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30 10:27

    成大發現抗癌新機轉:強化免疫療法、提升T細胞攻擊腫瘤力

    成大團隊在癌症研究有重大突破!歷經近4年研究,成功解析人體免疫反應中重要角色T細胞內的去泛素酶USP24新機轉,可殺死癌細胞,效果比現有最先進的免疫療法還好,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進步》(Scinece Advances)上。該期刊是知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旗下成員之一,在相關領

  • 2025-04-27 14:16

    健康網》病毒疣長臉上 MMR疫苗注射患部除病灶

    黃宜靜/核稿編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除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外,竟還有其他神奇功效!彰濱秀傳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分享個案,有患者來領MMR疫苗,但不是要打手臂,而是醫師要直接注射臉部病灶上,因為她感染頑固型病疣,一般治療無效,只好採「病灶內免疫治療」。

  • 2025-04-17 20:20

    獨家》健保會議拍板擴大給付免疫治療 3癌患者最高年省192萬元

    力拚癌症死亡率下降3分之1目標,健保給付積極接軌國際標準,針對不少癌友引頸期盼的免疫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鬆口將擴大給付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證實,相關提案已於今(17日)在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健保署預估受惠人數上看3400人,病人一年最高可省192萬元

  • 2025-02-06 05:30

    治療「泌尿上皮癌」 「免疫+標靶」逆轉病症

    55歲林先生因血尿就診,檢查確診為膀胱泌尿上皮癌4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和腦部,轉診至成大醫院做化學治療仍成效不佳,且反覆感染肺炎多次住院。醫病討論後,改為自費的免疫與標靶組合治療,腫瘤縮小,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改善,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 2024-11-07 14:43

    高價CAR-T治癌健保已付逾3億 石崇良:第2家藥廠將送件

    原本癌友自費要價上千萬元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去(2023)年11月納入健保給付至今滿週年,累計59人申請有42人通過,健保已付3.4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今(7日)透露,有第2家藥廠準備向食藥署申請CAR-T藥證,預計可同步申請健保給付,最快取得藥證後半年內納保,未來政府也將與廠商討論爭取細胞製

  • 2024-10-23 12:21

    白血球遭腫瘤策反!榮陽交團隊揭關鍵機轉 有助克服肺腺癌抗藥性

    肺癌名列國人癌症發生率、死亡率第1位,腫瘤轉移與抗藥性更是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陽明交大與北榮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當肺腺癌患者特定基因表現較低時,腫瘤會分泌特殊物質,使嗜中性白血球不再攻擊腫瘤細胞並協助腫瘤生長,但通過「CXCR2拮抗劑」可阻止此一過程,有望成為未來治療方案。

  • 2024-10-17 12:00

    汪建民肺腺癌逝》專家談診斷與療法:早期發現最重要

    相關新聞請見汪建民肺腺癌逝》台灣肺癌2個世界第1 醫:與體質有關健康網》台灣女性肺癌罹患率是美國數倍 醫指空污油煙是主因葉立斌/核稿編輯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4期不幸於7日過世,享年56歲。招名威表示,肺腺癌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癌症之一,且常見於不吸菸的人,偏向工作高壓的人以及女性、年輕人。肺腺癌是全球主要

  • 2024-10-08 14:20

    23歲男常流鼻血 一查驚見腫瘤鼻咽癌第4期

    台中23歲蕭姓男子,去年12月起右側鼻孔反覆出現流鼻血症狀,多次前往診所治療都不見好轉,前往醫院就醫經鼻咽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腫瘤,確診為「鼻咽癌第4期」,經採用「化學放射治療」與「免疫藥物治療」,順利康復且無殘留癌細胞,目前定期門診追蹤中。

  • 2024-09-26 16:49

    台灣肺癌死亡率高於日韓 專家曝關鍵

    肺癌是癌症最大殺手,國內每5個癌症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是因肺癌死亡。《經濟學人智庫》最新「台日韓肺癌防治評比」報告顯示,台灣肺癌死亡率不僅高於日本、韓國,也超過全球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參與評比報告的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今(26日)指出,台灣在「藥物可近性」的評比只拿到中等,遜於日、韓,健保給

  • 2024-09-06 18:36

    健康網》降低直腸癌局部復發風險 多專科團隊謀最佳療效

    羅碧/核稿編輯52歲的王先生在45歲時,罹患第3期直腸癌,先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後才手術,手術後的病理期別為第1期。手術後繼續做化療,總共完成12次的化學治療。昨天他出席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簡稱和信醫院)舉辦的《全彩圖解 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新書發表會分享親身經歷,並感謝醫療團隊的細心治

  • 2024-08-28 09:45

    發燒1週 竟是罹患腎臟癌第4期

    70歲的蘇先生有高血壓病史,2年前反覆發燒1週,就醫診所也未退燒,上腹疼痛掛急診,發現是急性膽囊炎,進一步檢查發現左側腎臟有10公分腫瘤,轉移到肝臟、胰臟,罹患腎癌第4期,手術切除膽囊、左腎,及部分胰臟、肝臟,術後持續進行標靶治療,至今2年病況穩定、未惡化。

  • 2024-07-24 05:30

    胃癌4期轉移肝臟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癒

    66歲徐姓婦人有貧血問題,每年皆健檢,日前突然上腹痛、解血便、呼吸急促就醫檢查,竟為胃癌4期並轉移到肝臟。經住院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3個月肝臟轉移及胃腫瘤即幾乎消失,症狀緩解。醫師呼籲晚期胃癌病患不要放棄,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有機會翻轉胃癌。

  • 2024-07-23 09:53

    婦人突上腹痛、血便是胃癌4期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癒

    66歲徐姓婦人有貧血問題,但每年皆健檢,日前突上腹痛解血便、呼吸急促,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竟為胃癌4期並轉移到肝臟。經該院副院長、一般外科醫師余政展安排住院,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3個月肝臟轉移、胃腫瘤幾乎消失,到達完全緩解。余政展呼籲晚期胃癌病人不要放棄,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有機會翻轉胃癌。

  • 2024-07-19 20:00

    柬埔寨神經母細胞瘤重症病童 來台搶救一線生機

    柬埔寨5歲男童小莫2年前,發現罹患嚴重類型神經母細胞瘤,在新加坡治療2年,仍不斷復發,今年4月輾轉來台尋求治療時,一度因腦部腫瘤壓迫昏迷,經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緊急放化療,病情好轉,為避免再復發,計畫進行GD2抗體免疫治療,搶救一線生機。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為男童展開募款,獲企業捐助130萬,雖不足

  • 2024-07-19 15:39

    每2人就有1人是晚期! 肺癌治療陷「要錢還是要命」難題

    肺癌病例中有7成是肺腺癌,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可使用健保提供的標靶治療,但仍有30%的無基因突變患者需自費,才能接受符合國際指引的治療,病友陷入經濟壓力與延續生命的抉擇,國內兩大醫學會及病友團體疾呼,台灣應跟上國際指引,給付免疫藥物合併治療,實現健康台灣的目標。

  • 2024-07-06 21:59

    健康網》早期肺癌易復發 免疫藥物輔助來降低機率

    林曉雲/核稿編輯肺癌在癌症發生率和死亡人數都居首位,自從政府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後,越來越多病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仍有一半以上病人在術後兩年內復發,讓人提心吊膽。目前針對「早期,無基因突變肺癌」已有更新的治療策略,透過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可以更有效地減少復發機會。

  • 2024-06-25 14:56

    老闆拚酒釀肝癌 10年來頻復發!醫6招助續命

    台中72歲張老闆年輕時應酬喝酒拼業績,不料10年前腹痛就醫查出罹患肝癌,手術切除後恢復健康;但幾年前又發現肝癌復發,且腫瘤靠近心臟位置,只能以栓塞、放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所幸成效極佳,沒想到日前三度復發,評估後改採燒灼、免疫療法控制病情,出院後維持生活品質,讓他直說:「相信醫療團隊,活著就有希望!」

  • 2024-06-24 10:53

    8旬婦肺麟癌4期 雙免疫治療2年病況改善

    80歲的楊婆婆由女兒陪同,出席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分享會,她4年前因為喘和咳血,被診斷為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4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病況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再吃任何腫瘤的藥物,她特別送花感謝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和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兩位醫師。

  • 2024-06-20 05:30

    33歲OL罹最惡乳癌自費搶命 醫籲免疫治療納健保

    台灣乳癌死亡率維持在高原,乳房外科醫師認為,無法下降的原因可能與健保給付的治療指引仍未跟上國際有關,尤其被稱為「最惡癌症」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在手術前的免疫治療仍未獲給付,呼籲健保署研議給付措施,幫助患者降低復發率與死亡率。33歲的陳小姐在2年前意外摸到異物感,檢查後發現0.5公分的腫瘤,並確診為早期高

  • 2024-06-19 15:12

    乳癌死亡率高原期!醫籲早期免疫治療介入

    乳癌仍居於女性癌症死因第1位,且近年來死亡率維持在高原,乳房外科醫師認為,乳癌死亡率無法下降的原因可能與健保給付的治療指引仍未跟上國際有關,尤其被稱為「最惡癌症」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在手術前的免疫治療仍未獲給付,呼籲健保署研議給付措施,幫助患者降低復發率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