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口臭流血恐牙周病 醫點高風險族群 孕婦、糖友上榜

2025/03/05 17:26

牙醫師提醒,牙周病不是只有牙齦紅腫,若牙齦發炎不處理,使細菌擴散到血液,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牙醫師提醒,牙周病不是只有牙齦紅腫,若牙齦發炎不處理,使細菌擴散到血液,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刷牙流血不是火氣大,而是牙齒發出的警訊!牙醫師歐凱捷指出,牙齦經常紅腫、流血、口臭,甚至是牙齒變得鬆動或敏感,就可能是牙周病,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長期不處理,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建議做好健康護牙習慣,並點名7族群要注意,包括:菸檳不離手、常喝酒、有牙周病家族史、糖尿病患者、孕婦、免疫力較差或口腔清潔不當者。

歐凱捷於臉書粉專「歐凱捷 Dr.Ou 牙醫Club」發文指出,牙周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只要牙齦經常紅腫、流血、口臭,甚至牙齒變得鬆動或敏感,就可能罹患牙周病,因此整理出7大高風險族群:

●長期抽菸、吃檳榔:尼古丁與檳榔會破壞牙齦組織,導致牙周病加速惡化

●經常喝酒:酒精會降低免疫力,讓牙周細菌更容易滋生。

●有牙周病家族史:若家族成員曾罹患嚴重牙周病,罹病風險比一般人更高。

牙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影響牙周組織修復能力,加速牙齦發炎與骨質流失;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牙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影響牙周組織修復能力,加速牙齦發炎與骨質流失;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影響牙周組織修復能力,加速牙齦發炎與骨質流失。

●懷孕女性: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妊娠性牙齦炎,增加牙周病風險。

●免疫力較差者:免疫系統低下,使牙周細菌更容易入侵。

●口腔清潔不當:刷牙方式錯誤、忽略使用牙線,都可能讓牙菌斑長期堆積,引發牙周問題。

牙周病影響牙健康 還可能傷「心」

歐凱捷提醒,牙周病不是只有牙齦紅腫,若牙齦發炎不處理,使細菌擴散到血液,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牙周病與糖尿病互相影響,也會讓病情更難控制。

如何預防牙周病?歐凱捷建議,應每天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每半年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日常應戒菸、少喝酒,降低發炎機率;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降低併發風險,若發現牙齦異常,建議立即找牙醫檢查。

牙醫師建議,每天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並於每半年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遠離牙周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牙醫師建議,每天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並於每半年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遠離牙周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