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難耐竟是早期肝癌 沉默器官不可輕忽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70歲林爺爺5個月前因劇烈腹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求治,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肝臟有一5公分大腫瘤且出現破裂情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診斷為早期肝癌,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起先婉拒治療,醫院基於救人使命,協調以費用較低的健保給付手術及減免負擔方式協調下,終將患者的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恢復狀況良好,5天後平安出院。
陳昱天表示,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人確診肝癌,7700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3名及死亡率第2名,飲酒、患有B型肝炎都是好發原因之一。
陳昱天說,肝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要到腫瘤增大甚至破裂或病情達中後期才會有腹痛、噁心或黃疸指數過高等情形,若遲未就醫,當腫瘤侵犯到血管或發生遠端轉移時,則可能發生腸胃道出血或腹膜炎的併發症,不可不慎。
肝癌的診斷除了結合臨床表現外,還需藉由抽血檢查檢驗肝功能狀態,並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造影確認腫瘤型態、大小以及是否有轉移,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都是現今肝癌的治療選項。
陳昱天指出,手術治療方面,有腹腔鏡微創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及傳統開腹手術等方式,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手術是利用在腹部開一些小傷口深入肝臟處,在影像系統輔助下進行切除;後者則是從病人右上腹劃開約20公分傷口,並同樣將病灶切除,兩者手術的差別在於傷口大小,病人疼痛感會有所不同,恢復速度也不一樣,而手術安全性則是相當。
陳昱天表示,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但只要早期發現並予以手術,五年存活率可達70%,陳昱天醫師提醒民眾應多留意身體變化,盡量避免過量飲酒或熬夜,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才能達到有效預防之目標。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