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1 11:14
健康網》癮君子當心COPD! 醫:一個小感冒就喘到掛急診
葉立斌/核稿編輯面對季節更迭,溫度濕度變化,難免感冒上身。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則指出,有一類病患,只要一個小感冒,就很容易又咳又喘,不得不到急診報到,重者甚至會呼吸衰竭,必須插管治療,此病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吸菸是最大成因,呼籲癮君子趁早戒菸,老年才不用還「健康債」。
-
2024-09-09 20:35
健康網》流汗≠運動! 醫:要有「這狀況」出現才算
羅碧/核稿編輯流汗就算有運動嗎?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在臉書專頁「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發文表示,流汗不代表運動,以夏天為例,只要不開冷氣,就算躺著不動也會大汗直流。他指出,要出現「喘」的狀況才算。許哲綸分享,運動時感覺到「呼吸有點急促、沒辦法邊做邊唱歌」的程度,大概就是中
-
2024-08-12 14:09
法洛氏症小心肺動脈瓣逆流 28歲女「站著就喘」急換瓣膜
法洛氏四重症(簡稱法洛氏症)是最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後一定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但約40%至50%患者長大後會有肺動脈瓣逆流問題,像今年28歲的病友張小姐甚至「站著就喘」,所幸接受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後,現在爬樓梯也沒問題。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表示,國內先天性心臟病約每100至1
-
2024-08-09 10:48
高雄3天再增6例類鼻疽確診! 楠梓區3例最多
高雄市衞生局今宣布自8月6日至8日,全市共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年度累計達19例,新增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楠梓區3例、梓官區2例、鳳山區1例。新增6例確診個案年齡介於52歲至95歲,發病日介於7月24日至8月3日間。發病症狀包含發燒、全身虛弱、鼻塞、咳嗽、呼吸喘及呼吸困難等,除其中1例50多歲男性確診
-
2024-06-23 11:30
健康網》新冠疫情升溫! 醫親曝「急診已塞爆」住院至少等3天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捲土重來,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預估,8、9月將達到高峰,9月後才會下降。然而,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最近病毒大亂鬥,急診室已經塞爆,且小兒科病床待床14床,欲住院至少等3天;此外,光是1歲以
-
2024-06-07 17:13
張學友染RSV演唱會喊卡 醫:要辦演唱會恐得等一個月
「歌神」張學友原定今(7日)晚在台北小巨蛋舉辦「張學友60+演唱會」,不過演出前4小時卻突然喊「卡」,張學友也親自發聲證實自己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國內感染科權威黃高彬指出,RSV感染者多為小小孩以及60歲以上族群,會導致氣管收縮,出現呼吸喘現象,經過適當治療,要能舉辦需要肺活量大的個人演唱
-
2024-05-20 11:28
血壓控制不佳惹禍!5旬男突胸痛、呼吸喘 竟診斷主動脈剝離A型
葉立斌/核稿編輯高血壓不控制好,小心造成嚴重後果!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今(20)日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分享,一名50歲男高血壓沒規律控制,凌晨2點突然胸痛、呼吸喘,接下來臍周腹痛且尖銳疼痛感投射至背部。來到醫院血壓超高220/110mmHg(正常值為≤130/80mmHg),
-
2024-05-01 12:05
健康網》她咳嗽4個月 不菸酒「肺一片白」 醫:恐剩不到1個月
葉立斌/核稿編輯6旬女不菸、酒,但已久咳4個月,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出現喘的情況才就醫。檢查發現已是肺癌末期,且肺部10公分腫瘤到處轉移,生命已危在旦夕,可能只剩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醫師提醒,就算不菸不酒,但身體出現異狀時,還是得盡速就醫檢查,別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
2024-04-30 13:09
健康網》心臟正常收縮卻衰竭 美文獻:每年死亡率高達15%
葉立斌/核稿編輯50歲男性走路會喘,至多家醫院檢查未果,於是就醫診所,心臟收縮分率正常,冠狀動脈也沒有狹窄問題。只有高血壓和輕度肥胖;然而,經過詳細的病史與身體檢查後,醫師判斷他有心臟衰竭,是所謂「收縮分率正常的心臟衰竭」(HFpEF)。醫師劉中平指出,像這樣的患者,在美國超過3百萬人,每年死亡率高
-
2024-04-16 16:39
北部7歲女童流感重症 高燒近40度仍在加護插管中
國內類流感與新冠疫情已脫離流行期,但仍持續新增重症、併發症,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16日)表示,新增流感重症中,年齡最小的是北部7歲女童,沒有潛在疾病,高燒近40度,醫師研判併發腦炎或腦病變,意識尚未恢復,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中。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為8.6萬
-
2024-03-09 11:32
健康網》老覺得累是警訊! 醫: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沈莉馨/核稿編輯容易累和疲勞,小心可能是器官呼救的警訊!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表示,關於疲勞容易累的原因,從生活型態的影響到嚴重的身體疾病都有可能,因此,如果有呼吸會喘、胸痛、心跳過快或是過慢、心悸、心律不整、頭痛、視線模糊、噁心、嘔吐、腹痛、肌肉無力等症狀應速就診。
-
2024-02-22 19:47
深坑鋰電池工廠大火 醫:吸入氫氟酸會咳、喘 嚴重致死
新北市深坑區鋰電池工廠火惡臭影響雙北市,當日造成許多民眾出現頭痛、咳嗽等症狀,毒物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今日強調,鋰電池的電解液含氟,遇到高溫滲漏會變成五氟化磷,碰到水會水解成氫氟酸,也就是俗稱的「化骨水」,是科技業常用的除鏽劑、毒性強、有腐蝕性,吸入會咳嗽、呼吸喘,嚴重會呼吸
-
2024-01-08 18:59
老菸槍心臟病發險見閻王 退休男:不敢再抽菸了
菸齡長達40多年的62歲王先生,過去是名老菸槍,2022年10月因呼吸喘,自己叫救護車被送到安南醫院,但到院時,他已不醒人事。後來被診斷出右冠狀動脈完全塞住、心肌梗塞,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醫療團隊緊急手術,術後兩週出院,迄今已存活1年多。王先生稱1年多前從鬼門關走出來,已嚇得不敢再抽菸了!安南醫院副
-
2023-12-23 05:30
喘不過氣 心包膜積液作祟
64歲陳女士,長期以來都為食慾不振及容易疲勞所苦,近期因反覆感覺臉部及腳部水腫,且活動時,呼吸喘的狀況日趨嚴重,而至急診求醫。經會診心臟血管內科,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確定診斷為心包膜積液,而轉介至心臟血管外科做手術評估。心包膜開窗術 抽吸800毫升積液
-
2023-12-04 10:44
半夜在病房見到阿飄?原來是急性譫妄症作祟
68歲的李姓老翁,因呼吸喘發燒合併敗血症住進奇美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會客期間向女兒們提到半夜看到好多穿白衣服的人,深怕被帶走,平時溫和的脾氣也變得暴躁,家屬更求來平安符,穩定其情緒;院方評估後,原來他當時陷入急性譫妄的狀態,就採行「M.O.R.E A2F」照護策略,使用藥物外,同時會診復健科介入,
-
2023-11-22 21:46
健康網》天氣冷別立刻下床 醫籲先在被窩動一動防心血管疾病
天氣冷容易誘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醫師許書華提醒,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早上起床可在被窩裡先動1到2分鐘,讓體溫變化不那麼大。若有突發性胸悶、胸痛、呼吸喘、冒冷汗等情形,應立即就醫檢查,避免錯過90分鐘黃金治療時間!天冷易形成急性血栓 增中風機率
-
2023-10-30 05:30
下肢靜脈曲張手術 一次解決濕疹、呼吸喘
一位年屆70歲的阿姨近期前來求診,她的雙下肢出現明顯膨脹的靜脈,而右鼠蹊部有一個明顯、軟軟的腫塊。起初,她以為這可能是疝氣,因此前去一般外科門診進行檢查。然而,醫師告訴她這實際上是與血管組織有關,於是她決定尋求血管外科的專業幫助。其實,早在20年前她就患有靜脈曲張,但當時並未出現明顯的腫痛症狀,所以
-
2023-10-11 19:38
18歲小媽媽沒錢就醫在家早產 1400公克女嬰靠保溫箱救回
一名18歲年輕媽媽因家庭窮困怕付不起生產費用,今年7月在家產下不足月的早產女嬰,在社工人員的介入下,將女嬰護送澄清醫院治療,在保溫箱從1400公克「養」到2500公克健康出院,新生兒加護病房病房主任黃元韻表示,這名早產兒的故事令人心疼,幸好女嬰幸運的救回來,提醒懷孕媽媽不用怕付不起生產費用,政府健保
-
2023-10-04 05:30
救命神器治療肺水腫 避免呼吸衰竭
84歲李爺爺有心臟病病史,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此次因為下肢水腫、呼吸喘而入院,經理學檢查發現,他是急性肺水腫,造成呼吸喘鳴及低血氧現象,給予傳統氧氣面罩治療,依舊呈現呼吸窘迫的現象。經醫囑使用濕化高流量氧氣裝置治療(俗稱救命神器),及其他醫療措施後,肺水腫情況改善,進而避免患者走向呼吸衰竭的困境。
-
2023-07-18 16:51
流感降溫仍增28重症、9死 1女童併發腦炎住院中
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6萬4895人次,持續降溫,但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上週仍新增28例流感重症、9例流感死亡,提醒若有呼吸喘等危險徵兆,要儘速就醫,降低併發重症風險。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近期社區A型H1N1與H3N2共同流行,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逐漸下降,但流感併發重症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