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感冒亂吃成藥 小心雷氏症候群
文/蘇之婉
常有朋友問我感冒要不要看醫師?疫情之下,就醫習慣改變,家長更會有這樣的疑問。由於疫情,父母可能會為了避免去醫院,而自行給孩子服用成藥緩解症狀,但是小心亂吃成藥會引起雷氏症候群。
雷氏症候群較易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在病毒感染時,使用水楊酸製劑退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這種情形在罹患水痘或流感的病童更容易發生。
重者恐昏迷 死亡率極高
孩子最初可能只是一些普通的上呼吸道症狀,幾天之後,症狀卻突然惡化,並有躁動、嘔吐、昏睡、呼吸急促、痙攣等現象,抽血檢驗會發現肝功能、氨指數上升、血糖降低、凝血異常,嚴重者引起昏迷,死亡率極高,即使存活,後遺症也相當嚴重。
雷氏症候群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跟體內脂肪酸氧化作用障礙有關。病毒感染加上使用水楊酸製劑,誘發了病童體內天生的脂肪酸代謝不良的體質,最後導致肝昏迷的症狀。
脂肪酸代謝異常體質 避用阿斯匹靈及水楊酸藥物
現行的21項新生兒篩檢有做一系列的脂肪酸代謝異常篩檢,雖然目前還並不清楚雷氏症候群的機制,但是若孩子本身有脂肪酸代謝異常的體質,就應該避免使用阿斯匹靈及水楊酸相關藥物。
市售的感冒成藥或退燒止痛藥,很多含有水楊酸成份,除Aspirin外(凡標示Salicylic acid、Salicylate)或Salicylamide、Ethenzamide、Ethoxybenzamide(為阿斯匹靈的衍生物),都有可能造成雷氏症候群。
但兒童還是可以使用阿斯匹靈的,特別是在得到川崎症的孩子,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發炎,可能會造成血栓,所以必須長期服用阿斯匹靈預防血栓。因此施打水痘及流感預防針預防感染,就特別的重要。
再次提醒兒童及小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感冒千萬不要亂服用成藥,還是要看醫師。即使疫情嚴重,兒科醫師仍然會堅守崗位,守護兒童的健康。
(作者為台南市蔡尚均兒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