僅健康,更是美貌依據的標準之一,但您知道臉歪歪的可能與咬合不正有關嗎?恆悅美學牙醫診所院長張劭伯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分享,據統計,6成國人有咬合不正的問題,這可能與遺傳、不正常的牙齒發育、缺牙、不正常的咀嚼習慣、口腔組織問題,或是外傷等有關。

  • 2024-06-15 11:36

    健康網》研究證實:咀嚼能紓壓! 醫教「這樣吃」不怕胖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人在壓力大時,會吃些零食、甜點等,來放鬆和釋放壓力。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咀嚼的動作本身就有一定的放鬆效果,因為它可分散注意力、減少緊張感,而咀嚼產生的聲音,像零食清脆聲,更可能會帶來滿足感,有助緩解壓力。想靠咀嚼減壓不怕胖,建議選高纖低熱量、低糖零食,像是新鮮水果

  • 2024-06-09 13:41

    「芋頭肉粽」與「魩仔魚肉粽」好咀嚼易消化適長者

    端午節到了,嘉義市衛生局社區營養師為長者設計兩款美味粽子,「芋頭肉粽」與「魩仔魚肉粽」容易咀嚼好消化,讓長者在端午佳節與家人一同享受吃粽樂趣。營養師陳冠臻提醒,如以粽子為主食,一個剛剛好,粽子內餡已有豬肉、蛋黃等蛋白質類食物,建議每餐再搭配半碗至一碗的蔬菜,以及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即符合六大類食物多

  • 2024-06-02 05:30

    2多2不 端午吃粽不增重

    端午節吃肉粽已是台灣的傳統習俗,然而不管是南部粽,還是北部粽,熱量皆不容小覷,1顆肉粽的熱量約400-600大卡之間,也就是1顆肉粽吃下肚等於吃了1.5-2碗飯的熱量,為了避免吃粽變重,把握「2多2不」原則,吃粽不增重。多青菜多咀嚼 不過量不沾醬

  • 2024-05-15 17:29

    健康網》幸福從「齒」開始! 活動假牙術後3注意事項報你知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牙齒治療多元,但不少長輩仍會選擇「活動假牙」改善咀嚼問題。土城植牙醫師蔡忠澍指出,活動假牙容易牙垢堆積,易出現蛀牙等疾病,因此學會正確使用非常重要!術後需先花費1-2週適應口內異物感及咀嚼不便等問題,建議術後1週內先吃流質食物,1週後漸漸改為部分軟性食品,待第2週後便能恢復正常,

  • 2024-04-19 16:20

    提升長輩口腔照護 高醫大成立「咀嚼吞嚥人才培育基地」

    台灣於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據統計,台灣每8位高齡長者就有1位有「咀嚼吞嚥障礙」問題,教育部透過「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補助高雄醫學大學設立「大南方咀嚼吞嚥健康產業人才培育基地」,今(19)日揭牌啟用,高醫大攜手北中南15所大專校院及產企業,建置全面性咀嚼吞嚥照護教學場域,應用

  • 2024-03-22 09:54

    保護口腔健康 可從「益口銅身操」做起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縣民口腔健康,結合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展開「全民口腔健康月系列活動」,除了宣導正確的口腔清潔維護方式、均衡飲食習慣及定期牙科口腔檢查外,也建議口腔衰弱民眾,可從「益口銅身操」做起,增強口腔的肌力及肌耐力,提升咀嚼吞嚥能力。

  • 2024-02-28 20:32

    健康網》中年矯正牙齒也不遲! 醫曝3優點:咀嚼更有力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少人認為自身年齡超過一定歲數,就無法進行牙齒矯正,對此牙醫師歐凱捷表示,矯正不是年輕人專屬的醫療行為,就算40歲才矯正也好處多,包含:改善口腔衛生、咀嚼更有力、有利銜接後續牙科治療,不管幾歲只要想開始矯正,就一定還來的及。

  • 2024-02-26 20:55

    健康網》寶寶長牙順序一次看! 1歲還未萌牙應就醫

    羅碧/核稿編輯新生兒出生總是備受關注與期待,牙齒成長也不例外。至於寶寶牙齒應該什麼時機萌牙才正確呢?彰化秀傳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指出,嬰兒大多在5到7個月左右長第1顆牙齒,兒童在6至7歲換第1顆恆齒,通常都是下顎中門齒先長出來,並提到如果在1歲1個月後還未長牙, 宜照會牙科。

  • 2024-02-08 11:24

    健康網》缺後牙恐影響消化系統 醫:植牙這些人不能做!

    羅碧/核稿編輯後牙缺了好幾顆牙,還可以做活動假牙嗎?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葉昭孝表示,後牙在咀嚼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咬合功能是否正常,也會影響到腸胃消化 ,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建議優先選擇功能性強的植牙,不過,若有慢性疾病控制不良或是做過頭頸部放射線治療,就不太建議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