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4 12:19
蔬果「山奈酚」新發現! 可望延緩漸凍症、失智惡化
美國密蘇里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常見於羽衣甘藍、莓果等蔬果中的天然抗氧化物「山奈酚」(kaempferol),有助維持神經細胞健康,並展現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及失智症的潛力,本研究發表於《神經病理學通訊期刊》(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
-
2025-01-11 11:23
健康網》前立委林正峰漸凍症過世 認識漸凍人
葉立斌/核稿編輯國民黨前立委林正峰在8日下午病逝,享壽76歲,生前經歷桃園縣議員、龜山鄉長、立委等職務,從政數十年,擁有深厚人脈與影響力。據報導,林正峰在約5年前發生症狀,求診檢查後確診漸凍症,地方人士表示,林正峰個性海派、熱心公益,但因病痛減少出席公開場合,但仍心繫政治。在2022年間還曾與當時競
-
2024-10-07 21:16
諾貝爾生醫獎發現顛覆舊法則 中研院已發展評估漸凍症發病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與分子生物學家魯夫昆(Gary Ruvkun)獲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國內專家說明,此次得主發現的「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在基因調控扮演至關作用,顛覆傳統法則,具疾病預測與開發藥物潛力,中研院已嘗試發展用於評估「
-
2024-09-30 20:44
健康網》席琳狄翁罹「僵硬人症候群」 醫:與漸凍人不同
沈莉馨/核稿編輯歌壇天后席琳狄翁罹患「僵硬人症候群」,也讓此罕見疾病引起關注,尤其是她復出在奧運上獻唱,更是感動無數觀眾。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這種少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因自體免疫異常引發全身肌肉僵硬和痙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以病理機制來說,與漸凍症有所不同。
-
2024-08-18 14:20
科技奇蹟!腦晶片轉化意念 失語漸凍人重獲「說話」能力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研究團隊近期在神經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一種嶄新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成功讓一名漸凍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患者重新「開口說話」。這項研究不僅為特定疾病患者帶來希望,更可能為人機互動技術的
-
2024-07-11 15:48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4大對象納健保 病人預約美好善終
越南吳姓女子15年前嫁到台灣,育有2子,是位職業婦女,長子12歲被診斷為自閉症;次子5歲,尚未就學。吳女於其次子出生不久後,被診斷患有漸凍症,隨著病程進展,四肢慢慢萎縮無力終至無法活動,只能臥床受照料,約1年前呼吸及吞嚥開始困難,醫師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BiPAP)與胃造口(PEG)。吳女後來經「預
-
2024-04-10 19:36
眼神是最後溝通橋樑 ! 繪本「送給我的熊」幫助理解漸凍症
「大熊的腳開始結冰.....甚至全身都結冰,除了眼睛以外全身都不能動。」透過繪本故事,讓人理解漸凍症患者,只剩眼睛對外連結的艱辛。據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病患至少100人,但許多人仍對此疾病非常陌生,趁著4月兒童月,漸凍人協會攜手實踐大學於今(10)日共同舉辦「送給我的熊」繪本發布茶會,將概念與想法
-
2024-03-26 16:29
全台首例捐腦入庫 漸凍症病友開啟腦科學研究新紀元
國內首座「台灣腦庫」於去(2023)年11月成立後,今傳出振奮消息,台大醫院今(26日)分享,台中慈濟醫院安寧醫護團隊協助漸凍病人黃鼎承捐贈大腦的心願,上週到台大醫院完成捐腦,為台灣腦庫首位捐贈者,象徵著台灣腦庫正式啟動。50歲的黃鼎承3年前被診斷罹患俗稱「漸凍症」的罕見運動神經元退化疾病「肌萎縮性
-
2024-03-18 12:24
神經退化性疾病治療新思路 中研院團隊用硫酸雙醣分子減緩
不論是「漸凍症」或「額顱葉失智症」,這兩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無藥可醫,也仍找不到致病的原因,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陳韻如團隊發現一種雙醣分子可增加腦神經細胞的存活率,並減少神經元退化,可望提供學界更多神經退化性疾病治療線索。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在我國常被稱為「漸凍症」,跟額顱葉失智症都是好發於中年
-
2024-02-28 15:23
驚奇隊長男星病逝》漸凍症閉鎖症候群折磨人 醫曝患者用眼睛說話
沈莉馨/核稿編輯美國著名男星肯內特米歇爾(Kenneth Mitchell),曾飾演《驚奇隊長》中女主角卡蘿的父親。因罹患漸凍人症且長達5年,最終不敵病魔,於24日走完人生,享年49歲。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漸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閉鎖症候群」,患者無法有任何表情、言語、構音、咀嚼、吞嚥、呼吸、咳痰或
-
2024-02-26 13:10
健康網》「驚奇隊長」男星漸凍症逝 男性罹患率為女2.5倍
相關新聞請見《驚奇隊長》肯內特米歇爾患漸凍人症5年 病逝享年49歲葉立斌/核稿編輯49歲加拿大男星肯內特米歇爾(Kenneth Mitchell)曾在《驚奇隊長》飾演女主角卡蘿之父親。然傳出他在24日因漸凍症病逝的消息。早在2023年,他便公開自己罹患漸凍人症,時間大約5年,無奈仍不敵病魔過世。另外
-
2024-01-30 15:12
罕病SMA患者陳俊翰:需「藥」阻惡化 更要優化長照
人權律師陳俊翰是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患,他指出,台灣自詡人權立國,未來新上任的政府應多更關注罕見疾病病患、身障者,享有應有的、平等的醫療權益,有機會發揮自我價值,也要更優化長照措施。陳俊翰今天(30日)出席「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記者會,他表示,台灣有超過300名SMA病患在現行的
-
2023-03-25 19:53
治療脊髓性肌萎症將有突破 高醫大、中研院研究登國際期刊
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鐘育志的研究團隊,攜手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的研究團隊,共同研究發現微型核糖核酸家族的microRNA-34或MiR34會參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病程發展,有潛力作為評估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療效的臨床生物標記,此研究獲刊登在《分子治療-核酸》(Molecula
-
2023-02-22 10:20
健保署長專訪4-3》暫時列冊制加速新藥給付 無效也設退場機制
醫學日新月異,不少病友期盼加速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降低負擔,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將推行暫時性健保支付許可,提高患者的新藥可近性,並搭配定期回顧確認療效,不如預期也有退場機制。今年健保用於新醫療科技及擴增藥物給付範圍預算約45.57億元,較去年增加2.4億元,用以引進新藥、新特材及新診療項目,並擴大藥
-
2023-02-21 12:21
漸凍症藥物最快4月納健保給付 患者首年可省下近1400萬
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俗稱「漸凍症」)的女童小沂,因在台使用新藥打4針要價新台幣近千萬元,轉向中國求助,但我國衛福部健保署今日宣布,已經過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核准,最快4月起可納入健保給付,患者首年可省下近1400萬元。
-
2022-11-02 12:32
馬之秦病逝》漸凍症好發中老年人 醫:口齒不清、腿無力要小心
曾以《昨夜星辰》奪下金鐘戲后的馬之秦,昨天凌晨在睡夢中過世,享壽80歲。據教會牧師透漏,她3年前罹患漸凍症,病情逐漸惡化,到後期生活無法自理,連講話都會喘。漸凍人協會指出,通常罹患漸凍症的男性比例會高於女性,且最高可達2.5倍,在初期會從肢體或口咽部開始表現無力症狀,而呼吸問題通常是到晚期才會出現。
-
2021-12-28 12:34
中興大學與美英大學共組團隊 成功解析解凍人關鍵基因結構
中興大學與美國埃默里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共組團隊,成功解析解凍人關鍵基因結構,可望提供藥物開發新方向,2021年9月獲得國際頂尖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IF 16.97)刊載,並獲選為期刊封面。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運
-
2021-06-11 20:42
英國研究:這種體質者頻繁劇烈運動 恐增罹患「漸凍症」風險
俗稱「漸凍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簡稱MND)」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 ALS」,是一種影響大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的疾病。而英國科學家近日發現,頻繁劇烈運動將會導致具有MND遺傳傾向的人罹患
-
2019-11-26 11:44
男子走路困難以為「漸凍症」 原來是滑手機惹禍
一位46歲上班族經常感到頸部痠痛,最近更發現雙腳緊繃、甚至走路一跳一跳的,他因為擔心罹患「漸凍症」,於是到神經科門診就醫,經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變形。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患者因上班時需打電腦,回家又喜歡低頭滑手機,長期姿勢不良才會造成
-
2019-06-04 12:12
漸凍症關鍵機制找到了!實驗小鼠延長壽命14%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研究團隊,不但找到可以應用在漸凍症治療的關鍵機制「微型核糖核酸mir17~92」表現量變化,還可望進一步用於預測漸凍症發病的生物標記,團隊實驗結果小鼠生命延長14%,登上國際期刊《細胞:幹細胞》。陳俊安研究團隊發現2項重要研究突破,陳俊安指出,漸凍症小鼠發病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