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5 05:30
打牌手氣旺強憋尿 63歲婦憋出急性膀胱炎
過年和親友相聚打牌,小心別為了怕轉運憋尿,反而傷身。1名63歲趙姓女子打麻將時,手氣太旺,擔心中途上廁所會轉運,壞了手氣,強憋尿意數小時直到散場。隔日卻出現頻尿、小便疼痛、下腹脹痛等不適症狀,就醫才知竟憋出急性膀胱炎。阮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李宗熹指出,趙女就醫時告知一直覺得尿急跑廁所,但很用力才解出一
-
2024-11-19 20:14
健康網》尿尿疼痛≠泌尿道感染 結石、外部刺激上榜
羅碧/核稿編輯尿尿疼痛未必全是泌尿道感染!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醫師高銘鴻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指出, 很多人在泌尿道出現問題的時候,第1個發現的症狀就是尿尿的時候會痛,泌尿道感染是很常見的原因,需要馬上看醫師。但尿尿疼痛除了泌尿道感染外,性病、膀胱炎、尿道結石、過敏或刺激物反應、男性前
-
2024-11-16 05:30
血尿、子宮肌瘤突翻1倍大 婦「子宮全切」重拾健康
47歲廖小姐近2年飽受膀胱炎、血尿纏擾,去年還摸到腹部有顆乒乓球大小腫塊,前往台中市烏日林新醫院檢查,發現2顆原為3公分的子宮肌瘤,迅速增大1倍,有6公分,所幸經腹腔鏡子宮全切手術,摘除子宮,並確認肌瘤為良性,術後恢復良好。烏日林新醫院婦產科醫師方仁蔚說,台灣每4名女性就有1人有子宮良性或惡性肌瘤問
-
2024-11-15 14:33
台中4旬婦子宮肌瘤迅速擴大 4度急診、子宮全切保命
大肚區47歲廖小姐近兩年飽受膀胱炎、血尿纏擾,在1年內4度因血尿急診就醫,廖女去年在家摸到腹部有顆乒乓球大小腫塊,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檢查驚覺兩顆子宮肌瘤長到3公分,由超音波追蹤發現肌瘤迅速增大1倍,所幸經腹腔鏡子宮全切手術,摘除子宮並確認肌瘤為良性,術後恢復良好。
-
2024-09-14 20:47
健康網》女性反覆感染尿道炎 中醫授「預防8重點」
沈莉馨/核稿編輯尿道炎是許多女性困擾的問題,因為它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作,找不到好的控制之道。雲玥中醫診所中醫師朱育葳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如多喝水、不要憋尿、貼身衣物通風透氣、親密關係前後注意清潔、保持良好睡眠習慣、避免辛辣物等,便能降低反覆感染機率。
-
2024-08-08 21:45
健康網》愛愛後反覆尿道炎? 醫:做5件事預防
羅碧/核稿編輯有些人發現在性行為後,會反覆出現尿道炎,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表示,想要避免發生這種困擾,要記得事前清潔、避免舔到肛門附近、事後立即排尿、注意性行為衛生、事後要護理。戴槐青在臉書專頁「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新北三重永和好幸福體系 總院長」發文指出,性行為前一定要清
-
2024-06-23 21:32
健康網》小便總是滴滴答答 醫教5招防攝護腺肥大
沈莉馨/核稿編輯你也有這種尿滴答滴答,甩不乾淨的困擾嗎? 除了可能是膀胱無力之外,也有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所造成。高雄博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建勝分享預防5招,包括:減壓生活及培養愉快身心、避免長時間固定同樣姿勢、杜絕憋尿及適當補充水分、多攝取含鋅及含茄紅素食物、及時尋求專業協助。
-
2024-06-11 21:29
健康網》又濕又熱當心泌尿道出問題 這3種疾病最常見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灣的夏天又濕又熱,在這種天氣下泌尿道系統最容易被影響,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表示,每到夏天診所總是排滿人,最常見的3種疾病分別為:泌尿道結石、尿道炎、膀胱炎,如果真的出現這些問題,記得趕緊就醫。戴槐青在臉書專頁「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新北三重永和好幸福體系 總
-
2024-03-23 14:35
健康網》常跑廁所是膀胱過動症嗎? 醫曝「尿量」為關鍵
羅碧/核稿編輯1名5旬男子與友人出遊,結果一上車就想尿尿,旅途中不斷需要找廁所解放,頻尿的狀況導致旅遊品質下降,懷疑是膀胱過動症。義大醫院泌尿科醫師黃維倫表示,一般來說,每2到3小時解尿一次屬於合理的範圍,不過很頻繁地想上廁所,而且每次尿量都很少(約100ml,相當於一瓶養樂多),就表示有頻尿的問題
-
2024-02-13 19:01
健康網》排尿痛4種可能 醫:女性要更當心膀胱炎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少人都有過排尿疼痛經驗,泌尿科醫師王建勝在臉書「粗其致勝 泌尿科王建勝醫師|高雄左營三民鳳山|疝氣 包皮 攝護腺 結石 性功能專科」發文指出,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狹窄、膀胱結石等原因,都可能引起排尿疼痛。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尿道感染,及患上膀胱炎。
-
2024-01-09 05:30
糖尿病傷口潰瘍引骨髓炎 高壓氧治療助改善
70歲羅姓老翁有糖尿病史卻控制不好,日前右腳底出現一個潰瘍傷口,沒想到傷口越來越嚴重還化膿,前往診所就醫,醫師擔心持續惡化恐導致截肢,趕緊轉診到醫院骨科,檢查發現潰瘍已造成骨髓炎,但因糖尿病造成周邊血液循環不良,雖接受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醫師安排接受高壓氧治療,不但骨髓炎改善,傷口的範圍也顯著縮小,
-
2023-12-12 14:23
32歲女反覆泌尿道感染 中醫以清熱利濕調理大改善
一名32歲王小姐,因工作繁忙,長期憋尿,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而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及睡眠,日前求診台中榮總灣橋分院傳統醫學科,經以清熱利濕的中藥方調整,同時適度攝取蔓越莓、健康醋等食物,泌尿道感染情況大有改善,不再反覆發生。王小姐說,工作繁忙而長期憋尿,反覆發生排尿灼熱、疼痛及排尿頻繁,每次都自行至藥
-
2023-11-16 21:02
健康網》女性激情前後喝杯水! 醫授3招杜絕「蜜月膀胱炎」
歡愉的性行為後,卻出現解尿次數增多、排尿時灼痛且膀胱裡好像老是有尿意,要解又解不出來等不適症狀,令人很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指出,這種因性行為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稱作「蜜月膀胱炎」,分享3方法幫助預防,包含:加強清潔、增加排尿,並且多喝水,性行為前後都喝一杯,防範細菌感染。
-
2023-11-07 19:22
健康網》天冷注意泌尿道! 醫列5常見病症:刺激食物易讓尿道感染
許多泌尿道疾病好發於冬天,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醫師高銘鴻提到,因天氣、飲食習慣等因素改變,使得容易出現尿道感染、尿路結石、膀胱炎、勃起功能障礙,以及尿失禁問題。其中像是冬天愛吃的鍋物多為刺激、燥熱的食物,可能會刺激尿道,造成尿道感染,建議足夠水分攝取,並隨時適當清潔私密部位,降低感染風險。
-
2023-10-17 16:57
健康網》膀胱有事都不「說」! 醫揭4大膀胱癌成因
膀胱癌為泌尿系統惡化疾病之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提到,膀胱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容易無法察覺,因此若是有長期吸菸習慣、長時間接觸化學物質,或是本身患有慢性膀胱炎,以及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應特別注意膀胱相關問題,以免罹患膀胱癌。膀胱癌復發機率高
-
2023-08-09 07:30
健康網》別輕忽泌尿道感染 醫: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多數人都會以為泌尿道感染發燒、發炎情況自己會好,而忽略就醫時間。維尚泌尿科診所院長白彝維提醒,當出現發燒、腹痛、頻尿、噁心、腰疼、畏寒、血尿等症狀,都代表情況已很嚴重,千萬別延遲治療,應盡速就醫。此外,初期症狀輕微時,很多人會不以為意,多喝水及補充蔓越莓,但這2種方法都是日常保健方法,並不能取代醫療
-
2023-04-24 05:30
放療副作用多 中醫調理降低不適
75歲王先生罹患攝護腺癌,準備接受放射線治療,但很擔心身體承受不住副作用,前往台南市立醫院就醫,希望藉由中醫調理降低放療副作用的不適。在中西醫團隊合作下,王先生病情得到改善,且順利減少放療期間的不舒服,可繼續從事熱愛的活動,維持生活品質。台南市立醫院指出,攝護腺癌放療常見的副作用有疲累、下腹或下背皮
-
2023-01-20 13:25
健康網》醫列利尿食物! 春節返鄉、出遊塞車憋尿 小心膀胱炎
春節假期許多人規劃返鄉、出遊,然而因長途塞車,當塞車又遇尿意來襲,只能久坐在小空間內,無法順心如廁。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提醒,憋尿過久容易引起急性膀胱炎和尿道感染,因此當遇到塞車時,建議避免利尿飲品、減少吃利尿食物,以及不攝取辛辣、重口味、油膩食物,以降低大量喝水解渴的機會。
-
2022-10-25 15:21
影帝楊群膀胱癌病逝》醫提醒:多吃黃綠色蔬果 多喝水
曾2度獲金馬獎影帝資深影星楊群(原名楊鵬舉),昨天凌晨2點因膀胱癌病逝美國洛杉磯,享壽88歲。楊群與膀胱癌纏鬥一年半,近期病況惡化癌細胞擴散至肺部,雖就醫仍不敵病魔。醫師提醒,預防膀胱癌要「3不、2要」,就是不憋尿、不發炎、不接觸致癌物質,多吃黃綠色蔬果及多喝水。
-
2022-10-03 05:30
健檢血尿無症狀 顯微檢查揪病灶
門診護理長帶著一位剛出社會的親戚小美來到門診,表示入職健康檢查顯示有血尿,很緊張地跑來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小美表示從沒有看過尿液呈現紅色,排尿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仔細看其尿液檢查顯示OB++、RBC:4-10,再做一次尿液檢查,結果這次是完全正常,腎臟超音波及腹部X光也無任何異狀,緩解了小美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