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快走可降40%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秒「這步數」有效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約有257萬,也就是10個人裡面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指出,有研究發現,「快步走」可以降低高達40%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當步行速度達到時速4公里(相當於每秒走約1.5步)開始有效,而且走的越快越好。
陳潔雯在臉書專頁「療生活 ‧ 陳潔雯醫師」發文指出,除了高糖、高熱量、少纖維的飲食外,「缺乏運動」也是現代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然而許多朋友因為生活忙碌,難以騰出時間,有沒有甚麼簡單又不耗時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糖尿病呢?答案就是「快步走」。
快走分泌「脂聯素」降二型糖尿病
根據2023年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快步走是一項屬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它不僅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還能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原因在於「快步走」會促使身體分泌更多的「脂聯素(Adiponectin)」,而脂聯素在身體內主要負責這兩項工作:
●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更容易進入肌肉細胞中利用,促進醣類代謝,減少醣類變成脂肪堆積造成肥胖。
●增加脂肪酸的消耗:促進肌肉細胞能更快速消耗脂肪酸,降低體內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也因此,快步走的人擁有更高的肌肉量,更低的體脂肪。更重要的是,快步走還能讓肌肉組織更快的代謝掉自由基,降低身體的氧化壓力。綜合以上觀點,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自然就大幅降低。
走的越快 二型糖尿病風險越低
陳潔雯說,此篇研究顯示,當步行速度介於時速4公里至8公里之間就算是「快步走」。當步速達到時速4公里,換算下來相當於每秒走約1.5步時,就已經有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效果。而且研究還發現,走的越快風險越低;只要走的快,即便走的不多,也一樣有效。
她總結,「快步走」不需要昂貴的裝備或器材,隨時隨地、任何時刻都能輕鬆實行。對生活繁忙、沒有運動細胞或不喜歡劇烈運動的朋友來說,這是一個再理想不過的選擇。無論是在上下班的途中,還是週末的閒暇時光,我們都可以隨時養成「快步走」的習慣,不僅能增強體力,還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何樂而不為。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