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1-16 05:30

    藥品分三級 用藥要注意

    全台有超過7700家藥局,民眾買藥便利,不過食藥署強調,藥品並非一般「商品」,為了確保用藥安全,藥品跟電影一樣有分級,分成「成藥、指示藥、處方藥」3級,成藥可想像成是普通級,指示藥則是輔導級,而處方藥就是限制級,必須醫師開「入場券」才能取得。

  • 2024-12-18 10:09

    長期吃含山梔子成藥害右下腹痛 一查腸繫膜靜脈硬化症

    屏東1名58歲女性,因急性右下腹痛持續1週而就醫,醫師確診為腸繫膜靜脈硬化症,進一步問診發現,該名婦人長期服用含山梔子的成藥,時間長達21年。右下腹痛就是闌尾炎嗎?屏東基督教醫院近來發現2例罕見的腸繫膜靜脈血管硬化症,症狀都是右下腹痛,上述的58歲女性,因急性右下腹痛持續1週到屏基急診,內視鏡檢查發

  • 2024-10-23 10:29

    健康網》保健食品與藥品差別? 醫:前者不能宣稱療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市面上充斥著各種保健食品,但您有注意過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差別嗎?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說明,保健食品無須經由處方,可自行食用,不會對人體造成重大、立即性的風險,因此不能宣稱具有療效;反之,吃了馬上有特殊效用,就要稱為藥品,其可能出現副作用,須在一定生命監測、專業人員下使用

  • 2024-10-10 13:01

    健康網》濫用「處方藥」恐危及生命! 一堆人做錯

    葉立斌/核稿編輯日常的小病痛,通常到藥局購買非處方藥(成藥),就能舒緩症狀,但有些一定要醫師開立處方才能取得。食藥署說明,錯誤使用「處方藥」,可能危及生命或延誤治療。未遵循常規或醫師指示使用處方藥,例如:使用他人的藥物、服用未經醫師開立的處方藥,都屬於處方藥濫用。

  • 2024-03-08 11:24

    台人赴日愛買「EVE止痛神藥」 林氏璧解析成分:這些人不宜

    沈莉馨/核稿編輯日本藥妝是國人赴日必踩店家,其中緩解疼痛的「EVE止痛藥」系列更廣受台灣人青睞。不過,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該款止痛藥有加布洛芬、丙烯異丙乙酸尿成分,15歲以下、懷孕、血小板低下及相關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另,更提醒旅日遊客,「不要迷信日本成藥,千萬不要當土產買來送人!」

  • 2023-09-13 05:30

    民眾偏頭痛用藥 防3錯誤 緩解症狀 降低發作頻率

    30多歲的何小姐,被頭痛問題困擾許久,而她的應對方式就是忍到頭真的非常痛,才吃止痛藥,這次單純只是要來家醫科門診拿止痛藥;經醫師診療後,確診為偏頭痛,開立急性與預防藥物,有效減輕頭痛程度,頭痛的發作頻率也大幅下降,由原本一週頭痛3次,變成一個月才頭痛1次,回診後她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 2023-09-08 11:21

    健康網》拒絕來路不明藥品 食藥署授4招看懂藥品標示!

    您是否曾遇過家中長輩買回一些「超神奇」、「超有效」的藥品?到底這些藥品是否經核准且合法製造?應該如何服用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只要掌握4原則,包含認識藥品分級制度、看清藥品核准字號、遵循醫囑及詳讀外盒或仿單標示、注意保存期限及廢棄藥品處理法,就能輕鬆看懂用藥說明。

  • 2023-03-03 05:30

    認識藥品分類 謹慎用藥才安心

    近期缺藥事件,衍生出許多議題,包括「指示藥」將比照「處方藥」來訂定地板價,抑或是「原廠藥」缺貨,可改用「學名藥」來取代,搞得民眾一知半解,感嘆明明都是藥,卻有看沒有懂。其實目前台灣的西藥,依照其相對安全性,可分成3大類來管理,以紅綠燈來比喻分別是:

  • 2023-02-01 11:45

    健康網》薄荷精油提神醒腦 食藥署籲「這些人」別用:恐引發溶血

    有些人習慣用薄荷精油來幫助提神;對此,食藥署指出,薄荷精油主要成分為薄荷腦,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等神經不良反應,嬰幼兒、孕婦應避免使用。另外,蠶豆症患者也不建議使用,可能誘發溶血症狀。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為薄荷腦,它可以說是很受歡迎也很萬用的一種成藥

  • 2022-12-07 20:55

    健康網》處方藥能自行購買? 食藥署:發生藥品傷害將無法申請救濟

    覺得最近血壓有點高,可以自行到藥局購買血壓藥嗎?食藥署表示,自行購買處方藥而發生藥品傷害,將無法申請藥害救濟,並提醒民眾,有藥物問題可以諮詢藥師,如果要調整藥物,要記得回醫院請醫師調整。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依照《藥事法》,藥品分為醫師處方藥品、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成藥及固

  • 2022-10-19 12:34

    健康網》緩解喉嚨痛不吃藥! 喉片、口腔噴劑來幫忙

    喉嚨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可能痛到影響作息,需要倚靠止痛藥來舒緩不適,那麼除了吃止痛藥,還能如何緩解喉嚨痛呢?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喉片及喉嚨用口腔噴液劑都可減少喉嚨不適感,其中,喉片產品多元,可區分不含藥及含藥喉片。

  • 2022-05-03 17:04

    香港腳成藥「安皮露」主成分太多 「擦了恐刺激」5.9萬個需回收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傍晚公布藥品回收警訊,香港腳常用成藥「安皮露」(ONPYLU)主成分不合乎規定,5.9萬個產品需下架回收。「安皮露」適應症包括香港腳、白癬、紅癬、頑癬、乾癬、牛皮癬、鱗癬、寄生性皮膚病等。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傅淑卿說,其主成分含量測定結果未能符合規格,高達117%,比規定的90

  • 2022-03-31 16:57

    健康網》繳健保費藥物還要自費?食藥署解釋「這原因」

    有些人到醫院看診時,總有疑問,​「為什麼繳了健保費,有些藥品卻仍需要自費?」食藥署在臉書粉專「守護厝邊頭尾 安全用藥」發文解釋,全民健保給付包括藥品、醫材、門診及住院相關診療費用等項目,不過為了落實合理資源配置及公平 ,​並非所有藥品都能夠由健保給付。​

  • 2021-12-12 16:14

    健康網》市售止痛藥怎麼吃? 醫:適時適量避免傷肝

    頭痛或小感冒,有得人會選擇到藥妝店買成藥,但市面上藥物種類眾多,到底吃多或太常吃對身體是否影響?醫師表示,市面上退燒止痛藥種類多,但要注意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類不宜空腹服用,且服用退燒止痛藥間隔至少6小時,也不建議一次服用一顆以上藥物。另外,普拿疼類服用過量當心有肝臟毒性疑慮。

  • 2021-06-20 17:24

    健康網》醫藥箱不是放著就好 食藥署:應定期檢查藥物期限

    防疫期間,除了冰箱內的食材和食品要斷捨離,家中的醫藥箱也別忘了定期大掃除。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仁銘和民眾分享如何準備家庭醫藥箱,以及要注意的事項。首先,家庭醫藥箱裡的藥品一定不能是處方藥,且我國的藥品分為3類:分別是處方藥(含管制藥)、醫師藥師指示藥品以及成藥。

  • 2021-06-17 05:30

    童感冒亂吃成藥 小心雷氏症候群

    常有朋友問我感冒要不要看醫師?疫情之下,就醫習慣改變,家長更會有這樣的疑問。由於疫情,父母可能會為了避免去醫院,而自行給孩子服用成藥緩解症狀,但是小心亂吃成藥會引起雷氏症候群。雷氏症候群較易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在病毒感染時,使用水楊酸製劑退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這種情形在罹患水痘或流感的病童更

  • 2021-05-30 18:53

    健康網》感冒自行買成藥? 食藥署:謹記「3要」小撇步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防疫期間,許多民眾出現感冒症狀會選擇自行購買成藥,避免前往醫療院所。食藥署提醒,應謹記3原則,避免因認知不全、用藥不當,影響身體健康。1、要問:購買市售感冒藥前,應詳閱藥品外盒說明,確認藥品用途(適應症)及不得使用族群等,並諮詢藥局藥師,瞭解正確使用藥品資

  • 2020-11-25 14:08

    亂服成藥 小心「救心」吃到喊「救命」

    根據食藥署2016年「民眾用藥行為」調查,65%國人會自行購買指示藥或成藥服用,成大斗六分院家醫科醫師許拯源提醒民眾亂服成藥不但治不了病,還可能衍生其他健康問題,吃藥吃到喊救命。許拯源指出,日前他前往一位有3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合併第4期慢性腎臟病、陣發性心房顫動及心肌梗塞等病史女性患者訪視

  • 2019-05-14 22:53

    偏鄉長者止痛藥成癮 恆醫呼籲勿過度依賴成藥

    恆春旅遊醫院近日接到連續3例因為腸胃道穿孔手術案例,研判都與長期服用痠痛藥物有關,呼籲高齡長者及常服用止痛藥者,注意胃粘膜長期傷害不易痊癒,更需常注意自己的腸胃狀況,勿過度依賴成藥。恆春旅遊醫院近期都由成大醫院支援外科醫師,卻發現長者的腸胃道穿孔頻率高於都會區,接連進行3例的腸胃道穿孔手術,更讓外科

  • 2018-07-05 17:08

    醫病》感冒亂服成藥 乾燥症發作濃痰多、咳不停

    台中一名45歲李小姐,本身有過敏、氣喘病史,日前感冒後自行到藥局買成藥,沒想到服用後,出現眼乾口乾、濃痰及咳嗽加劇症狀,整晚咳不停難入睡,緊急就醫才發現因感冒藥中含有抗組織胺成分,才讓乾燥症惡化,經停藥休養後才慢慢恢復,醫師提醒患有過敏免疫疾病的患者,感冒千萬不要亂服成藥,才不會引發副作用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