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15 21:31

    健康網》她解尿困難膀胱積尿1公升 竟子宮肌瘤長「這」惹禍

    葉立斌/核稿編輯38歲的小貞,有7公分子宮肌瘤,平時除了月經量多,並無其他不適。但最近一個月內,她兩次早上起床「想尿卻尿不出來」 只好掛急診,檢查發現膀胱裡竟積了1000c.c.尿液。回婦科門診時,發現肌瘤已長到8公分,雖僅差1公分,但體積增大4成,位置剛好壓迫膀胱出口導致尿滯留。所幸接受達文西子宮

  • 2025-01-01 21:42

    健康網》天冷男性3大泌尿問題 夜尿、不舉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寒流來襲,泌尿科掛號患者也增多。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根據自身經驗指出,天氣變冷,許多患者都會出現尿滯留、夜尿,甚至勃起功能障礙問題,有些人連吃了壯陽藥也未改善,追根究柢是自律神經失調,血管收縮減少血流供應導致。建議若有相關異常,應儘快就醫檢查。

  • 2024-08-12 14:40

    7旬翁來台旅遊突尿滯留「綠光雷射攝護腺汽化術」助通暢

    香港74歲的老翁與家人來台旅遊,離台前夕卻突然排尿困難,緊急就醫掛急診,經安排檢查,確認是因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急性尿滯留,立刻由泌尿科醫師進行「綠光雷射攝護腺汽化術」通暢尿路,讓老翁術後2天順利出院,醫療團隊並將病歷與手術紀錄,交班給香港的合作醫師,讓患者可以就近追蹤。

  • 2024-05-22 21:39

    健康網》一直想上廁所卻尿不出來?醫:恐是尿滯留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人都會有「一直想上廁所,但好像尿尿很少,或是根本尿不出來」的狀況,要小心,這可能是尿滯留的症狀!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指出,在臺灣,尿滯留是長者相當常見的泌尿道問題,如有排尿頻率增加、尿流變弱或慢滲、膀胱不適等症狀,需盡速就醫。

  • 2024-02-25 05:30

    尿失禁術後解尿困難 快就醫

    解尿困難會因病情程度,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例如需用力解尿、小便速度慢、尿流細小、解尿斷斷續續、尿不乾淨、須用異常的姿勢才能解出尿來,甚至無法解尿與尿滯留等,有時也會有頻尿和尿失禁的情形。術前慎重 問清楚成功率和併發症最近有幾個病人因解尿困難來求診,其中一位是做尿失禁吊帶手術後發生的,而且病人在手術醫師

  • 2024-02-17 19:25

    健康網》小便總是滴滴答答 醫注意「4症狀」恐攝護腺肥大

    沈莉馨/核稿編輯男性小便時感覺到灼熱、搔癢等不適感,或是尿完還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找上門。醫師王建勝表示,當出現頻尿和尿急、排尿困難、尿滯留、尿道不舒服感等4症狀,可能是身體的警訊。王建勝在臉書粉專「粗其致勝 泌尿科王建勝醫師|高雄左營三民鳳山|疝氣 包皮 攝護腺 結石 性功能專科」發

  • 2024-01-17 05:30

    長者攝護腺癌放療 保住生活品質

    75歲的陳爺爺去年因為無法排尿就醫,發現尿滯留,緊急安排導尿管排尿,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攝護癌第3期,腫瘤侵犯儲精囊,醫師考量他年紀大加上有其他癌症,因此安排他接受放射治療結合荷爾蒙療法,PSA(攝護腺癌特異性抗原)指數從30下降至0.1(標準為4),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治療應依每個病患者量身訂做,手術

  • 2023-12-02 18:03

    健康網》攝護腺肥大引尿尿危機? 醫:6症狀中1 建議手術

    攝護腺肥大一定要做手術嗎?手術有哪些選擇,以及選擇重點在哪裡?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分享,當藥物治療效果差、尿不乾淨、血尿頻繁、感染不斷、膀胱結石、腎功能變差等6種症狀出現1種,建議考慮手術,台灣的手術類型有電刀(健保)及雷射(自費),應完整了解手術後,依個人狀況,和醫生討論出最佳選擇。

  • 2023-11-22 15:49

    6旬男雙腳突然麻木無力 確診格林-巴利症候群

    60歲莊先生患有高血壓,平時定期服藥,偶會出現下背痛合併左腳麻,通常休息幾天就會好,最近腸胃炎康復後,左腳突然出現麻木感,短短幾天延伸至右腳、大腿,無法使力,需扶著牆壁才能緩慢行走,就醫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接受血漿置換及藥物治療,3個月積極復健訓練後,才恢復力氣。

  • 2023-09-10 05:30

    健康聚寶盆》尿不出來說不出口 7旬翁拖到要手術

    在泌尿科臨床上有許多案例是因為年長者身體不適,礙於面子或不想麻煩子女,所以不敢說出來,導致病情一再延後,到醫院診治時,已經嚴重到需透過手術改善。因攝護腺肥大 造成尿滯留曾有一名70歲老翁,尿速緩慢、斷斷續續已持續半年以上的時間,之後突然開始出現沒有辦法排尿的情況,瞞著子女獨自到醫院插尿管排尿,經檢查

  • 2023-06-13 17:44

    女性頻尿、小便滴滴答答 可能「原發性膀胱頸阻塞」作祟

    不少女人都有頻尿或小便「滴滴答答」的困擾,醫師指可能是「原發性膀胱頸阻塞」作祟,須以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才能確診,治療方面可先嘗試「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若療效不佳,再進行內視鏡膀胱頸切開術。義大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俊賢表示,該院泌尿科統計發現,女性因難治型頻尿、急尿、解尿不順、尿失禁而接受尿路動力學評估

  • 2023-05-11 18:40

    李家同攝護腺癌》解尿不順別輕忽 醫:病灶良惡難辨 有症狀應就醫檢查

    85歲作家李家同今(11)日於個人臉書發文,表示確診攝護腺癌,尚未確定癌細胞是否擴散,但目前無任何不適。醫師指出,50歲以上男性的攝護腺增生,常出現解尿不順、夜間頻尿、排尿不全或尿速減小等症狀,這些現象從臨床症狀往往無法區分良性或惡性攝護腺病灶,建議接受直腸指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超音波等

  • 2023-03-30 15:09

    9旬翁攝護腺肥大難排尿 靠攝護腺支架恢復正常

    高齡93歲的張先生攝護腺肥大多年,常因急性尿滯留反覆進出醫院,每次都可導出超過1000cc尿液。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容易併發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甚至影響腎功能。攝護腺支架治療放置風險較傳統手術低,手術時間短、甚至無傷口。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林儒廷說,年長男性幾乎都會遇到攝護腺肥大,年紀越大症狀越

  • 2023-03-13 14:48

    健康網》60歲以上男性過半數攝護腺肥大 中醫揭3招提早預防

    「少年噴過山,老來滴到鞋。」男性小便頻繁、小便短少、刺痛,甚至尿滯留、尿失禁,都是常見前列腺肥大(或稱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櫂瑔指出,據統計,60歲以上男性超過半數罹患良性攝護腺肥大症,80歲以上男性更高達9成。應均衡飲食、避免久坐,並規律小便、不憋尿,才能預防攝護腺肥大。

  • 2023-01-31 11:09

    健康網》天氣冷易發生急性尿滯留! 醫:嚴重恐需洗腎

    近期寒流接連報到,有些民眾感覺天氣越冷就越尿不出來。醫師說明,天氣冷會影響血管收縮、肌肉組織及免疫系統,而容易導致急性尿滯留,可能造成尿液逆流,增加腎盂內壓力、影響腎臟功能,嚴重的話恐需洗腎。他提醒,若突然出現不能排尿的症狀,且伴有疼痛、尿道感覺不適和排尿不暢,應迅速就醫治療。

  • 2021-12-08 18:09

    健康網》攝護腺肥大術後無法解尿? 醫:遵守「這些」能順利排尿

    攝護腺肥大患者,為了改善排尿而手術,卻發現術後反而尿不出來?醫師表示,機率僅2至5%,且糖尿病、中風、脊髓損傷等都是術後暫時性尿滯留的高風險族群,但術後只要遵守幾個原則,有9成最終是可以順利排尿。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在臉書粉專「健康科技最前線 泌尿外科侯鎮邦醫師」發文分享案例指出,一名患者

  • 2021-10-20 13:22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 動脈栓塞術助解放

    台中65歲蔡先生,因攝護腺肥大造成急性尿滯留,10年來反覆出現排尿困難、夜間頻尿,甚至出現血尿的狀況,因排斥開刀放置導尿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醫後醫師建議接受「攝護腺動脈栓塞術」治療,一週後就完全擺脫尿管順利解尿,讓他開心的說:「彷彿從地獄到天堂」。

  • 2021-06-27 19:00

    健康網》總是覺得尿不乾淨? 食藥署:當心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但有些男性40歲之後就會出現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等困擾;隨著年紀增加,症狀也會愈來愈明顯,雖不致命,卻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食藥署表示民眾若出現尿滯留、尿液回流等狀況,可能導致膀胱發炎、傷害腎臟功能或引發尿毒症,民眾應提高警覺。

  • 2021-06-13 05:30

    《健康聚寶盆》 77歲嬤積尿1公升 竟是跌倒骨折沒說

    77歲張奶奶最近常感到下肢無力,日前突因高燒送醫,檢查後發現膀胱異常腫脹,且腎功能不佳,經置放尿管後果然引流出約1公升尿液,但拔除尿管後仍無法自行排尿,進一步經MRI檢查,才發現是壓迫性骨折導致排尿神經遭壓迫,引發急性尿滯留,經考量奶奶意願後決採取置放尿管,解決積尿之苦。

  • 2020-11-17 05:30

    老翁吃感冒藥「卡尿」 「急性尿滯留」併發急性腎衰竭

    91歲的鄭伯伯最近因為輕微感冒,連續多天服用感冒藥,導致腹脹且兩天無法進食,家屬趕緊帶他至醫院看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膀胱脹如一顆柚子大,已經壓迫胃部及腸道,抽血報告顯示,肌酐酸指數飆高,診斷為急性尿滯留引起的急性腎衰竭,趕緊置放尿管,當場排出超過1公升的尿液,患者也於幾天後恢復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