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4旬婦子宮肌瘤迅速擴大 4度急診、子宮全切保命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大肚區47歲廖小姐近兩年飽受膀胱炎、血尿纏擾,在1年內4度因血尿急診就醫,廖女去年在家摸到腹部有顆乒乓球大小腫塊,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檢查驚覺兩顆子宮肌瘤長到3公分,由超音波追蹤發現肌瘤迅速增大1倍,所幸經腹腔鏡子宮全切手術,摘除子宮並確認肌瘤為良性,術後恢復良好。
廖小姐平常經血量多且伴隨血塊,經常1個月來兩次生理期,下腹疼痛到影響作息,由於臨床統計,在台灣每4名女性就有1位有子宮良性或惡性肌瘤問題,廖女憂心罹患「婦科第一瘤」,趕往接受烏日林新醫院婦產科醫師方仁蔚治療,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肌瘤迅速增大1倍至6公分,疑發生病變,廖女接受腹腔鏡子宮全切術,順利摘除子宮並確認肌瘤為良性。
方仁蔚醫師說,目前健保全額給付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手術過程發現患者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切除子宮後緩解嚴重腹痛,至於手術時間約2至4小時,傷口僅有4個小切口共約5公分,患者尚屬年輕術後恢復良好。
醫療團隊指出,台灣40至50歲婦女發生子宮肌瘤病變比例超過50%,多數肌瘤屬於良性,一般採用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鏡子宮內膜電燒術、停經針及黃體素等荷爾蒙藥物等非侵入性治療,若肌瘤異常增長可透過手術改善。
廖小姐術後恢復良好,改善術前頻繁經期、腹痛、頻尿症狀,廖小姐說,選擇子宮全切術一勞永逸,也避免肌瘤再度增生造成健康風險,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方仁蔚強調,手術分為「子宮全切術」將整個子宮及子宮頸切除,「子宮次全切除術」僅切除子宮體、保留子宮頸,主要用於治療女性常見良性子宮肌瘤,術後並不會影響多數患者性生活,患者需循照醫囑,包括注意飲食、不要提重物並定期回診,確保最佳恢復效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