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9 09:27
氣管被擠歪一邊!手術取大甲狀腺結節 如芭樂大!
74歲黃女士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接受手術切除,術後持續追蹤左側甲狀腺結節,並持續服用甲狀腺素控制,3年前她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至近期更造成吞嚥困難、摸到頸部腫脹,被新陳代謝科轉至一般外科評估手術必要性,因結節已經侵犯胸腔,醫師發現黃女士的氣管已經被13公分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動手術將芭樂般
-
2025-04-15 09:38
寶寶週產期感染腸病毒變重症 兒科團隊急救命
張女士懷孕36週又4天時發燒,隔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產下男寶寶「安安」。出生後,安安的狀況良好,但第4天卻在嬰兒室發生兩次唇色發紺,刺激恢復後,活力依舊正常,兒科醫護團隊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抽血檢查卻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且隨後出現發燒及活力下降,經檢查確診為新生兒「伊科11型腸病毒」
-
2025-02-25 09:48
腹痛難耐竟是早期肝癌 沉默器官不可輕忽
70歲林爺爺5個月前因劇烈腹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求治,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肝臟有一5公分大腫瘤且出現破裂情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診斷為早期肝癌,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起先婉拒治療,醫院基於救人使命,協調以費用較低的健保給付手術及減免負擔方式協調下,終將患者的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恢復狀況良
-
2025-01-22 10:56
61歲捐血鬥士罹患血癌 骨髓移殖順利出院
陳先生現年61歲,自1981年至今已捐出超過700代的血液,然而去年因血紅素不足無法捐血,檢查發現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經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高偉堯替他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申請配對,在日前接受骨髓移殖,順利出院。高偉堯表示,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當骨髓癌變,過度增生不成熟的白血球,影響人體血液
-
2024-11-15 05:30
遲未懷孕 醫:男女不孕症各占4成
32歲的黃先生結婚1年多,沒有避孕,但妻子遲未懷孕,就醫檢查發現他的精子數量與活動力都不足,原因是精索靜脈曲張而影響睪丸製造精子,醫師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腫脹的精索靜脈結紮,太太在半年後順利懷孕,喜迎新生命的到來。都有狀況占2成 應一起就醫檢查
-
2024-11-14 14:26
沒避孕卻沒懷孕屬「不孕症」 男性精索靜脈曲張為原因之一
32歲黃先生結婚一年多,沒有避孕,但兩人卻遲遲沒有懷孕,就醫檢查發現黃先生精子品質不佳,精子數量跟活動力都不足,經超音波進一步檢查,發現他因為精索靜脈曲張而影響睪丸產生精子能力,經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腫脹的精索靜脈結紮,改善生殖能力,果然半年後太太順利懷孕,喜迎新生命。
-
2024-10-09 05:30
女童戽斗、先天亂牙 醫:早期矯正提升自信心
11歲的小茹(化名)正處於換牙期,她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一口亂牙令她感到困擾,到醫院評估,從口腔X光發現她的牙齒排列紊亂,還有先天缺牙與阻生齒,醫師建議早期進行齒列矯正,矯正1年半後,先拆除上排矯正器,小茹的齒列與外觀已大幅改善,平整的門牙讓她更有自信。
-
2024-10-08 09:53
齒列先天異常致女童缺牙、亂牙 牙醫:早期矯正提升自信
11歲的小茹正處於換牙期,她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雖然能正常飲食,也不影響說話,但是一口亂牙令她相當困擾,日前到醫院齒顎矯正科評估,從全口X光中看到她的牙齒不但亂,還有先天缺牙與阻生齒,醫師建議早期進行齒列矯正,迄今矯正一年半,先拆除上排矯正器,小茹的齒列與外觀已大幅改善,平整的門牙讓
-
2024-06-26 11:41
車禍釀視覺疊影 醫師採導航結合內視鏡新型術式精準修復
46歲范先生騎車發生車禍,送醫急救,醫師檢查發現大力撞擊,雖無明顯外傷,但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邊眼窩骨碎裂,致使眼球軟組織向下掉,產生複視,醫院利用內視鏡及導航系統進行眼窩骨折修復手術,不同於過去從眼瞼進行手術,直接將內視鏡器械從口腔進入,精準修復眼窩骨折,術後沒有在臉上留下傷口,成功解決複視問題
-
2024-06-15 05:30
退休族全身痛查不出 竟是憂鬱症來亂
徐先生2年前年滿65歲退休後,常因為睡不好吃安眠藥、肩膀關節疼痛吃止痛藥、做復健,狀況沒改善,負面情緒增加、老覺得無力、不想出門、擔心自己生大病,到大醫院全身檢查確定身體沒問題,轉診到身心醫學科,確診為憂鬱症,在規律服藥下,徐先生對身體疼痛的敏感度降低,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
2024-05-31 10:33
擺脫尿袋夢魘 脊損病友盼自助式導尿管健保補助
大樹先生(化名)在過去一場車禍意外中,成為一名頸椎四、五節損傷的癱瘓患者,受傷後必須長期使用尿袋成為人生惡夢,不僅容易受傷、感染外,更飽受別人異樣眼光,其後他開始學習自我單次導尿,然而拋棄式導尿所需要的耗材費用不貲,直到他得到可以重複性利用導尿管的資源,才成功克服前述困難,雖然同樣未有健保給付,但人
-
2024-05-21 09:56
面部劇痛無法飲食說話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解三叉神經痛
54歲林先生5年來因三叉神經痛長期仰賴藥物治療,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且出現如電擊般的麻木感,讓他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到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小腦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執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在兩者間置入墊片,阻絕血管壓迫的可能,術後患者
-
2024-03-13 05:30
90歲嬤急性膽囊炎 內視鏡超音波手術化解危機
高齡90歲的林奶奶因為腦幹中風而長期臥床,家人透過胃造瘻口協助灌食。5個月前,林奶奶因高燒不退、灌食消化不佳被送往急診,醫師檢查是膽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考量老奶奶的生命徵象不穩,與家屬溝通後,執行「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引流膽汁,並順利取出膽結石,1個月後回診取出支架,復原良好。
-
2024-03-12 10:28
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 解急性膽囊炎危機
高齡90歲林奶奶由於腦幹中風長期臥床,並由家人透過胃造廔口協助灌食,5個月前,林奶奶高燒不退、灌食消化不好而被送至急診,醫師檢查發現,病患為膽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考量病人生命徵象不穩,在與家屬溝通後決定執行「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引流膽汁並順利取出膽結石,一個月後回診取出支架,復原狀
-
2024-02-20 14:13
增3家醫學中心監委喊查 薛瑞元:配合調查
衛福部本(2)月6日公布醫院評鑑結果,北部地區增加3個醫學中心、總數達到12家,有監委認為恐造成區域醫院及基層醫院的醫療資源分配不當,已申請自動調查。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20日)回應,爭議在於台北區增加了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福部雙和醫院兩家,主要是評鑑分數第7名到第10名間的分數差距僅有0.4分,衛福
-
2024-02-06 19:00
新北2醫院升格醫學中心 醫:有助均衡雙北醫療資源
衛福部今天公布新增3家醫學中心,其中2家在新北市,雖有不利分級醫療的聲音傳出,但醫界認為擴增醫學中心有助均衡雙北醫療資源。衛福部也著手改革評鑑方式,預計3年後上路。台灣自1988年全面實施醫院評鑑,分為三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分級並與健保費用連動,每4年評鑑1次。過去400多萬人口的新北
-
2024-02-06 13:02
塞車、路況差就氣到爆炸?醫詳解「路怒症」4妙招助春節行車平安
春節連假是出遊高峰,難免有路況不佳或塞車,部分駕駛可能出現俗稱「路怒症」狀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影響交通安全,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嘉富指出,路怒症在醫學上屬於「間歇性暴怒症」的一種,駕駛的衝動行為並不能預期,但可以透過腹式呼吸、正念練習、聆聽音樂,或是與身旁親友閒聊家常達到預防或抒解的效果。
-
2024-02-04 17:10
健康網》打疫苗還是得流感? 醫揭「這」是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流感、新冠都處在高峰期,不少人感嘆,已經打了疫苗,還是得流感;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師沈君毅表示,流感疫苗僅保護因流感病毒造成的感染,對於其他,如鼻病毒、腺病毒等造成的感冒,自然沒有效果。且流感是會隨時變異的病毒,接種後,保護當下流行的病毒株會有少許差異,不會是100%有效,因
-
2024-01-31 13:21
年節大掃除致筋骨痠痛 中醫教導按摩穴位小撇步
農曆年節將至,家家戶戶展開大掃除,然而突然且大量的清掃工作,可能導致肩頸腰部肌肉損傷與痠痛,或是造成原本就有筋骨損傷的年長者舊疾復發,影響身心。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李昌狄教導穴位按摩以及3種預防方法,緩解不適症狀。李昌狄指出,做家事容易傷筋動骨的原因,主要是姿勢不良和肌肉量不足,長時間維持一樣的姿
-
2024-01-10 12:05
五旬婦腹痛不止 竟是避孕器穿透子宮
55歲張女士日前因腹痛1個多月,本以為是腸胃症狀,至地方診所看診服藥後仍舊疼痛不止,經至大醫院婦產部門診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竟是放置10餘年的銅製避孕器,穿透子宮引起腹腔嚴重發炎感染且出現小腸沾黏,醫師以電腦斷層確認避孕器確切位置後,執行子宮開腹切除術,將子宮摘除並仔細清理子宮及小腸的沾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