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4 19:25

    健康網》本土女星自揭肺纖維化 醫籲自體免疫患者做「這檢查」救命

    羅碧/核稿編輯56歲本土女星馬妞去年曾公開分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嚴重影響其生活與工作,並自揭檢查後才發現肺部已纖維化;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併發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倘若急性惡化導致肺功能急遽下降,恐有致命風險,也是自體免疫族

  • 2025-03-31 16:28

    健康網》6旬木工耳鳴、指關節腫脹 醫查竟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1名60多歲男性木工,幾年來,雙耳好像塞住了,聽聲音時感覺悶悶的,還時常出現嗡嗡聲。講電話時,會聽不清楚,都得把音量調到最大。近1年來,不僅雙手手指關節腫脹,耳鳴愈來愈嚴重。後來,證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只是率先出現耳科病症。

  • 2025-03-25 15:27

    終結類風濕關節炎有望!英國新療法「再教育」免疫細胞

    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正推動一項突破性臨床試驗,試圖「再教育」患者免疫細胞,阻止其攻擊關節組織。這項研究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帶來新希望,或許能從根本「關閉」病灶,甚至開啟治癒之門。

  • 2025-03-24 05:30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症狀 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失能風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一發病,就會困擾患者終生。風濕免疫科醫師指出,患者的病情若在確診後1年內未能妥善控制,失能風險將是穩定控制者的4至5倍,生物製劑雖能有效控制患者症狀,甚至維持與一般人無異的正常生活,但目前健保給付條件嚴格,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放寬用藥標準。

  • 2025-03-23 18:52

    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腫成麵龜! 生物製劑助病友正常生活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後,終生都要面對整日不斷的疼痛,若未妥善控制,連正常生活都有問題。現年70多歲的賴淑惠發病後,幸運符合健保給付生物製劑的條件,得以妥善控制症狀,近年更執起畫筆,四處紀錄旅行所見所聞,不用因病放棄自己的興趣,她也提到,希望未來病友們也能及早用藥,不因病錯過生命中的任何可能。

  • 2025-01-09 20:10

    健康網》1表看懂4種關節炎差異! 醫:「它」好發女性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常常感覺關節疼痛、僵硬,卻不知道是哪一種病症?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常見的4種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50歲以上的長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30-50歲女性;痛風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男性;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青年男性,並一一說明它們發病年齡、常見症狀、發病原因、

  • 2025-01-08 19:59

    健康網》免疫疾病怎麼判斷「確診」? 醫:像辦案請找專業

    羅碧/核稿編輯後疫情時代人人都知道「確診」,新冠肺炎病毒可能過檢驗確定有沒有中獎,腫瘤癌症的患者多半是找得到身上的腫瘤,經病理醫師確認腫瘤組織中有癌細胞,就算「確診」癌症。不過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伯爵提醒,免疫疾病通常不能單看數字、數量、濃度就「確診」,免疫系統疾病要確診,得法官辦案

  • 2024-11-16 14:43

    健康網》乾眼症不會自己好!醫曝「3因素」恐加重病情

    葉立斌/核稿編輯乾眼症是相當常見的眼部疾病,那它會自行痊癒嗎?高雄諾貝爾眼科診所執行長粘靖旻於臉書粉專「粘靖旻眼科醫師/高雄屏東」發文表示,乾眼症「不會」自動痊癒。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還會更嚴重;也可能因環境而導致;而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讓乾眼症更嚴重;乾眼症有時與其他潛在健康問題有關,像是類風濕性關

  • 2024-10-17 05:30

    婦人常打破碗碟 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1位42歲婦人近來因手指關節腫痛無力,煮飯炒菜後,盛裝飯菜時,經常摔破碗碟,覺得有異求醫,經診斷婦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多個手指關節有關節炎,且雙手腕關節發炎,經免疫藥物治療,已大幅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痛苦,整個療程都有健保給付。

  • 2024-10-04 07:29

    健康網》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吃? 醫點3類飲食別碰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人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太了解,尤其是要如何飲食更是霧煞煞,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避免會加重發炎反應的食物,包括:精製糖和澱粉、紅肉和加工肉品、酒精和含咖啡因飲料。可以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蔬果、全穀物和堅果。

  • 2024-09-12 12:08

    健康網》眼睛發炎與關節炎有關? 醫:虹彩炎需重視

    葉立斌/核稿編輯眼睛發炎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感染、過敏和刺激等。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在臉書發文點出,虹彩炎(前葡萄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眼睛發炎問題,常與免疫系統疾病有關,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乾癬性關節炎等,若伴有此類不適應注意。

  • 2024-09-05 16:18

    中年男發燒就醫揪出肺纖維化 禍首竟是「乾燥症」

    職業軍人出身的50多歲江先生,一向身強體壯,每年體檢都沒問題,但今年6月發燒就醫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一查病因竟是「乾燥症」引起,不只爆瘦12公斤,肺功能更只剩下一半。醫師提醒,每10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就有1位併發肺部纖維化,「喘、咳、累」是常見症狀,應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測。

  • 2024-09-04 21:48

    健康網》類風濕關節炎恐傷心! 注意定期檢查與用藥

    沈莉馨/核稿編輯類風濕關節炎不只傷關節,還會傷心!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RA)不僅影響關節健康,還可能對全身器官,尤其是心臟,造成影響。這一慢性免疫疾病會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進而對心臟肌肉、心包膜及心血管系統造成負擔,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

  • 2024-08-20 17:11

    口水變少可能生病了! 還會蛀牙、傷口癒合變慢

    別小看「口乾」問題,醫師提醒,口乾會造成口水變少、變濃稠,不只與一些疾病相關,且增加蛀牙、口腔黏膜傷口癒合變慢風險,嚴重者還有舌頭灼熱感,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不可不慎!台北榮總家庭牙科主任吳詩韻表示,口乾原因主要與系統性疾病、一些局部因子有關。系統性疾病包含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硬皮症

  • 2024-08-18 05:30

    耳鳴拖成聽障 竟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關

    一名60歲木工,在10年前,右耳就總是聽見相當尖銳的「嘰~嘰~嘰」,持續一整天,似乎會聽見迴音,夜闌人靜時,耳鳴聲更為大。近1年來,連左耳也會聽見聲響,與人交談時,若說話速度太快,還會聽不清楚。近數月來,只要睡眠不足,兩耳就會感到悶塞,還會聽見相當雜亂的喳喳聲,感到心煩意亂。

  • 2024-06-20 21:13

    健康網》7旬嬤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 手關節變形險失能

    羅碧/核稿編輯70歲的林姓阿嬤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但她一直不以為意,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緩解關節疼痛,然而只要一停藥就感到疼痛。症狀持續1年多,阿嬤終於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

  • 2024-06-02 21:08

    健康網》溫水浴可改善風濕病不適! 醫建議1週3次

    林惠琴/核稿編輯罹患風濕疾病除了靠吃藥外,「泡湯」竟然也有效?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蔡昀臻指出,許多研究發現,溫水浴(浴療法)可以改善風濕性疾病關節發炎、慢性疼痛等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建議1週3次。根據目前各國臨床試驗的結果發現,大約進行2個月,比起單純藥物治療,的確會有顯著的症狀改善。

  • 2024-05-31 17:31

    誤診率高 莫名大小眼注意! 恐是「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症狀,由於對疾病認知不足,許多病友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協助,導致首度就醫被誤診的機率高達5成,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諮詢神經科,及早確診與治療。

  • 2024-05-27 05:30

    自體免疫疾病 8成都是女性

    「自體免疫性疾病」是指人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己體內多個器官,引起全身反應,或可能僅攻擊特定器官,如皮膚等。這種病的患者以女性居多,確切成因尚不清楚,推測與性染色體的變異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據統計,大約有100多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女性,其患者80%都是女性。這些好發於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

  • 2024-04-26 21:14

    健康網》咳、喘恐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 研究:死亡率增2-3倍

    羅碧/核稿編輯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會引發關節疼痛,還可能影響肺部!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蔡昀臻提醒,根據觀察性研究資料顯示,約有10-30%患者會併發間質性肺病,更有一項長期追蹤資料顯示,診斷出間質性肺病的5年後,肺功能顯著下降,死亡率增加2到3倍。因此看診時,若醫師問:「有沒有咳嗽或喘?」別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