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一波大流行即將到來?專家發現「網巢病毒」家族蠢動

2024/05/28 09:43

新型「網巢病毒」或引發下一場大流行;示意圖。(圖擷取自免費圖庫Unspalsh)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德國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DKFZ)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利用最新的電腦技術發現了40種歸類為網巢病毒目(Nidovirales)的新病毒,這些「網巢病毒」可能引發下一場全球大流行。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 病原體》(PLOS Pathogens)期刊上。

網巢目病毒是一類具有 RNA(核糖核酸) 遺傳物質的病毒,而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也歸類其中。網巢病毒在脊椎動物中廣泛存在,其遺傳物質的組成和特徵使其與其他 RNA 病毒有所區別。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26日報導,前述研究由DKFZ病毒學家塞茨(Stefan Seitz)領導的國際團隊完成。在一項龐大的基因分析中,研究人員篩選了近30萬個數據集,揭示了這些新病毒種類,包括了13種新冠狀病毒。

塞茨指出,這種高性能電腦的應用,開闢了全新的研究視角,使得我們能夠分析如此龐大數據量。

這些網巢病毒在脊椎動物中廣泛存在,其基因組由 RNA組成,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研究發現,這些病毒在宿主同時感染不同病毒時,會發生基因重組,導致全新特性的病毒出現。特別是在魚類和蝙蝠中,這種基因交換尤為常見,可能改變病毒的攻擊性和傳染性。

蝙蝠被認為是多種病毒的熔爐,導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也源於此。基因重組後,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經常發生變化,增加其傳染性或改變宿主範圍,這可能大大促進病毒的傳播。

這項新方法還可應用於癌症研究,幫助檢查癌症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體內的病毒。塞茨表示,我們知道某些病毒能引發癌症,如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但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高性能電腦機技術有助於發現更多隱藏的病毒,進一步揭示它們與癌症的關聯。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