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鎖定病毒「帽子」! 新型廣效抗病毒藥物 可望終結多種惡疾

2024/12/23 15:51

科學家已研發出一種廣效抗病毒藥物,不僅可對抗武肺病毒,還能抑制伊波拉病毒與登革熱病毒,為未來抗病毒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示意圖。(圖取自Unspalsh)

科學家已研發出一種廣效抗病毒藥物,不僅可對抗武肺病毒,還能抑制伊波拉病毒與登革熱病毒,為未來抗病毒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示意圖。(圖取自Unspalsh)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特效藥Paxlovid雖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但病毒抗藥性問題仍存隱憂。《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近日報導,科學家已研發出一種廣效抗病毒藥物,不僅可對抗武肺病毒,還能抑制伊波拉病毒與登革熱病毒,為未來抗病毒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

這項研究由美國洛克斐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圖許爾(Thomas Tuschl)教授團隊主導,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新型藥物針對病毒RNA「帽子」結構上的「甲基轉移酶」(methyltransferase),此結構能穩定病毒RNA、躲避免疫攻擊並促進病毒繁殖。與現有抑制「蛋白酶」(protease)的藥物相比,「甲基轉移酶」長期未受重視,原因在於缺乏合適藥物標靶。

圖許爾教授指出,針對「甲基轉移酶」具有多項優勢:一是病毒難以同時對「蛋白酶」與「甲基轉移酶」產生抗藥性;二是病毒與人體「甲基轉移酶」結構差異顯著,藥物可精準打擊病毒而不影響正常功能。疫情初期,團隊篩選超過43萬種化合物,最終找到可抑制武肺病毒「甲基轉移酶」NSP14的小分子化合物。此化合物經細胞實驗與小鼠實驗證實,其效果與Paxlovid 相當,並能減少抗藥性風險。

更值得注意的是,該化合物對突變病毒仍具效力,且與蛋白酶抑制劑併用可產生加乘效果。圖許爾教授強調,即使單獨使用,病毒也難以逃避其作用。此研究證實「甲基轉移酶」是新一代抗病毒藥物的潛力標靶,且該化合物副作用可能極小,因其只對病毒結構發揮作用,不干擾人體正常運作。

不過,該化合物尚未準備進行人體試驗,仍需優化其穩定性與生物利用度。團隊現正將此技術應用於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黃病毒屬(如登革熱與茲卡病毒)、M痘病毒,甚至真菌感染。這項突破為對抗多種病原體開啟新局,也為未來全球大流行提供更多應對選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