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9 16:28
網傳12/1起8類場所戴口罩 疾管署:錯誤、過時資訊別相信
近期社群軟體、網路流傳「12月1日起8類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訊息,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此為2020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為錯誤、過時資訊,與現行措施不符,請民眾勿上當誤信,亦請勿轉傳與散布。流傳的不實訊息為「12月1日上路!8類場所70地點“沒戴口罩“罰1.5
-
2023-11-29 12:53
50多歲女中國返台狂咳一週 下機直奔診所診斷感染黴漿菌
中國黴漿菌等呼吸道傳染病大流行,國內醫師表示,近期有一名從中國返台的50多歲女性,在一週前就狂咳不止,且咳中帶痰,甚至無法入睡,一下飛機就直奔診所,診斷感染黴漿菌,已開立抗生素治療。他坦言現在從中國返台有呼吸道症狀,都會強烈懷疑是黴漿菌,但此病存在多時,有藥可醫,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
2023-11-29 09:49
中國肺炎黴漿菌來勢洶洶 兒童、老人體弱者慎防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說明,近期中國呼吸道疾病發生率急遽上升,流行病原體包括肺炎黴漿菌、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新冠(COVID-19)病毒等,尢其肺炎黴漿菌來勢洶洶,主要受影響者為兒童,南投縣衛生局表示,肺炎黴漿菌潛伏期久不易察覺,民眾自中國返國後若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
-
2023-11-28 11:47
長新冠後遺症擾康復者 安南、奇美醫研究:Omega-3能對付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發生迄今近4年,全球步入後疫情時代。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表示,武肺致死率與重症例雖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等長新冠症狀困擾康復者,成醫界一大挑戰。他與該院研究團隊發現Omega-3脂肪酸是治療長新冠後遺症的有力武器。
-
2023-11-27 18:45
興大學者研發抗體檢測晶片 研究登頂級期刊
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健忠等研究團隊研發晶片,只要運用一滴血,能快速檢測抗體蛋白「分子條碼」,確認是否感染,包括可成功檢測武漢肺炎COVID-19病毒、抗體等,研究獲物理領域界排名世界第一的頂級期刊「應用物理評論」(Applied Physics Reviews),同時獲選為特色論文。
-
2023-11-21 14:55
疫情趨緩!國內最多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 病房更新工程完成
有國內最多負壓隔離病房的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在今年初疫情趨緩之際,斥資逾2000萬元著手病房更新工程,分階段執行,目前全部完成改善,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專責於結核病臨床醫療照護與教學研究的胸腔病院,有負壓病房有51床,為全台各醫療院所最多,前3年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
-
2023-11-21 09:27
秋冬病毒大流行 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案例增加
近日早晚溫差大,民眾應注意預防呼吸道病毒感染,除防範流感與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外,近期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案例也有增加趨勢,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日常生活除應注意勤洗手、戴口罩、有症狀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習慣外,為防範流感、COVID-19與RSV三面夾擊,接種流感、COV
-
2023-11-19 14:37
年末將近、聚會增加 苗縣府衛生局呼籲施打XBB.1.5疫苗
隨著時日推移,目前將進入歲末年終,民眾之間聯絡感情聚會也隨之增加。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統計,國內近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因接種疫苗後約需2周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呼籲民眾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
-
2023-11-18 19:42
健康網》秋冬宜補氣養肺 中醫推2漢方茶飲止咳潤肺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卻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對此,翰醫堂中醫師指出,秋冬是養肺的好時機,特別分享2款兩款養肺漢方茶做法:分別是能幫身體排毒、潤肺止咳的銀耳枸杞蓮子茶,以及具補氣健脾、延緩衰老功效的黃耆紅棗枸杞茶。
-
2023-11-18 14:26
接種BNT武肺疫苗後嚴重掉髮 中學女生獲2萬元救濟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審議小組會議紀錄,此次共審議141案,其中12案核予救濟金,其中年紀最輕的是一名10多歲的中學少女,在接種BNT疫苗一週後出現掉髮,且落髮面積相當大,經審議最後核予救濟金2萬元。根據VICP第211次會議紀錄,總計審議141案,有12案獲得救濟,包括
-
2023-11-17 20:12
中市流感疫苗打氣旺 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11/18提供4公費疫苗施打
氣溫驟降,台中市流感疫苗打氣旺盛,原採購公費流感疫苗78萬8100劑,已使用逾87%,再增購4萬劑施打,為方便市民接種公費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間創下開設逾400天的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也重磅回歸,將於明天開設至明年2月4日,每週六、日開打4種公費疫苗包括流感、新冠、肺炎鏈球菌及猴痘疫苗,免預約隨到隨
-
2023-11-14 15:39
流感威脅持續 北部4歲男童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炎」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上週新增4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均有慢性病史且未接種流感疫苗,全因併發肺炎而死亡,並新增15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年紀最小的為一名北部4歲男童,有先天潛在疾病、未接種疫苗,因出現痙攣、高燒40度,就醫快篩確認感染B型流感,住院10多天目前病況仍不穩定,持續插管治療中。
-
2023-11-13 15:28
健保點值止滑 石崇良曝:補貼方案週三拍板、明年保費凍漲
健保支付醫療院所的醫療點數「貶值」問題惡化,做1元的工作拿不到1元甚至持續減少,引發醫界反彈,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3日)表示,本週三健保會將進行提案,屆時會有正式決定,確立補貼機制原則,初步規劃調撥「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支應中醫、西醫基層、醫療院所的點值落差,這也是1
-
2023-11-12 15:42
護師真情記事》部立基隆醫院護理科主任姚文真「大前鋒」顧病人同事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下稱基隆醫院) 護理科主任姚文真,從事護理工作34年,在基隆醫院就待了30年,從921大地震、SARS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期間,她都打前鋒站上第一線,帶領護理人員建立安全照護流程,照顧好病人,她說「將心比心」大家就跟家人一樣。在武漢肺炎疫情考驗後,基隆醫
-
2023-11-12 09:50
肺炎居十大死因第三名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
今天11月12日為世界肺炎日,肺炎已高居全國十大死因第三名,而冬、春兩季為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季節,同時也是流感與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要預防肺炎除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衛生習慣,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也是最有效預防感染方法
-
2023-11-08 14:54
忍不住為高端說話! 台大醫院院長:「國產品等於不好」吞不下去
國內新冠防疫成果亮眼,但國產高端疫苗屢遭質疑,儘管受到國際組織肯定合作授權,負面聲量仍持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忍不住說,「國產品等於不好,這種我是不能吞下去」,強調台灣不只製造很多醫療儀器,更是臨床試驗的大國、品質獲國際肯定,呼籲相信科學證據、需要理性思維。
-
2023-11-07 16:14
新冠死亡率是流感5至10倍 醫:打好疫苗也可降84%長新冠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數下降,但仍處於流行期,且尚未達到高峰,醫師提醒,COVID-19死亡率是流感的5至10倍,疫苗要打好打滿,還要打最新款,可降低感染、重症及長新冠風險。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本土COVID-19上週新增221例(併發症),較前一週247例下降;
-
2023-11-06 10:55
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35歲男性病患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 Kloppel Treone 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
-
2023-11-04 14:48
疫後器捐人數回穩 醫估:今年已破300人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移植已逾30年,見證許多生命奇蹟,不過受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相較於過去每月平均20至30人捐贈,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時,單月捐贈掉到只剩下個位數,醫師認為,疫情解封後器捐人數可望回穩,預期今年累計已破300人捐贈,回到疫情前水準,不過國內對於器捐
-
2023-11-02 14:30
護師真情記事》成醫加護黃郁淳 疫期偕同僚充滿感動「一起」
今年邁入職場滿9年的成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黃郁淳,走進護理領域是因為念書時選擇科系,刪除法後確認想走醫療工作。在護理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也會遇到低潮或倦怠期,通常會排休或安排旅遊,轉換環境及心情。在休假外,也推薦大家可透過芳療紓壓,經精油功效或香氛帶來的愉悅感,能有效放鬆整天工作產生的疲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