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14 14:33

    國內半數假牙來源可能非法 立委籲政府強化監管

    牙技師全聯會理事長林慶茂今(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全台有半數假牙、矯正牙套非法流竄,不僅影響患者健康,也暴露出台灣醫療器材監管上的漏洞。牙醫師張綺真認為,政府應加強把關合法醫療材料及加強取締違法操作牙齒相關治療的密醫、美容師;民進黨立委立委林月琴也說,非法假牙問題已成公共衛生隱憂,政府應強化監管,

  • 2025-03-10 12:54

    健康網》刷牙牙膏擠多少? 食藥署給出「正解」

    黃宜靜/核稿編輯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關鍵之一,不過每次擠牙膏時都不知道要擠多少才夠?對此,食藥署在臉書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發文解答,3歲以下孩童建議擠1米粒大小,3歲以上者則可擠到1顆豌豆大小,在使用時避免吞食,並搭配正確刷牙習慣,保護牙齒健康!

  • 2025-03-05 17:26

    健康網》口臭流血恐牙周病 醫點高風險族群 孕婦、糖友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刷牙流血不是火氣大,而是牙齒發出的警訊!牙醫師歐凱捷指出,牙齦經常紅腫、流血、口臭,甚至是牙齒變得鬆動或敏感,就可能是牙周病,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長期不處理,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建議做好健康護牙習慣,並點名7族群要注意,包括:菸檳不離手、常喝酒、有牙周病家族史、糖尿病患者

  • 2025-02-02 14:30

    牙線竟能防中風! 研究:每週至少用1次降中風風險

    英國《獨立報》報導指出,即將於2025年國際中風會議(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2025)發表的1項新研究指出,每週至少使用1次牙線,與較低的中風風險有關,特別是由血栓和心律不整引發的中風。該研究探討了刷牙、使用牙線等口腔衛生習慣,與中風風險的關聯性。

  • 2025-01-20 05:30

    阿伯嘴含「乳酪」 竟是念珠菌作祟

    台南新樓醫院最近上演一場醫療版「福爾摩斯辦案!」1位男性長者因急性腎衰竭住院,治療後病情穩定,但他全身發炎指數卻像頑固鬧鐘,怎麼也按不下去(意指白血球升高)。因該名阿伯曾經中風,言語表達受限,醫師靠近聽他說話時,意外發現阿伯口中有一團白色塊狀物,乍看像乳酪,檢查後,揪出真相不是偷吃乳酪,竟是發炎禍首

  • 2025-01-20 05:30

    老菸槍口腔長白斑 病理化驗罹癌

    1名62歲的男性病患,3年多前第1次走進診室,臉上帶著幾分焦慮。他告訴我們,發現左側口腔有1片白斑,用舌頭去接觸時覺得頰黏膜有點粗糙,因此前來檢查。焦油、尼古丁損害黏膜在仔細詢問病史時得知,病患有抽菸多年的習慣。經過檢查後,確認左側口腔頰部白斑(圖1)。長期吸菸中的焦油與尼古丁會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

  • 2025-01-19 13:19

    阿伯嘴裡藏乳酪? 一查是「念珠菌感染」害發炎指數高

    台南新樓醫院最近上演1場醫療版「福爾摩斯辦案」!1位男性長輩急性腎衰竭住院,雖然治療後病情穩定,但他發炎指數卻像頑固鬧鐘,怎麼也按不下去。原來阿伯曾中風,言語表達受限,醫師1次湊近聽他說話,近距離看到阿伯口中有1團白色塊狀物,乍看像乳酪,經檢查後,真相不是偷吃乳酪,而是口腔念珠菌感染!

  • 2024-12-22 14:22

    童綜合醫院口腔保健及手作活動 一「童」提前過耶誕

    童綜合醫院今天舉辦「絨毛聖誕 微笑守護」活動,邀請口腔醫學部醫師張言駿進行口腔保健衛教,現場並有簇絨槍DIY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杯墊等活動,吸引大小朋友報名參與。張言駿提醒家長如何確認小朋友可以自己刷牙,可以從小朋友是否可以自己綁鞋帶來判斷,因為可以綁鞋帶就表示手部動作已經靈巧。

  • 2024-12-21 16:02

    健康網》早上起床習慣先喝水?日醫:口腔細菌超多

    葉立斌/核稿編輯多數人在剛起床時第一件事便是喝水,然有醫師說明,早上口腔中的細菌相當多,比糞便的細菌量多10倍。醫師建議在喝水前只要漱口,就能減少細菌含量。日媒《FNN》報導,Tsumugi牙科診所主任桐生健太說明,早上起床時,口腔的細菌數量為糞便的10倍。若立刻喝水,細菌可能會跟著進入腸道,造成腸

  • 2024-11-21 19:51

    健康網》假牙並非萬能 醫曝忽視口腔健康3問題

    羅碧/核稿編輯裝假牙後,就一勞永逸嗎?恆悅美學牙醫診所院長張劭伯表示,假牙不是萬能,口腔健康才是關鍵,若不重視口腔衛生,長期下來可能會有3問題,包括:牙槽骨萎縮、咀嚼功能減弱、假牙積聚食物殘渣。張劭伯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分享雖然裝上假牙似乎解決了缺牙的外觀問題,但如果不重視

  • 2024-11-08 14:53

    健康網》口腔黏膜貼片「2類人」適用! 食藥署:特殊設計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知道有專門設計,貼在口腔黏膜的貼片劑型嗎?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常見到貼在皮膚上的外用貼片,但也有口腔貼片,口腔黏膜貼片有別於用於皮膚的貼片,需要特殊設計來克服口腔的濕潤環境。口腔黏膜吸收快,適用於需要快速治療的人,也適用於吞嚥困難者,如老人、兒童。

  • 2024-11-05 14:59

    女矯正牙齒後牙齦出血 牙周病上門!水雷射治療

    34歲陳姓女子為了讓牙齒美觀,1年多前花錢矯正牙齒,卻沒發現有牙周病問題,矯正後雖變成正妹,卻出現牙齦出血、吃東西會痛、牙肉萎縮等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中度牙周病,醫師檢查後安排進行水雷射非侵入治療,果然大幅改善牙結石症狀,不僅避免牙周翻瓣,也找回一口好牙。

  • 2024-10-25 16:00

    健康網》牙齒髒了怎麼辦? 醫曝4招還清白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慣性喝咖啡、紅茶這類深色飲料,或是喜歡吃咖哩,還有喜歡抽菸的朋友,長期下來可能都會發現,自己的牙齒被染色了。台中恆悅美學牙醫院長張劭伯在臉書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發文分享4招,包括:美白牙膏、洗牙、牙齒漂白、貼片或牙冠。

  • 2024-10-18 16:26

    健康網》舌頭冒白斑!那不是髒 醫曝口腔「癌症4前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癌症發生前其實有徵兆,從口腔能看出端倪。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口腔出現4狀況恐與癌症有關,包括:口腔反覆發生潰瘍、口腔內反覆異味氣體、口腔反覆出現囊腫、口腔內反覆出現白斑/紅斑、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視口腔內的異常變化。實際

  • 2024-10-16 12:15

    骨鬆藥物讓顎骨壞死? 醫教3招保健預防

    骨質疏鬆是現今高齡化社會相當常見的問題,若是沒有及早治療,不僅骨骼會越來越脆弱、單薄,更可能引發骨折、關節變形或行動不便的問題。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指出,在治療過程中,許多骨質疏鬆患者都會很擔心一個問題:骨質疏鬆的藥物會不會造成顎骨壞死?建議民眾定期口腔檢查與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及用藥前先完

  • 2024-10-16 11:34

    健康網》5口臭看出健康警訊! 醫:「這味道」恐是肝不好

    黃宜靜/核稿編輯口臭頻傳令人尷尬,但也可能是健康警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透過不同氣味口臭,提早發現潛在疾病,無論是硫磺味、酸臭、苦澀、甜味/腐爛水果味,或是魚腥味的口臭,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訊號,舉例來說,口臭帶有苦味,可能與肝臟相關疾病有關,

  • 2024-10-01 06:31

    健康網》天天刷牙仍蛀牙? 5大關鍵曝光:每次要刷2分鐘

    沈莉馨/核稿編輯「明明每天都有刷牙 ,為什麼還會蛀牙?」相信這是許多人疑問;對此,恆悅美學牙醫師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強調,每天刷牙是好習慣,可是不代表一定不會蛀牙!若是刷牙方式不正確、頻率不足、未使用牙線、口腔健康狀況不佳,或是愛吃高糖食品者,還是會容易蛀牙,建議定期

  • 2024-09-21 15:40

    健康網》好好咀嚼不只助消化! 牙醫:還降失智風險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總是忘東忘西?典雅牙醫診所院長陳科維表示,記憶力不好,可不是只吃銀杏就好,也該好好留意自身口腔健康。咀嚼食物時,齒槽神經會「動起來」,向大腦傳遞訊號並刺激認知能力,所以邊咀嚼邊記東西,可以增強記憶力,甚至對背單字也有效。因此建議民眾好好咀嚼,才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2024-09-17 19:54

    健康網》她火燒心「改1習慣」甩開胃藥 醫:不改恐有4危害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43歲的急診女護理師,長期為胃食道逆流和腹脹所困,習慣隨身攜帶制酸劑緩解不適。醫師發現,她的消化系統因長期進食過快,增加許多負擔外,且有代謝問題早期徵兆,因此建議女子放慢進食。經調整習慣後,患者逐漸能甩開這些藥物。醫師藉此提醒,狼吞虎嚥吃太快,容易影響血糖調控、增加肥胖風險、消化

  • 2024-09-07 14:48

    健康網》天天1000ml黑咖啡害口臭 營養師5建議找回芬芳

    沈莉馨/核稿編輯37歲男子平時有在健身、重訓,體態良好,最近卻被太太提醒,自己有「口氣」不好的問題。不禁讓他擔心,該不會平時口腔有異味,身旁親友、客戶都不好意思說出來。追根究柢發現,原因在於他平時每天早上都會喝1000毫升的黑咖啡。對此,營養師給出5建議改善:1口咖啡1口水、喝完立刻刷牙或用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