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2 12:41
健康網》年過50健康亮紅燈? 學者推「1運動」 軟化血管又抗老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是否因為工作忙碌而長期缺乏運動?小心年過50,肥胖找上門!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經年累月大吃大喝又缺乏運動者,邁入50歲時,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容易過高,不僅啤酒肚及內臟脂肪型肥胖易找上門,還可能有新陳代謝症候群問題。對此,他表示,多走
-
2025-03-03 17:15
健康網》快走可降40%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秒「這步數」有效
沈莉馨/核稿編輯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約有257萬,也就是10個人裡面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指出,有研究發現,「快步走」可以降低高達40%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當步行速度達到時速4公里(相當於每秒走約1.5步)開始有效,而且走的越快越好。
-
2025-01-01 20:55
健康網》冬季寒流別當沙發馬鈴薯 醫推5運動
羅碧/核稿編輯寒冷的冬天讓人懶得出門運動,不過一直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看手機,小心讓身體代謝變慢,甚至免疫力下降!對此,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在臉書專頁「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分享5種適合冬季做的運動,包含室內瑜伽或皮拉提斯、快走或慢跑、游泳、太極拳或氣功、爬樓梯
-
2024-12-02 19:11
健康網》規律運動可「健腦」 醫:減少神經退化、提升記憶力
羅碧/核稿編輯45歲的小林是一位資深工程師,忙碌的工作和日益增加的壓力讓他記憶力大不如前,經常忘記事情,甚至在開會中迷失焦點。因家族中有長輩罹患失智症,讓他更擔心自己的腦部健康。經醫師建議,他開始每週進行3次的有氧運動和簡單的肌力訓練,持續一段時間後,他自覺精神變好了,記憶力也明顯提升。
-
2024-09-27 20:49
健康網》久坐不動來點「運動零食」 改善心血管功能與肌耐力
羅碧/核稿編輯「我很忙!所以沒時間運動」這是你很常說的一句話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分享運動零食方法,上班族除了無法規律運動,久坐也很傷身,但只要每天利用至少3次零碎的時間執行,每次只需做大於1分鐘劇烈運動,執行增強肌肉力和平衡力的動作,如爬樓梯、快走等,能維持身體健康,且有效降低久坐引起的心
-
2024-05-06 05:30
國外研究》每天微鍛鍊 就能預防腦中風
腦中風為目前全球人口死亡或失能的主要原因。一旦發生,嚴重的話恐致命,即使存活下來,往往會遺留肢體癱瘓等神經功能障礙,除影響生活品質,也因要有人照顧,常造成家庭負擔。以往研究證實,久坐不動是腦中風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運動雖有助預防,但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行?學界始終未有共識。
-
2024-05-03 15:59
健康網》快做有氧運動 研究:降低死亡風險近20%
沈莉馨/核稿編輯運動時會選擇舉重、重量訓練等無氧運動,或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等有氧運動呢?下次可以優先有氧運動,澳洲南澳大學研究發現,增加有氧運動次數,能夠降低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11-17%,甚至能降低因心臟病風險而導致的死亡風險18%。
-
2024-02-12 15:30
低阻有氧、橫膈膜式呼吸 春節長假收心做準備
春節假期已過高峰,初三睡飽後,開始動一動,拉回身心狀態。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林秀玲提供達成好的運動成效秘訣,並分享透過橫膈膜式呼吸方式穩定身心健康,春節過後上班、上課一定活力滿點。物理治療師林秀玲指出,長假後收心可從低阻力性、重複性高的有氧運動著手,如快步行走、游泳、固定式飛輪車等適合一
-
2023-12-14 05:30
騎單車大腿疼 膕後肌拉傷惹禍
喜愛國旅的張先生近日來到復健科門診,主訴自從1個多月前至台中后豐鐵道進行腳踏車一日遊之後,右大腿後側反覆疼痛,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坐或站都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影響晚上睡眠。醫師檢查後發現張先生的右側膕後肌緊繃,近坐骨粗隆處有壓痛點。超音波影像顯示,軟組織輕微水腫,但無明顯組織斷裂,診斷張先生為右側膕後
-
2023-11-14 15:29
健康網》膝蓋痛適合什麼運動? 醫推超慢跑:低衝擊
別再以膝蓋痛做為不運動的藉口了!醫師表示,排除外傷後,若停止運動,反而會讓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群肌力降低,因此建議患有關節炎的民眾優先選擇低強度、低衝擊的運動,像是超慢跑、散步、快走、固定式腳踏車、滑步車等。何謂超慢跑?初日診所醫師許芷瑜、李唐越在臉書專頁「初日診所」發文分享,相較於傳統跑步,超慢跑
-
2023-11-10 14:59
活動提高心率能護心! 研究:即使睡覺也比久坐好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發表1項研究結果指出,任何能夠提高心率的活動都可以有效防範心血管疾病,而在研究人員提出的這些活動中也包含「睡覺」。根據《太陽報》 報導,倫敦大學布洛傑特(Jo Blodgett)博士表示,「我們觀察到對心臟最有益的做
-
2023-11-03 18:23
健康網》選對運動打造「好膝力」! 醫推4運動讓關節不卡卡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要選對方式才能打造好膝力!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4種低衝擊、適量肌力訓練的運動,有助於強化關節。包含水中運動、瑜伽、輕度有氧運動(快走、騎腳踏車等)以及重量訓練。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指出,運動不僅可
-
2023-10-30 05:30
國際研究》每天加減動一動 也能健康延壽
您有在運動嗎?相信不少人聽到會說:「我哪有空啊!」現今想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時間來鍛鍊身體,對許多民眾來說並不容易。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最近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刺胳針:公共衛生》(Lancet Public Health)的報告指出,運動已被證實可預防心臟病、中風與降低早逝風險。然而,若因故無法堅持運動
-
2023-08-30 15:23
健康網》下背痛只能久坐、臥床? 醫:「這些」運動能減緩疼痛
1位長期腰痛的阿姨,在做完乾針、復健、定期搭配核心及伸展運動後,疼痛逐漸改善,但她提到,仍較喜歡走路運動,但腰痛可以走路嗎?對此,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表示,可以,只要走路完記得伸展就行,根據研究顯示,適度的運動比久坐臥床更能改善下背痛,可選擇散步、快走、核心運動、皮拉提斯、瑜伽、太極拳及健身
-
2023-07-29 16:44
醫療急先鋒》分擔林口長庚重任 桃園長庚院長楊政達:跨科整合 優質診療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位於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距離同在龜山區內的復興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約僅10分鐘車程,2院因而有明確分工,林口長庚以診治急重症、難症、罕症為主,桃園長庚則負擔亞急性病症、慢性疾病照護與健康促進等工作,桃園長庚院長楊政達說,桃園長庚有8萬餘坪空間、腹地寬廣,絲毫沒有擁擠的壓迫感,隨時提供民
-
2023-06-22 17:01
健康網》「多走路」好處多 醫:死亡、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都降低
想要長命百歲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其實不用把事情想得太困難,在醫學上研究普遍認同只要「多走路」,就能讓總死亡率較低、癌症發生率較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指出,常說「天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這個一萬步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科學
-
2023-05-10 07:30
健康網》沒空運動? 醫:「快走」就是最好的開始
想到跑步就「未跑先累」,又沒空去健身房,怎麼會有時間運動?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表示,別把運動想的太困難,可以從「快走」開始,運動10分鐘以上後,還能順暢地與人談話,但無法唱歌就行,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加起來等於150分鐘也可以。
-
2023-01-28 23:47
快走可健腦! 美國研究:老年女性多走路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一份針對1200多名婦女所做研究發現,每天從事較多快走與中到高強度身體活動的婦女,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低。這份25日在《阿茲海默與失智症(Alzheimer's and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
2023-01-28 16:37
健康網》15款火鍋料熱量圖鑑曝 冠軍是「它」要快走27分鐘
天氣驟降,不少人會選擇吃火鍋暖胃,不過你知道小小一個火鍋料,要快走多久才能消耗熱量嗎?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15款火鍋料的熱量圖鑑,其中熱量最高是油條148大卡,就要快走27分鐘才可以消耗掉。提醒民眾火鍋料不但高熱量,還是加工食品,建議還是適量食用,另分享4招挑選火鍋料技巧,讓大家吃得滿足又安心。
-
2022-10-19 05:30
英研究:每天快走10分鐘 憂鬱症風險降18%
您喜歡運動嗎?正所謂「知易行難」,雖然你我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很重要,但常因要耗費太多力氣或時間而難以持久。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統計,2021年我國13歲以上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僅有33.9%,相當於近7成民眾無此習慣。而前些時候世界衛生組織將「運動不足」列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4大危險因子之一,鼓勵民眾每週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