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自言自語可提升認知能力! 醫揭好處:還能釋放壓力

2023/06/09 21:06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自言自語,只是有時會說出囗、有時候僅在心裏自我對話;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自言自語,只是有時會說出囗、有時候僅在心裏自我對話。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學會長期自言自語之後,將會提高認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能幫助整理思想、理解問題。此外,自言自語也可以幫助調整情緒及改變行為,釋放生活中的壓力。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自言自語是指,在沒有與他人交談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思想、感受或情緒以口頭形式表達出來。而日常生活中有3種情況,容易使人自言自語:

1.整理思想:自言自語可幫助整理思緒、表達想法,更好理解和處理內心的困擾或矛盾。

2.孤獨感:在沒有他人陪伴的情況下,自言自語可減輕孤獨感,給予一種與他人交流的感覺。

3.自我安慰:自言自語有時可以作為自我安慰的方式,幫助釋放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

長期自言自語 可提高認知能力

黃軒表示,若常常自言自語,將可能提高以下3種能力:

1.提高認知能力:自言自語可加強思考和理解能力,更好地處理複雜的問題和情境。

2.自我反思:通過自言自語可以更深入反思自己的想法、行為和情緒,「吾日三省吾身」,從中獲得洞察和成長。

3.解決問題:自言自語可幫助解決問題時,思考不同的選擇和方案,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是心理治療 也可能是病徵

黃軒說明,自言自語可以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的一部分,幫助調整負面思維模式,改變行為和情緒反應。不過喃喃自語有時仍會和精神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有關,以下為5種與自言自語症狀相關的常見疾病:

1.精神分裂症:自言自語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患者可能聽到內心的聲音或對話,並以自言自語的形式回應。

2.躁鬱症:躁狂或重度抑鬱時,患者可能會自言自語,包括內心對話、自我指令或表達情緒。

3.自閉症譜系障礙:自閉症患者可能表現出內心對話的行為,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4.大腦損傷或腦退化性疾病:某些大腦損傷或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病或帕金森病,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自言自語症狀。

5.焦慮症:某些焦慮症狀,例如強迫症,可能導致患者在內心反覆對話或自我確認。

若造成負面影響 應尋求幫助

黃軒提醒,自言自語的頻率、形式和目的因人而異,若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可能需要尋求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喃喃自語的罵人、作人身攻擊,或破壞家庭、工作和人際關係,也可能產生更多心理健康問題,例如失眠、體重下降、噁心嘔吐等,每日妄想或幻聽,認為有人在危害自己等。

不過他強調,日常生活中都會不知不覺在內心深處,或對周遭空氣自言自語,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也是在生活壓力下的自我療法,千萬不要害羞或害怕。只是少數人會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這時請記得一定要諮詢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