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3 09:11

    凱特王妃罹癌》化療分4種 醫解析常見7大副作用

    羅碧/核稿編輯英國威爾斯王妃凱特(Kate Middleton)今天透過預錄影片宣布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處於化療早期階段。醫師指出,化療如兩面刃,除了破壞癌細胞外,自然也會影響體內正常細胞組織,化療常見噁心嘔吐、骨髓功能抑制、口腔黏膜破損、腹瀉、掉髮、疲倦感、週邊神經病變等7大副作用,但是隨著新藥的

  • 2024-03-08 05:30

    台灣女性吸菸率上升 輕熟女抽最兇

    今天是婦女節,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我國18歲以上女性吸菸率從2020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3.7%,增幅近3成,其中30歲至39歲的女性抽最兇,每15人就有1人吸菸;醫師提醒,抽菸有害健康,更是愛美女性的殺手,不僅會導致牙齒變黃、口臭,還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加速皮膚老化、暗沉、長皺紋,並增加

  • 2024-01-23 15:25

    身材壯碩單親爸罹癌 不堪化療疲憊差點放棄

    50歲的單親爸阿強(化名)罹患大腸癌三期,儘管身強體壯,體力卻在化療後急轉直下,經醫師診斷為重度癌因性疲憊症,無力上班養家而想放棄化療,幸透過癌疲憊的治療、恢復體力,如期完成療程而痊癒,也順利重返職場。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約每4分19秒有一人罹癌,超過90%癌友曾因「疲憊」而影響生活品質

  • 2023-11-02 13:24

    62歲女罹癌9線治療都無效 CAR-T療程1個月癌細胞全消失

    一名62歲女性罹患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胸部、腹部嚴重積水,經過多達9線治療都無效,過去碰到這種情況通常束手無策,只能宣告放棄,但患者自費使用CAR-T細胞免疫治療後,短短1個月癌細胞全數殲滅,讓醫療團隊十分振奮。該名病人的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表示,這

  • 2023-10-17 15:28

    骨鬆比罹癌更致命! 老人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36%

    國際骨鬆協會調查顯示,台灣髖骨骨折機率為全亞洲第一、全世界排名第九。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恐有越來越多人暴露在骨折的風險中,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17日)攜手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骨質疏鬆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尤其女性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加速,65

  • 2023-09-22 13:04

    醫護苦勸篩檢6年! 7旬嬤糞便潛血陽性 大腸鏡一做真的罹癌

    苗栗縣71歲阿嬤6年前到苗栗仁泰診所做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檢查結果是陽性,護理人員勸她要進一步做大腸鏡,但是阿嬤不願面對,後來鄰居得知後苦勸她說:「妳這樣不行啦!」醫護人員也持續勸進,她才轉診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做大腸鏡,結果驗出來果真是大腸癌,阿嬤在中秋節前夕回診,感謝醫護人員的苦口婆心。

  • 2023-08-23 21:14

    健康網》健康充電站─發炎性腸道疾病講座

    發炎性腸道疾病(簡稱IBD)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打腸胃道組織,造成發炎、潰瘍、腹瀉、血便、腹痛等症狀。疾病的治療目標爲「腸道黏膜癒合」,可大幅降低手術、反覆住院,以及未來出現併發症與癌變的風險。為了讓民眾對此病有更多認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與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於9月1

  • 2023-07-25 13:37

    37歲女摸到胸部硬塊罹癌 醫籲定期篩檢 如有異常不能拖

    台中一名30多歲女子,因胸部出現硬塊,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罹癌,所幸發現的早,目前正在接受治療。不過,有一名婦人透過乳房X光攝影發現胸部異狀,被追蹤要求再複檢,才鼓起勇氣到醫院,還好沒發現異常。駐診在大甲李綜合醫院的台中榮總乳房外科醫師楊捷儒提醒,乳癌篩檢能提早發現病徵,記得每兩年定期檢查一次。

  • 2023-07-17 05:30

    全民練5功 擊退癌細胞

    癌症在我國十大死因霸榜41年,且癌症時鐘年年快轉,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分析,國人蔬果攝取少、運動量不足、肥胖盛行、篩檢率低等,都是助長癌細胞的行為,力邀全民「練5功」,只要落實正確生活型態,就能降低60%至70%的罹癌風險。

  • 2023-06-13 21:30

    健康網》抗癌需要聰明吃 營養師授9「要」、9「不要」飲食攻略

    抗癌需要有好體力,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飲食切勿只吃蔬果,不要不吃澱粉,不要只喝湯,不要只靠營養針及保健品,不要吃油炸和油煎食物,避免添加過多精製糖,也不要吃生食,不要吃過放置過久的食物,應遠離醃漬、加工製品等「9不要」原則。高敏敏建議,飲食要少量多餐,可吃開胃食物,使用陶瓷餐具,吃口感滑順食物,補充專

  • 2023-02-09 18:03

    健康網》常吃超加工食品? 英研究:吃太多恐增罹癌風險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攝取過量除了與肥胖、第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關,英國倫敦帝國學院領銜的1項觀察性研究指出,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增加罹癌及癌逝風險。相關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旗下子刊《電子臨床醫學》。

  • 2023-01-24 17:28

    健康網》大腸鏡檢未能發現罹癌 恐與5因素有關

    年過50的吳先生,從去年開始發現如廁時大便偶有出血狀況,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結果為陽性,他也做了大腸鏡檢查,結果顯示的確有痔瘡情況,但沒有發現大腸癌病灶或大腸瘜肉,但因痔瘡接受治療後仍斷斷續續續出現血便,因此他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後來卻發現罹患大腸癌第2期,讓他很難接受,為什麼前一年檢查未

  • 2023-01-23 17:31

    健康網》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 醫:先別緊張並揭4可能

    許多女性在停經後若有出血情況,直覺會聯想到的是癌症,然而也有其他可能。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停經後出血的可能原因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萎縮、子宮內膜增生及罹患癌症等。張瑜芹在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說明,其實停經後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先不用太緊

  • 2022-10-28 05:30

    癌友維持體力 須飲食均衡+足夠運動

    常在門診遇到癌症病人確診後擔心病況食不下嚥,或聽到坊間流傳的飲食禁忌而不敢吃,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進而影響治療進度及整體健康狀況。其實,營養充足且均衡是相當重要。坊間流傳禁忌多 別陷迷思以下為營養師針對幾項常在門診衛教時聽見的迷思,給予正確的衛教資訊。

  • 2022-10-15 09:00

    癌癌內含光!打開生命的光圈 「捕捉希望」攝影比賽開跑

    癌症時鐘不停快轉、罹癌人口逐年增長,受惠醫術進步,癌症得以不再是絕症,但抗癌旅程漫長艱辛,面對癌症病魔,難免恐懼或憂心治療成果不如預期,除了暗自守著傷悲這條路可走,也可轉念把自己想成是「有故事的人」!透過癌症希望基金會第9屆「捕捉希望」攝影比賽,宣洩箇中酸甜苦辣、記錄一路走來的風景日常,活動今起開跑

  • 2022-09-12 10:17

    紅唇族嘴破1年好不了 竟罹患口腔癌

    50歲男性嘴破長達1年多未癒,原不以為然,直到痛得難以進食,才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罹患口腔癌。他驚訝地說:「我的身體一向健康,沒有看過醫生,嚼檳榔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怎麼樣,誰知道嘴巴破皮而已,就讓我現在過的生不如死,連家人的生活也變得很糟。」

  • 2022-09-01 13:18

    全癌症5年存活率提升 國健署示警:疫情擾亂5成癌友怕進醫院

    台灣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雖然癌友有增加趨勢,但全癌症5年存活率也有所攀升,2015年至2019年已達60.6%,然而抗癌最怕治療中斷,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疫情下有5成癌友擔心進出醫院會增加染疫風險,並提醒癌友即使疫情期間仍應積極治療,避免錯失重要治病時機。

  • 2022-07-07 11:56

    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學童晚上零食多選垃圾食物

    癌症關懷基金會今天發表最新「全台學童飲食調查」,發現8成學童在放學後到睡前都會吃零食和垃圾食物,其中5成是在晚餐前、3成是在睡覺前,且吃的垃圾食物有9成是零食、蛋糕、炸物、熱狗和香腸等加工食品。這項調查從去年3月到今年1月,對象包括北中南國小3年級到6年級的學生,回收有效問卷共1萬9256份。結果顯

  • 2022-06-29 16:22

    健康網》低收4寶爸罹癌「新藥十幾萬」 醫PO網善款紛湧入

    抗癌是一條漫漫長路,其中經濟負擔更是不容忽視。有1名低收入戶的4寶爸不幸罹癌,開刀、化療、標靶藥物都無法阻止腫瘤變大,醫師陳三奇發現,最近新核准的新藥,對其病情高機率有效,但一次藥費高達十幾萬,因此他上網幫患者求助。事情公開後,各界善款紛紛湧入,也交由社福單位協助。

  • 2022-03-28 18:22

    健康網》罹癌後心路歷程 5大反應從否認到接受治療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它擁有製造乳汁哺餵嬰兒及兼具美觀之功能,常常也是女性朋友在意的器官之一,所以一旦罹患乳癌,除了面對癌症疾病本身的惶恐,還得面對手術後帶來身體改變,這些都需要經歷長時間的慢慢沉澱及接受,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往往面臨突然罹癌之訊息,擾亂了人的生活、工作、家庭,甚至人際關係,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