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0 20:40
花蓮癌末翁圓夢辦「生前歡送會」 深情告白妻子親友動容
花蓮66歲阿清哥抗癌13年,去年底病情惡化,在生命最後一哩路,想跟親友好好道別。曾任安寧居家護理師的女兒,特別舉辦「生前歡送會」,讓父親在生命最後階段與親友道別。阿清哥送給妻子新機車,取名為「阿清號」,並深情告白「未來車發不動,至少還能罵我『臭阿清』」,一句話感動全場親友。
-
2025-01-20 16:00
首篩大腸癌有驚喜! 竹縣辦抽獎催篩
新竹縣50歲以上到74歲的縣民,還有6萬多人還沒做過大腸癌篩檢,偏偏這個疾病是新竹縣10大癌症發生率的第3名。因此縣府衛生局即日起到今(2025)年10月31日為止,為前述族群舉辦「守護腸道好運到」抽獎活動,只要是設籍新竹縣、50歲到74歲在各醫療院所完成糞便潛血首篩的縣民,或經定期篩檢為陽性能在前
-
2025-01-20 15:44
喝酒致癌新發現! 專家揭密5大機制
美國每年有10萬人因飲酒罹癌,其中2萬人不幸病逝,使酒精成為繼菸品、肥胖之後的第3大可預防致癌因素。《生活科學》(Live Science)最新報導指出,科學家已發現酒精透過至少5種不同機制引發癌症,且飲酒量愈大,罹癌風險愈高。美國衛生總署更在今年初發布諮詢報告,呼籲在酒精飲料標籤上加註警語。
-
2025-01-20 09:32
健康網》地瓜葉抗癌! 嬤「1吃法」搭蘋果大降肝癌指數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阿嬤在一年多前胎兒蛋白指數(肝癌標記)曾高到4935,在每天食用燙熟、拌鹽、拌橄欖油的地瓜葉,加上每天吃蘋果,讓肝癌指數降為5點多(正常值小於10),且已連續4次抽血胎兒蛋白指數都5點多,維持在正常值已經超過一年,連醫師也驚呼神奇。
-
2025-01-19 20:44
健康網》HPV疫苗防癌防菜花! 醫:不分男女9-45歲即可接種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國人施打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意願也日漸增加。泌尿科醫師施冠偉指出,9-45歲皆可施打,且建議男女都接種,男性接種能防頭頸癌、肛門癌、陰莖癌;女性接種能防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此外,還能共同預防得到菜花的風險。
-
2025-01-19 12:34
健康網》喝茶防癌? 醫點名「2類」效果較佳 薑茶上榜
黃宜靜/核稿編輯常聽到喝茶防癌,但茶品百百種,該選哪種茶呢?預防醫學醫師張適恆指出,傳統茶飲中的茶多酚—兒茶素被認為是防癌關鍵成分,隨著發酵程度逐漸被氧化,變成茶黃素、茶紅素,因此發酵最輕者,也就是綠茶之兒茶素含量最多,防癌效果最佳。另外,草本茶也具防癌效果,如薑茶、肉桂茶及洋甘菊茶,不過後2種茶與
-
2025-01-19 05:30
65歲嬤長鬍冒體毛 卵巢腫瘤惹的禍
65歲廖姓阿嬤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多年,最近突然長出茂盛鬍子、體毛,嚇得她趕緊就醫檢查,結果抽血報告顯示睪固酮嚴重過高,進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卵巢有一腫瘤,臨床上懷疑此腫瘤就是分泌雄性素的原兇,經轉介婦產科安排手術切除後,證實是分泌雄性素的卵巢良性腫瘤,術後她的睪固酮下降至正常,鬍子也不再長出來,
-
2025-01-16 14:11
年輕型大腸癌攀升高於日韓 公費篩檢下修至40歲有家族史
國內年輕型大腸癌發生率上升,甚至高於英美日韓等國,因此今(2025)年起公費篩檢對象由原本提供50至74歲族群,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診斷為大腸癌的具家族病史者,可接受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守住存活機會。
-
2025-01-16 11:18
健康網》酒、紅肉、加工肉增大腸癌風險 研究:補鈣降17%
葉立斌/核稿編輯喜歡小酌、吃紅肉或者加工肉品的人要當心,英國一項追蹤超過16年的研究顯示,這3項飲食習慣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同時發現攝取鈣(特別是來自乳製品)與大腸癌風險呈現顯著負相關,如每日增加約300mg的鈣,風險下降17%。
-
2025-01-16 10:10
健康網》42歲男罹「賈伯斯病」 核醫新療法精準縮小胰、肝腫瘤
羅碧/核稿編輯1名42歲男性因頻繁低血糖、冷汗及顫抖到三總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胰神經內分泌瘤(胰島素瘤),因胰臟腫瘤已轉移到肝臟,無法手術,拉受體抑素注射及標靶治療3個月,仍頻繁低血糖,無法下床,經自費接受PRRT(肽受體放射性核種治療)7週後,血糖恢復穩定,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完成4次注射後,腫瘤病灶
-
2025-01-13 17:38
彰基真人布袋戲cosplay宣導癌篩 「笑」果十足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學中心今天(13日)舉辦癌症篩檢宣導活動,現場為民眾提供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乳癌及肺癌等癌症篩檢,向陽關懷舞劇團還以真人扮成布袋戲cosplay,藉誇張吸睛的道具及精彩演出宣導,果真吸引民眾停下腳步,「笑」果十足。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今年很多癌症篩檢的年齡與資格都放寬,比如大腸
-
2025-01-13 16:59
7旬婦乳癌3期又轉移 雙標靶藥加化療有效打擊腫瘤
72歲林姓婦人於幾個月前在右胸摸到腫塊,起初不以為意,不料腫塊隨著時間變大,同時更發現右側腋下也出現腫塊,求診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為患者做粗針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確認為HER-2陽性的右側乳癌近5公分大,電腦斷層檢查更發現合併有右側腋下淋巴結轉移腫瘤,初判罹患第3期乳癌。
-
2025-01-13 16:38
嘉市補助婚後孕前健檢 完成4癌篩還可抽好禮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年起擴大公費癌症篩檢、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對象,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響應中央政策,加碼篩檢獎勵,即日起到6月,符合資格民眾完成四癌篩檢,可抽家電、禮券等好禮;嘉市並推動「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補助」,鼓勵已婚、還未生育市民孕前評估生育風險,孕育健康下一代。
-
2025-01-13 13:24
強化肺癌擴大篩檢 立委林俊憲盼落實「健康台灣」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今日偕同台灣癌症基金會於立法院召開「健康台灣,肺癌存活率倍增」記者會,共同提倡肺癌擴大篩檢、加速接軌國際治療。林俊憲表示,期盼落實賴清德總統的「健康台灣」政見,讓我國2030年降低1/3癌症死亡率,並達成肺癌存活率倍增的目標。
-
2025-01-12 13:55
鈣質是腸癌剋星! 研究:每日1杯牛奶或降14%風險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鈣質攝取與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風險有關。一項針對超過50萬名女性進行的大型觀察性研究,顯示每日攝取足量鈣質,或可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而每日1杯牛奶可能就是個好選擇。科學網站《ScienceAlert》報導, 這項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
2025-01-11 17:09
揪出早期肺癌還不夠!專家:健保納入免疫治療提升晚期存活率
全台每年新增約1.8萬名肺癌患者,其中半數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從2022年7月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效揪出家族史及重度菸癮患者,不過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直言,若要實現總統賴清德提出的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僅靠篩檢發現早期病例,短期內難以顯著
-
2025-01-11 05:30
肝細胞特異性顯影劑 發現早期肝癌新利器
1名65歲肝硬化男性接受長期規律追蹤,但最近數月抽血檢查中,甲型胎兒蛋白(AFP)逐漸升高,疑似患有肝臟腫瘤。經使用肝細胞特異性磁振造影顯影劑後,發現早期原發性肝癌(圖1)。病人隨後接受手術切片和治療,目前已出院回家,恢復門診追蹤,抽血檢查顯示一切正常。
-
2025-01-10 19:42
婦科手術不留疤 陰道自然孔洞微創手術切除子宮頸癌
54歲邱小姐遠嫁日本,去年3月在日本確診子宮頸原位癌後,隨即進行接受子宮頸圓錐切除後,並定期接受檢查,於12月再度被診斷出原位癌復發,回台後攜帶日本醫師所開具的轉診單至屏東醫院婦產科求診,醫師評估後,採用經陰道自然孔洞內視鏡子宮切除手術,不但沒有腹部傷口,術後疼痛輕微,而且復原快速,手術隔天即康復出
-
2025-01-10 15:01
健康網》黃豆防骨鬆又護膚! 學者:不會增加婦癌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女性聽到黃豆中的「植物雌激素」時,心中不免擔憂:「吃黃豆會增加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事實上,這些恐懼來自於誤解,而非科學證據。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結構雖然類似人體雌激素,但功能卻完全不同,並不會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風險;不只如此,黃豆能防骨鬆、維持皮膚健康
-
2025-01-10 14:13
苗栗市免費大型健康篩檢1月12日 檢查有禮品
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大死因排行,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死因之首。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結合苗栗市公所、苗栗市民代表會、苗栗市衛生所與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資源,將於12日早上7點半至上午10點半在中油紫園禮堂辦理免費大型健康篩檢活動,盼為苗栗市民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