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9 12:54
晚期肝膽癌福音!健保擴大給付免疫治療 病人年省2百萬元
接軌國際標準治療!肝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9日)表示,今(2025)年2月起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健保已納入第一線給付,每名病友藥費約200萬元,1年各有約800人受惠;醫界也給予肯定,提醒病友積極治療。
-
2025-03-14 05:30
乳房腫脹疼痛 竟是罕見肺癌轉移
65歲的張女士在去年初,發現左肺癌並轉移至多處骨頭,透過健保申請了上百萬元的標靶藥物治療,但因她治療並不積極,沒有按時服用藥物,給了癌細胞更多轉移機會,連續胸痛1個多月,體重減輕了10公斤。就診時才發現,左肺肺癌已擴散到胸椎、乳房等處。彰化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李忠懷表示,張女士因右乳房腫脹就醫,剛開
-
2025-02-06 05:30
治療「泌尿上皮癌」 「免疫+標靶」逆轉病症
55歲林先生因血尿就診,檢查確診為膀胱泌尿上皮癌4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和腦部,轉診至成大醫院做化學治療仍成效不佳,且反覆感染肺炎多次住院。醫病討論後,改為自費的免疫與標靶組合治療,腫瘤縮小,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改善,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
2024-12-27 16:47
苗栗8旬翁進食感噁心、吐泡沫痰 確診食道癌第4期
苗栗縣一名84歲老翁因體重異常下降、食慾差,且進食時會感到噁心、吐白色泡沫痰,到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就醫,醫師安排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距離門齒35至45公分處有腫塊,並滲血脂,經切片、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第4期。醫師提醒,食道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吞嚥困難、體重異常跡象應及早檢測。
-
2024-10-14 15:37
49歲女乳癌化療痛到想放棄 中醫針藥緩解副作用
49歲余小姐在4年前診斷出第1期右側乳房腫瘤,接受右乳房局部切除、前哨型淋巴切除、化學、放射線及荷爾蒙治療。因化療後出現許多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手足症候群麻木感、口腔粘膜炎、疲倦、嘔吐、食慾不佳等。部分症狀在化療停止後減緩,但許多不適症狀仍持續,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周怡貝依余女體質以中藥與針灸治療,
-
2024-10-03 11:45
癌症治療革命! 日本研發「蛋白質變身術」精準殺滅癌細胞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研究團隊於10月2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開發出在體內改變蛋白質「身份識別」的技術,為癌症標靶治療帶來革命性進展,有望大幅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
-
2024-09-06 14:46
健保給付百萬新藥 挑戰乳癌HER2惡魔
62歲的張小姐今年做乳癌篩檢時發現左乳有3公分腫瘤,罹患乳癌3期C,且是乳癌最惡性難纏的HER2陽性,接受標靶、化療及手術,仍有殘存癌細胞,幸今年8月健保開放有條件給付乳癌百萬新藥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張小姐成為第一波成功申請的病例,已展開療程,預估明年完成,希望明年達成全家未完成的日本旅行。
-
2024-08-28 09:45
發燒1週 竟是罹患腎臟癌第4期
70歲的蘇先生有高血壓病史,2年前反覆發燒1週,就醫診所也未退燒,上腹疼痛掛急診,發現是急性膽囊炎,進一步檢查發現左側腎臟有10公分腫瘤,轉移到肝臟、胰臟,罹患腎癌第4期,手術切除膽囊、左腎,及部分胰臟、肝臟,術後持續進行標靶治療,至今2年病況穩定、未惡化。
-
2024-08-24 13:44
晚期大腸直腸癌「標靶+化療+開刀」陽大附醫︰治癒達3成
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與第3位,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針對「大腸直腸癌治療新趨勢」今天舉辦國際醫療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大腸直腸癌治療新趨勢」。陽大附醫表示,跨科治療是當前趨勢,現約有3成晚期病患經標靶、化療及開刀治療後治癒。
-
2024-08-21 17:23
翻轉晚期肝癌!「釔90微球放療」讓15公分腫瘤消失
沈莉馨/核稿編輯患有B肝的張先生3年前診斷出肝癌,不到半年腫瘤惡化達到15公分,合併侵犯右側肝門靜脈,屬於肝癌晚期,無法手術。因而轉診至放射科,經討論後,醫師為其進行玻璃釔90微球治療,術後至今定期追蹤,影像僅發現右側肝臟萎縮,合併左側正常肝臟代償性增大,腫瘤幾乎完全消失,預後良好。
-
2024-07-19 15:39
每2人就有1人是晚期! 肺癌治療陷「要錢還是要命」難題
肺癌病例中有7成是肺腺癌,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可使用健保提供的標靶治療,但仍有30%的無基因突變患者需自費,才能接受符合國際指引的治療,病友陷入經濟壓力與延續生命的抉擇,國內兩大醫學會及病友團體疾呼,台灣應跟上國際指引,給付免疫藥物合併治療,實現健康台灣的目標。
-
2024-07-13 19:00
慎入! 肺癌標靶治療副作用 69歲男頭皮整片潰爛出血
烏日區69歲謝先生罹患肺腺癌第3B期,長期服用口服標靶藥物,導致頭皮嚴重潰爛併發症,傷口大面積潰爛、滲液並出血,血跡斑斑樣貌連親友都嚇壞,經烏日林新醫院停用口服標靶藥,口服抗生素並塗抹消炎藥膏,兩週後頭皮煥然一新。「醫師醫師,我自己都不敢照鏡子」,謝先生患有小兒麻痺症,因跌倒至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頭皮
-
2024-07-09 12:15
癌細胞變身抗癌武器!科學家讓腫瘤「反噬」自身
試想,如果能將癌細胞變成對抗癌症的武器,那會是怎樣的情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近期研發出一種創新療法,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改造」癌細胞,讓它們反過來殺死腫瘤,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
2024-06-12 19:17
36歲男罹肺腺癌4期腦轉移 口服標靶藥精準治療可正常生活
36歲的張先生不菸不酒,因咳嗽、呼吸困難長達一個月就醫,竟發現罹患肺腺癌第4期,癌細胞已轉移到腦部,在過去僅有化療的時代,僅剩3至6個月可活,中國附醫內科部副主任、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為他做次世代基因定序,選用正確的口服標靶治療藥物,病情戲劇性好轉,呼吸困難及咳嗽幾乎消失、腦部腫瘤明顯縮小,治療2年半
-
2024-05-27 15:35
台灣首座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啟用 期為癌症患者帶來希望
由禾榮科技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起合作推動的台灣首座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今(27日)在中醫大新竹附醫落成啟用;禾榮科技董事長許金榮表示,硼中子捕獲治療結合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優點的方法,使治療過程更加精準有效,期為癌症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
2024-05-25 20:59
華視前董座趙雅麗病逝》「癌王」8危險因子:高油高糖上榜
賴以潔/核稿編輯華視、公視前任董事長兼作家趙雅麗21日與世長辭,兒女今(25日)在臉書發出訃聞,透露她去年11月起便和胰臟癌對抗,努力抗戰直到最後一刻。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雖然造成胰臟癌確切原因至今未明,但已有些研究顯示可能的相關因子,像是:60歲以上、遺傳家族史、糖尿病、慢性胰臟炎、菸酒、吃肉
-
2024-05-04 05:30
不是長新冠》 確診後久咳不癒 一查竟是肺癌1期
51歲陳姓婦人去年底確診罹患新冠肺炎,痊癒後仍然持續咳嗽,以為是「長新冠」,接受藥物治療,不但沒有緩解,還咳得更嚴重。今年初到台中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右肺有1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是肺癌第1期,經手術切除後,久咳症狀也立即改善。台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表示,感染新冠後,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約有1
-
2024-05-03 18:30
久咳不癒以為長新冠 一查竟是肺癌
51歲陳姓婦人去年底確診罹患新冠肺炎,痊癒後仍然持續咳嗽,以為是「長新冠」,接受藥物治療不但沒有緩解還咳的更嚴重,今年初到台中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右肺有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是肺癌第1期,經手術切除後,久咳症狀也立即改善。台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表示,感染新冠後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約有15%至2
-
2024-04-23 19:39
同樣肺腺癌健保涵蓋率差4倍 醫界籲無基因突變給付趕上國際
部落客星希亞確診肺腺癌四期,抗癌12年,近日驚傳病逝,讓許多粉絲相當不捨。醫師指出肺癌約7成是肺腺癌,但對比國際標準治療,有腫瘤基因突變較無基因突變者的健保給付涵蓋率,相差可達4倍,呼籲應趕上國際趨勢。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約7成是肺腺癌,有腫瘤基因突變者居多,健保給付第一線
-
2024-04-20 18:23
4期大腸直腸癌 醫:特殊條件可免疫治療搭基因檢測
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與第3位,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超過5千人因大腸癌死亡。新樓醫院指大腸直腸癌若到第4期,其5年存活率未達2成,但4期大腸直腸癌如有下列特殊情況,可運用免疫治療與搭配基因檢測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