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1 15:40
健康網》好好咀嚼不只助消化! 牙醫:還降失智風險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總是忘東忘西?典雅牙醫診所院長陳科維表示,記憶力不好,可不是只吃銀杏就好,也該好好留意自身口腔健康。咀嚼食物時,齒槽神經會「動起來」,向大腦傳遞訊號並刺激認知能力,所以邊咀嚼邊記東西,可以增強記憶力,甚至對背單字也有效。因此建議民眾好好咀嚼,才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2024-07-12 19:41
健康網》學齡前孩子適合帶出國嗎? 諮商師曝4好處
沈莉馨/核稿編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適合帶出國嗎?這想必是不少人的疑問,諮商心理師陳家維在臉書專頁「瑪那熊諮商心理師」發文表示,過去也曾如此懷疑過,但帶女兒去過幾次日本後,發現她在不同面向有明顯成長。分享這階段(3-6歲)的孩子出國有4個好處,包括:認知能力提升、練習獨立及提升表達能力、體力大躍進、親子
-
2024-07-11 14:07
健康網》更年期害記憶衰退? 醫打破4大迷思 別誤會了
葉立斌/核稿編輯更年期來臨,記憶也跟著衰退?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解答,正常更年期是不會影響認知功能的,但有些婦女會出現「短期」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另外,她也一併破解只有女性有更年期、停經就是更年期結束,以及補充荷爾蒙能解決一切等迷思,供民眾參考。
-
2024-05-16 19:35
健康網》黑巧克力不等於純可可! 營養師教2招投機取「巧」
沈莉馨/核稿編輯巧克力不只美味,還能預防三高、改善大腦功能,但您以為只要挑選包裝上寫黑巧克力的就可以了?營養師張益堯表示,黑巧克力不等於純可可,在台灣法規中只要可可成分超過35%,就可宣稱是「黑巧克力」,但35%巧克力還是有65%來自於糖或其他添加物,因此在挑選巧克力時,建議選擇85%以上的可可含量
-
2024-05-02 19:57
「米奇」耍心機! 研究發現老鼠竟有策略思維
老鼠常被視為實驗動物,但牠們的智慧可能遠超我們想像!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最新研究發現,老鼠在進行任務時會展現出「試探性探索」的行為,這種「出乎意料的策略性」行為,顛覆了我們對動物認知能力的理解。
-
2024-04-19 18:19
健康網》吃「酪梨」增記憶、學習力! 營養師推1料理
羅碧/核稿編輯您有沒有過說話說一半,突然忘記要說什麼?營養師薛曉晶引述國外研究指出,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類胡蘿蔔素、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等,可改善注意力、記憶力,及認知能力,並增加血清中的葉黃素濃度,因此藉此分享加入酪梨的塔可碗做法,供民眾參考。
-
2024-03-24 11:15
健康網》吃海魚長腦又好睡 營養師列4優點
羅碧/核稿編輯許多人從小就被家人鼓吹要多吃魚,書才會念得好,這觀念正確無誤!營養師林雨薇表示,海魚的魚油對發育成長階段的智商及認知能力有幫助外,對成年人的腦部也有4點好處,包括:富含維生素D、提高人體的心律變異性(HRV)、富含DHA、含色胺酸、維生素B6,因此有吃魚習慣的成年人,可以使睡眠品質更好
-
2024-01-18 05:30
中醫輔助治療遲緩兒 無痛雷射針灸助活化腦部
4歲張小弟在1歲時癲癇反覆發作,就醫查後診斷為染色體異常,造成中重度「全面性發展遲緩」,去年5月進行傳統針灸合併無痛雷射針灸治療後,癲癇發作與嚴重程度下降、認知能力明顯提升、吞嚥和咀嚼問題也改善,不太活動的雙手也出現探索性動作,逐漸培養起生活自主能力。
-
2024-01-17 15:22
4歲童罹患全面性發展遲緩 針灸活化腦部
4歲的張小弟在1歲時因癲癇反覆發作,就醫查後診斷為染色體異常造成中重度「全面性發展遲緩」,除接受早期療育,去年5月也進行傳統針灸合併無痛雷射針灸治療,現在癲癇發作與嚴重程度下降、認知能力明顯提升、吞嚥和咀嚼問題也改善,不太活動的雙手也出現探索性動作,逐漸培養起部分生活自主的能力。
-
2023-12-04 10:44
半夜在病房見到阿飄?原來是急性譫妄症作祟
68歲的李姓老翁,因呼吸喘發燒合併敗血症住進奇美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會客期間向女兒們提到半夜看到好多穿白衣服的人,深怕被帶走,平時溫和的脾氣也變得暴躁,家屬更求來平安符,穩定其情緒;院方評估後,原來他當時陷入急性譫妄的狀態,就採行「M.O.R.E A2F」照護策略,使用藥物外,同時會診復健科介入,
-
2023-06-26 05:30
邊做邊學習 增進孩子社交技巧
家長常有的煩惱:「為什麼孩子不能好好和別人相處呢?」孩子常會出手打(或推)別人、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都自己一個人、不懂得分享等,到底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孩子在7歲以前的認知發展階段是以自我為中心,加上從小互動的對象都是大人,所以習慣會以成人互動中的樣貌與人互動;因此當孩子在自然情境中,無法如在
-
2023-06-11 05:30
兒童發展遲緩 把握3歲前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對發展遲緩及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童非常重要,可以改善其預後並且增加未來獨立生活的能力。臨床上發現年齡越小,大腦的可塑性越高,尤其應該把握3歲以前,早期療育黃金期接受療育以促進潛能發展。發展遲緩是指兒童在語言表達、語言理解、認知能力、粗動作、細動作、社會情緒及生活自理等能力,顯著落後其生理年齡
-
2023-06-09 21:06
健康網》自言自語可提升認知能力! 醫揭好處:還能釋放壓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自言自語,只是有時會說出囗、有時候僅在心裏自我對話。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學會長期自言自語之後,將會提高認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能幫助整理思想、理解問題。此外,自言自語也可以幫助調整情緒及改變行為,釋放生活中的壓力。
-
2023-03-03 05:30
中醫頭皮針治療3個月 失智嬤會認人愛聊天
苗栗縣82歲黃姓阿嬤,罹患失智症10多年,經轉輾至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門診就醫,康鍾禧施予頭皮針治療,經每週3次持續3個多月的治療後,老婦人逐漸思緒清楚,不只認得周遭照顧她的人,簡單的算術加減難不倒她,也愛與人聊天有時還會幽默地蹦出令人捧腹大笑的話語,逗樂大家,復原狀況出乎意料,家人驚喜不
-
2022-08-24 18:39
健康網》心臟健康影響大腦! 專家:年輕有心血管問題晚年大腦衰退快
心臟健康除了導致心血管疾病外,還會讓大腦老化更快!據《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研究發現,在36歲時心血管健康狀況較差的人,在晚年時大腦的年齡會變得更高,此外,男性的大腦衰退速度也快於女性,該研究發表於《刺胳針長壽》。
-
2022-07-31 20:04
健康網》氣溫居高不下 外媒:恐影響心理健康
受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的影響,夏天氣溫屢創新高,炎熱的天氣不只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心理健康,據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氣溫的飆升,或其他天氣事件都會使患有精神問題的病患,情況更加惡化。報導中提到,一項由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做出的分析顯示,當月平均溫度升高1度,因心理因
-
2022-07-22 19:37
中年後爬不動、走會喘? 5個簡易測試透露健康狀況
許多人過了中年之後,開始為健康煩惱,除了定期健檢,監測健康狀況,《華爾街日報》21日列出5個醫生建議自己就能做的簡單測試,能對你的身體狀況提供有用資訊。報導指出,根據醫生說法,不妨從40、50歲開始追蹤你在這些測試的表現,因為這個年紀正是建議開始做許多老化相關疾病專業篩檢項目的年齡。
-
2022-07-20 10:45
避免寶寶過度用3C 當心影響表達造成「遲語」
「2歲的寶寶都聽得懂,但拿要拿東西卻只用手指,就是不開口說話。」一位媽媽描述小孩出現的症狀。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劉國正表示,在語言理解、認知發展或社交互動等,都能跟上同齡孩童,卻遲遲沒有開口,這樣的孩子有可能是「遲語兒」,有可能是生理或環境因素造成,但近年3C產品發展而過度使用,也是導致幼兒認知發展遲
-
2022-07-16 21:32
健康網》飲酒不只傷身還傷腦 研究:可能造成認知能力下降
酒精對於大腦的傷害眾所皆知,但酒精還會間接造成認知能力下降,根據外媒《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的報導,有一項研究表示,酒精會導致腦中的鐵堆積,進而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中共20729名研究對象的數據,包含2.7%的不飲酒者,
-
2022-05-03 21:44
健康網》睡太多太少都不好 研究:中老年人睡7小時剛剛好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睡太多與太少都不好。據《CNN》報導指出,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人們的睡眠時間少於或多於7個小時,除了會導致注意力、記憶變差以外,還會出現焦慮與憂鬱的症狀!該研究發表於《自然衰老》(Nature Aging),分析了50萬名介於38-73歲的成年人,探討他們的睡眠模式、心理健康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