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7 17:17
健康網》免去鱗、顧火! 「鹽焗紅目鰱」鎖住水分超鮮美
黃宜靜/核稿編輯紅色魚身,大大的眼睛,是紅目鰱的特徵。但因為魚皮粗、魚鱗細小,在烹煮前需要先去皮,十分費工!農業部漁業署邀請專家教學「鹽焗紅目鰱」製法,省去去鱗剝皮前置作業,又不用顧火,肉質細緻、鮮美,又能鎖住紅目鰱的水分!魚皮粗、魚鱗細小 烹煮前須去皮
-
2024-10-13 06:30
健康網》市售「天然起司」怎麼挑? 醫:選這4種成分
葉立斌/核稿編輯市售起司五花八門,您知道該怎麼挑嗎?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表示,賣場貨架上95%都是加工起司,成分很複雜,建議民眾要避開,挑選天然起司為佳。天然起司成分大多有4種,牛奶、乳酸菌、鹽、凝乳酵素。李晨瑜在臉書專頁「李晨瑜醫師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發文分享,把起司當成餐間點心是個不錯
-
2024-09-19 12:01
健康網》10大日常行為超傷腦! 研究:熬夜1晚大腦老1-2歲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期日常不經意的習慣,恐傷腦卻不自知!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提醒,大腦是人體最重要器官之一,然而,許多日常不經意的習慣,如飲酒、高糖、愛吃炸物、愛吃飯、高鈉、高油飲食、不喝水,到熬夜、久坐、不減肥和焦慮等10件行為,長期下來,卻會加速大腦
-
2024-08-23 12:56
健康網》「這年齡層」最缺碘! 恐甲狀腺腫大、代謝變慢
沈莉馨/核稿編輯時常有人在意缺鈣、缺維生素D,但你知道半數國人其實缺「碘」嗎?好食課營養師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缺碘可能導致生長遲緩、不孕/流產,和甲狀腺腫大等問題。而缺碘盛行率為19歲以上最嚴重,19-64歲的成人達46.1%;65歲以上則是55%。而一茶匙碘鹽有125微克的碘,滿足成人8
-
2024-06-24 12:34
健康網》小便像啤酒泡沫是警訊! 醫教5字訣檢視腎臟病徵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發現小便像啤酒泡沫,當心這可能是腎臟求救訊號!對此,醫師提醒,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據統計,國內每8位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因此,平時要得知自己腎臟是否出問題,可利用5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不明疲倦等情況,來自我檢查腎臟病徵兆。
-
2024-04-12 18:20
健康網》5成民眾缺碘! 醫教「這樣吃」護甲狀腺
羅碧/核稿編輯碘攝取與甲狀腺疾病息息相關!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表示,據統計,5成民眾容易缺碘,建議19歲以上的人每天攝取140微克,孕婦200微克,並選擇碘鹽、含碘食物(海帶、海苔、紫菜等),以及在料理起鍋前再加點鹽調味,降低碘的流失。此外,她也強調,飲食均衡搭配含碘鹽,就可攝取到足夠碘,無
-
2024-04-11 19:05
健康網》防食安問題從調味料下手 營養師授5要1不要
羅碧/核稿編輯近期食安問題連環爆,不少民眾對於自己吃的食物感到心慌,對此,營養師李立慈表示,欲降低食安風險可以使用天然辛香料取代化學調味料,例如:使用天然香精、用天然水果提味、天然蔬菜引出香味、選擇原型樣貌的香料與中藥材、用糖及白醋等低鹽調味,另建議勿攝取過多鹽分,否則增加腎臟病、高血壓、心臟等相關
-
2024-03-03 06:31
健康網》調味堅果是高鈉食物?營養師:避開「6大」飲食地雷
沈莉馨/核稿編輯對吃貨族來說,好吃的食物百百種,但高鈉食品卻隱藏在其中,你知道有哪些嗎?營養師張語希在臉書「營養師 張語希」發文表示,有6大高鈉飲食地雷要避開,分別是健康低鈉鹽、麵食類、起司、包餡食物、運動飲料,甚至連調味堅果及肉乾也是高鈉食物。她說,要記得控制鹽的使用量,維持心臟和血壓的健康。
-
2024-02-25 12:00
健康網》8種不鹹卻高鈉食物! 吐司、運動飲料都入列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都知道重鹹對身體不好,不過你知道很多不鹹的食物也是高鈉一族嗎?營養師彭逸珊為此分享8種不鹹卻高鈉的食物,包含雞絲麵、酸菜、泡菜、貢丸、豬肉乾、吐司、運動飲料、燻雞等。雖說鈉是人體必要營養素,但過量的鈉,容易使人水腫、造成腎臟負擔或血壓飆高等問題。
-
2024-01-25 12:14
健康網》超簡單電鍋料理「減醣版麻油雞飯」新手必學!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吃麻油雞飯又怕胖?營養師孫語霙在臉書專頁「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分享,減醣麻油雞飯的食譜,先將香菇洗淨後泡熱水,接著把薑切薄片並把泡好的香菇切絲,然後在鍋中放入薑片及麻油,開小火煸至薑片邊緣微捲,再加入煎熟的去骨雞腿肉、香菇、醬油繼續拌炒。在電鍋中放入糙米、花椰菜米,並加入剛
-
2024-01-08 05:30
中風糖友預防再發 均衡飲食多運動
門診來了1位自述單側手腳會麻的患者,糖化血色素高達14%,經過檢查證實是小中風。治療後,血糖雖然降了下來,患者的太太開始注意到患者有走路不穩以及認知異常,原來患者再次小中風。考慮患者的血糖以及須積極避免心血管事件再發,我改以腸泌素針劑治療,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更為理想,半年後也重回職場。
-
2023-12-25 11:56
健康網》超簡單蔬菜漢堡排 營養好吃 KO挑食寶寶!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家也有挑食的孩子嗎?農糧署分享簡易的蔬菜漢堡排食譜,選用當季蔬菜,放入洋蔥、胡蘿蔔、芹菜、蒜頭、絞肉300g、雞蛋1顆、黑胡椒、鹽、油少許。步驟先將蔬菜切丁炒熟,再混和食材抓勻,接著塑型成漢堡排,左右拍打排氣,最後熱油小火慢慢煎熱,看起來沒有菜但充滿營養的漢堡排就完成啦!
-
2023-12-24 17:15
健康網》高血壓不只吃藥 醫:少鹽、減重、運動都能改善!
葉立斌/核稿編輯高血壓要吃一輩子的藥嗎?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分享,許多高血壓患者提到高血壓,好像世界末日一樣,覺得一旦開始服用血壓藥,這輩子就停不了;但其實高血壓是「好病」,因為是少數可以靠自己努力,獲得改善的疾病,比如少吃鹹的、避免過度飲酒、減重、飲食調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甚至是做瑜珈、
-
2023-12-18 09:38
冬至湯圓掌握三大重點 闔家團圓人不圓
這週五就是冬至,許多人會依傳統習俗吃湯圓,象徵一年圓滿結束。美味的湯圓製作方法簡易、變化多元,但如果吃進過多熱量,卻可能造成體重失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范雅晴和陳芷嫻分享聰明吃湯圓的三大重點,分別是份量控制、低熱量配料和增加蛋白質含量。
-
2023-12-05 18:10
健康網》吃太鹹或不吃鹽都傷身 「鈉」助神經傳導、肌肉收縮
飲食重鹹、鈉攝取過多恐血壓偏高,但是飲食太過清淡,完全不吃鹽,也可能因血鈉太低,而出現頭暈、嘔吐等低血鈉症,營養師指出,依據衛福部建議,一天鈉的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約6克的鹽)。低血鈉恐頭暈、肌無力 嚴重恐致死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劉皓丞在國泰醫訊中指出,「鈉」參與了身體各種生理機制,也是必
-
2023-11-29 13:57
健康網》20歲歌手柯辰勳猝逝 國健署:心血管病年輕化
從選秀節目出道的歌手柯辰勳,在27日凌晨傳出於工作的飯店中猝逝,得年20歲,死因初判為心肌梗塞。近年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下降趨勢明顯,不少青壯年人口發生心血管疾病,像是年僅40歲的已故馬來西亞籍歌手艾成的胞弟艾翔,日前因心肌梗塞過世;以及在2020年,主持人「小鬼」黃鴻升因主動脈剝離驟逝,享年36歲,
-
2023-11-04 05:30
孩童愛東摸西摸? 留意觸覺失調
家中寶貝是否對遊戲時的傷害後知後覺?雙手在操作玩具或使用湯匙等工具吃飯時顯得遲鈍且笨拙?在食物及髒污沾到臉上時毫無感覺?這可能是對於觸覺反應不足及辨識能力差的反應。觸覺系統遍布我們全身,提供觸碰的感覺,幫助探索這個世界的同時保護著我們。一旦觸覺系統失調,不管是觸覺敏感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觸覺辨識造
-
2023-10-15 19:32
健康網》山藥防癌又抗骨鬆! 國健署授山藥排骨湯食譜:鹽「這時」加
山藥開胃益腎,含有多種維生素,除可幫助消化外,所含的皂苷還可防乳癌及骨鬆。對此,國健署分享,透過3步驟山藥排骨湯就能每位上桌,包含:排骨煮30分鐘撈除浮渣後,再加入山藥煮20分鐘,於起火前10分鐘加鹽調味等,讓您秋天不愁、不焦、不燥,一起來養身。
-
2023-09-26 11:21
廣式油皮月餅熱量逼近雞腿便當 中秋烤肉不焦黑較健康
中秋佳節將至,全家團圓聚在一起賞月、嚐月餅、吃BBQ是最快樂的事,台東縣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教民眾中秋飲食利用3333口訣,維持健康不發胖,快樂地度過中秋美食饗宴。衛生局表示,3333口訣,3多其一是多蔬果,烤肉建議多選用筊白筍、青椒、小黃瓜、香菇等蔬菜,並搭配當季水果,如:柚子、芭樂等,促進腸道
-
2023-09-09 22:10
健康網》「校正回歸」心血管健康 營養師授護心6重點
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外食比例高,可說是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的原因!營養師沈宛徵分享,要維持心血管健康,要調整營養的6個重點,包含攝取健康脂肪、減少攝取紅肉和蛋黃等高飽和脂肪食物、高纖飲食、避免過多的鹽、適度攝取蛋白質,並控制糖分攝入。沈宛徵在臉書粉專「懂吃動沈宛徵營養師」發文指出,據衛福部統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